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主办
普通用户
科普员
科普号
管理员
登录
业务中心
管理中心
资源中心
帮助
客服
搜索
首页
头条
健康
辟谣
前沿科技
应急科普
科教
博物
军事
科幻
人物
专区
天文地理
生活百科
智农
社区
推荐图文
科普图解|“数字化训练”时代 科技为体育带来哪些 “智变”
大国科技
杭州亚运会
杭州亚运会将于今年9月23日开幕,运动员及教练也进入冲刺备战阶段。教练与运动员都要竭尽全力采用各种方式和技术,科技赋能显得愈发重要。让我们看看“数字化训练”时代,科技如何科学高效地帮助运动员提高成绩。
人民网科普
41分钟前
科普图解|数字赋能 科技支撑让亚运更“智能”
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将在浙江省杭州市拉开帷幕。本届亚运会进一步优化网络体验,各项通信“黑科技”的加持,将确保杭州亚运会期间通信畅通。依靠数字赋能,“智能”的身影将无处不在。
人民网科普
3小时前
全球首台!“氢”装上阵
能源
氢燃料矿用车
矿用电缆
9月21日,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公司南露天煤矿(以下简称“南露天煤矿”),一辆大型蓝色矿用车正在接受测试。这辆标注着“NTH150”代码的“巨无霸”,就是即将交付使用的新型氢燃料与锂电池混合动力矿用车。
北京科协
08:15
从「思想实验」中学习,自监督 AI 模型向科学家看齐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自监督学习
近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款基于自监督的深度学习模型,无需真实数据和实验对象投喂,能像科学家那样从思想实验和物理规律中学,大大简化了前期数据准备工作,训练出来的模型性重建图像质量高且外
HyperAI超神经
2023-09-21
从精准医疗到分子育种,基因编辑引发新一代生物技术革命
基因编辑
CRISPR
基因治疗
分子育种
这两年,基因编辑技术非常热门,它不仅是每个分子实验室必备的技术,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应用,包括分子育种、品种改良、基因治疗等方面。
深究科学
2023-09-21
“星链模式”能否抗衡星链?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科技
卫星通信
工业技术
卫星互联网
卫星通信具有重大的战略及经济意义,由于频谱及地球低轨资源十分有限,国外抢占布局较早,发展中国“星链”必要且紧急。那么,卫星互联网是如何构建的?其他国家的“星链”系统对我们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中移科协
2023-09-21
啥?几毫秒与几十年一样?揭开快速射电暴的神秘面纱
天文
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
快速射电暴
探测到快速射电暴有何意义?
中国科普博览
2023-09-21
新能源汽车:让汽车和汽油分手?
汽油
新能源技术
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
科普江苏
2023-09-21
热门视频
1
/
3
科普微讲堂 | 强磁技术发展的“中国速度”
强磁场是探索科学前沿的一种极端实验条件,在发现新现象、催生新技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期科普微讲堂,让我们一同关注中国的强磁技术发展。
大科普
切纸艺术激发创新,高性能建筑材“板格”
源自日本的切纸技艺可制作出迷人的三维手工艺品,如今这门技艺已风靡工程界,被应用到解决实际工程的各种场景当中。使用日本古老的折叠和切割纸艺术,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制造了一种称为板格的高性能建筑材料,其规模比科学家以前通过增材制造所能达到的规模要大得多。这种技术使他们能够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创建这些结构,这些结构具有定制形状和专门定制的机械性能。
科技之光
火箭的构造:90%以上重量是燃料,那航天员和仪器放在哪? | 巡天之箭05
火箭是一个庞然大物,重达数百吨,其中90%的重量都来自于燃料。除燃料外,火箭上要放置各种仪器;如果是载人火箭,还得加上航天员。那么,火箭上的空间是如何分配的?仪器都放在哪里?航天员在火箭上的安全又如何保障呢?听苟胜老师精彩解读!出品: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创作培育)
星空计划
视力严重减退?失明?摘除眼球?创新医疗器械“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为您带来治疗新思路!
第三季创新医疗器械系列科普短视频,欢迎收看。
iBioPoS
微波数据传输模块拆解,应急通信传送数据全靠它
再生水利用
0.637秒!机器人打破魔方世界纪录
网传清华大学弯道超车光刻机新方案,冷静!
你的膝关节还好吗?带您了解创新医疗器械单髁膝关节假体!
第三季创新医疗器械系列科普短视频,欢迎收看。
iBioPoS
科学认识核与辐射系列——通讯的1G到5G究竟改变了什么
科学认识核与辐射系列——通讯的1G到5G究竟改变了什么
科普江苏
【前沿科学文献解读】体重反弹?别灰心!
减肥总是反反复复,体重升升降降?别放弃!只要在减总是好的
萌叔说健康
潍坊市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王文成:机器视觉-自动化的“慧眼”
潍坊市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王文成:机器视觉-自动化的“慧眼”
中国自动化学会
李翀:人工智能能代替医生吗?
李翀:康复机器人会让康