要闻 科学 军事 健康 人物 独家 科技 人文 生活 母婴 V视 资讯
886803908198168589.jpg

孙振宇: 让“大黄蜂”用上国家专利

来源:科技日报 2017-02-13     郭 科

  

  孙振宇对接触网作业车零部件进行检查。

  “铁路草根发明家”,这是同事们对孙振宇的印象。说“草根”,因为他只是郑州供电段开封供电车间的一名轨道车管理员。然而这位基层“80后”,研制出的接触网作业车防溜预警系统,从源头上遏制了铁路轨道车行车溜逸事故的发生。

  近日,这一系统已安装在开封供电车间全段轨道车,填补了中国铁路在防止轨道车行车溜逸方面的技术空白。

  为“大黄蜂”戴上“紧箍咒”

  接触网作业车,又称轨道车,是铁路供电系统施工作业不可或缺的装备,因其黄色的外观和酷似变形金刚的外形,所以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为“大黄蜂”。

  作为铁路轨道车辆,行车安全是头等大事。可内行都知道,接触网作业车由运行到静止,采用的是空气制动。可重达近40吨的车身在遇到坡道等特殊环境时,空气在管路内有很高的气压,再加上密封不严,容易产生泄漏并发生溜逸,一旦车辆溜逸,不仅会构成铁路交通事故,甚至会发生设备损坏和高空作业人员坠落伤亡的事故出现。多年来,铁路在防止轨道车溜逸上始终处于空白状态。

  “大黄蜂”的这一安全隐患,也成了孙振宇的一块“心病”。

  功夫不负有心人,孙振宇研发的接触网作业车防溜预警系统,在全路供电系统轨道车防溜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并于2016年4月6日获得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国家专利证书。这套系统,能在接触网作业车、调车、作业及站内等点停靠产生自动缓解时,及时提醒司乘人员采取有效制动措施,确保接触网作业车及人身安全;同时还能防止司机因忘记松开手制动而造成钢轨磨损甚至轨道车掉道的情况发生,真正做到了安全隐患的早预警、早防范、早处理。

  自2016年4月12日,孙振宇所在的开封供电车间的轨道车安装了第一台接触网作业车防遛预警系统后,逐步在全段推广使用。截止到12月8日,全段64台轨道车已经全部安装到位,解决了铁路接触网作业车溜车事故隐患。

  “妄想症”促成“大逆转”

  一开始,明知道轨道车经常发生溜逸,可就是防止不了,孙振宇不喜欢这种听天由命的感觉。虽然不是专业技术人员,可孙振宇还是坐不住,他始终坚信总有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上网查问厂家、找专家,他把这个隐患当成了自己的“心病”来治。

  “振宇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查资料、画图纸,单是构思设计,他就用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当时没有人觉得这事能成,都觉得他患上了‘妄想症’。”工友孙伟清楚记得,研发时孙振宇面临的巨大压力。

  凭借经验绘制电路图,采购相关材料和零部件,并在沙盘上进行模拟推演。推演过程中,仅继电器就烧毁了7个,电路图也是反复修改,孙振宇还跑到地方院校,请教专家帮忙论证。最终,从二十几种长短、高低及旋转方向等都不相同的材料中,挑选出抗折性强、多方向都能灵敏接触开合的材料,并在实验台上反复试验其可靠性。为了稳妥,仅这一项就试验了2个月。

  试验成功了,可在接下来的实际安装时,又遇到了难题。孙振宇发现,当初预定的安装位置固定不牢靠,为了不改变车辆的构造,不能在车辆的转向架上钻孔和焊接进行加固。这就相当于在心脏周围的血管上加装一个装置,既不能因为装置掉落堵塞血管,影响血管为心脏正常供血,还要实现血管出现问题时能够提前预警。

  经过多次走访,他根据转向架的T字外形,加工出了一个内扣卡盒,使用长钩钉进行两端固定,死死地卡在转向架上;而后,再将行程开关安装在卡盒上,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

  因“强迫症”实现零误差

  接触网作业车防遛预警系统的问世,在郑州铁路局供电系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成本低,效果佳!有了此系统,不会再因为轨道车溜逸而睡不着觉了!”这是郑州铁路局供电处长柳明宇给出的专业评价。

  孙振宇不仅在科技创新上是一个疯狂的人,更是一个有着“强迫症”的创新达人。在郑州供电段推广使用接触网作业车防遛预警系统的过程中,孙振宇全程参与,从每一个零部件的制作,到每一台轨道车的安装,一毫米的误差都不允许出现。

  “振宇太追求完美了,为了保证最佳效果,每个系统制作时、每台轨道车安装时,他都会拿着量尺反复进行测量,一毫米的误差都不允许有,设计员、技术员、监理员、验收员,他自己一肩挑了!不信你们可以随便找几台轨道车验证一下,保证安装位置、距离全部一样!”负责安装任务的专业工程师王自军提起孙振宇的“强迫症”,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让“大黄蜂”用上国家专利,梦想已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