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陈凯先院士在“大师课堂”作主题报告——“从今天站立的校园出发,走向充实而绚丽的未来”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原创

作者:陈怡

摄影:杨浦东

为更好地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海市科协和上海市教委联合开展“大师课堂——到科学会堂,听院士讲课”活动,旨在助推“双减“的同时,做好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加法”,宣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少年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

1月21日下午,由上海市业余科技学院在上海科学会堂承办的该活动邀请了药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陈凯先院士作题为“从今天站立的校园出发,走向充实而绚丽的未来”的主题报告,分享他在学习成长、科研攻坚中的经验与心得。上海市科协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刘伟出席活动,并为陈凯先院士颁发授课证书。

在心里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好奇心

作为我国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领域最早的开拓者之一,陈凯先院士见证了中国新药的崛起,并曾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推动了我国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此次报告中,陈凯先院士告诉现场青少年,2011年7月,在Science杂志创刊125周年之际,该刊杂志社公布了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这125个问题涵盖了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天文学、地学、环境科学、数学等领域,显示了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和方向。其中,涉及生命科学的问题占46%;前25个问题中,涉及生命科学领域的占17个,包括“意识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为什么人类基因会如此之少”“皮肤细胞如何成为神经细胞”“记忆如何存储和恢复”“我们能否有选择地切断某些免疫反应”等,显示生命科学已成为最活跃、最受关注的科学领域。

结合这点,陈凯先院士向大家介绍了癌症免疫疗法、细胞免疫治疗、肿瘤靶向治疗、基因编辑技术等当前生命科学领域最活跃的前沿疗法,并结合青霉素、磺胺药物、胰岛素和青蒿素的问世经过,告诉大家药物研发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面对无数次的失败。同时,他也介绍了Deepmind公司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可精准预测人体内许多蛋白质三维结构、从而帮助人类科学家发现新药的程序AlphaFold2,以及可预测什么样的化合物适合治疗何种疾病的人工智能算法。

陈凯先院士表示,科学发展得非常快,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新的、强有力的和疾病斗争的武器,有些工作已经取得了成功,有些工作遇到了困难,今后还有很多新的领域需要开辟,因此寄望今天的青少年努力学习,激发起探索科学奥秘的好奇心,长大后在这些领域为人类多做贡献。

学习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树立科技报国的宏伟志向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有责任为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人民努力奉献、支持国家的发展。” 陈凯先院士强调爱国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并由此出发,介绍了能量来源于核裂变的原子弹和能量来源于核聚变的氢弹各自的作用原理,当年一心归国参加导弹和火箭研究的钱学森、参加核武器研究的邓稼先和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的故事,以及研究核潜艇的黄旭华、发展杂交水稻的袁隆平、毕生致力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发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身上的科学精神。

陈凯先院士还指出,创新精神也是科学家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如第一个发现地球绕着太阳转,从而最早打破“地心说”的科学家伽利略,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相对性的原理——力学规律在一切惯性系中是等价的;爱因斯坦创造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也是对之前科学学说的重大突破。

科学家还拥有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敢于怀疑,大胆挑战,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通过实证研究获取具有普遍性的科学知识。就此,陈凯先院士举了一个科学史上的经典例子:牛顿曾根据万有引力理论推断地球应该是个在赤道处鼓起而在两极扁平的扁球体,卡西尼则根据地球绕日运动的影响,推断地球是个两极拉长的扁长球体。18世纪30年代,法国科学院派出了2个远征队,分别前往北极圈附近的拉普兰和赤道附近的秘鲁测量两地子午线的长度,经历了十几年的精细勘测,最终证明了牛顿的预测是正确的,而卡西尼的假设是错误的。又比如,居里夫妇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但是无法取得它,居里夫人花了整整4年时间,做了几千次实验,最后从沥青铀矿中提炼出了0.1克镭。

此外,陈凯先院士认为,奉献精神也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体现。如伦琴发现了X光,却拒绝申请专利,表示不能一个人独占技术,技术应该为全人类服务。同样,发现了镭的居里夫人也没有从镭的发现中赚一分钱。她说:“镭不应该使任何人发财,镭是化学元素,应该属于全世界。”特别使陈凯先院士感动的是中国科学家郭永怀。他早年留学美国,学业出色。新中国成立后,郭永怀回国参加核武器研究,支持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一次,他带了一批研究资料从西北沙漠里的核武器研究基地起飞回北京,飞机快要降落前,非常不幸地发生了事故,在飞机即将坠毁时,郭永怀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这些资料得来非常不容易,一定要保存下来。于是他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将资料藏在二人身体的中间,结果,他们两位都牺牲了,但资料幸运地得到了留存。

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将个人志向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

陈凯先院士还坦诚地与青少年听众分享了自己曲折但主线不变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他说,自己原先比较喜欢物理,但大学阴差阳错被偏化学方向的复旦大学物理二系放射化学专业录取,服从国家发展原子能事业的需要安心学习,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化工部下面的制药厂,从没学过制药,也不懂药物的自己从此开始学习和研究药。在湖南邵阳的工厂里,他一边看管水泵,一边利用空闲时间自学英语和药学,考取了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研究生,到上海报到后得知,药物研究不能再靠过去盲目的药物筛选了,需要用新思路做药物的设计,因此要学习很多过去药学界没有的新知识。他因此被老师派去吉林大学学习量子化学,进而又不得不开始学习比高等数学还要艰深的特殊函数数理方法和群论。一路都是好学生的他,在研究生阶段的第一堂数学摸底考试中,交的却是白卷。挨了“当头一棒”的陈凯先,赶紧到大学书店买了厚厚一本线性代数书,白天跟着老师学习当时还听不太懂的群论,晚上抓紧时间自学群论的基础——线性代数。就这样足足努力了近2个月,一方面跟上了群论的课,一方面把线性代数书上所有的习题都做了一遍,终于掌握了新学科。

在长春的一年半学习时间里,陈凯先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生活却是艰难的:没有荤菜,菜只有白菜、粉条、土豆,粮食主要是杂粮。“那时我差不多每天中午、晚上各两个窝窝头,一共吃了2000多个窝窝头。”回首往事,陈凯先院士笑侃。博士毕业后被公派到法国留学的3年多时间里,他深切感受到当时国内和国外的差距,没有灰心,反而更加感受到了科学报国的责任,一心想着怎样把先进的科技学好,带回中国,使国内能快点发展起来。因此,在法国时,别人下班了,陈凯先仍坚持工作,通常都过了晚上11点才最后离开实验室,节假日也经常不休息。尽管在法国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获得了一些奖项,陈凯先却没有接受别人求之不得的法方的挽留,毫不犹豫地决定回国服务,并用省下来的生活费买了一台当时国内还没有的简易计算机,带回国作为开展工作的工具。在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担任了两任所长后,自称“对中医百分百不懂,对中药只懂10%”的他,又服从组织安排,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当校长,从头开始研究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就我自己而言,有一点始终不变的是,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服务国家的需要。你会发现,每个领域都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大有可为。克服困难、感到高兴的时候是短暂的,你开始一项新的工作了,就又会遇到新的困难,又会有很多新的操心和焦虑,所以一定要有战胜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决心。所经历的磨难、困难也是人生的财富,战胜了困难就磨炼了能力、提高了水平、锻炼了毅力,今后的人生道路就能顺利,即使有时候难免还有些困难,你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也就能享受到战胜困难的快乐。”陈凯先院士从自己的人生感悟出发,鼓励在场的青少年度过一个勤奋向上、愉快难忘的中学时代;把个人志向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磨炼刻苦钻研、不怕任何艰难的奋斗精神;树立科技报国、创新为民的家国情怀,并肩负起属于自己这代人的责任。

评论
湖北胡石伦
太傅级
在心里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好奇心
2024-01-27
湖北胡石伦
太傅级
到科学会堂,听院士讲课。
2024-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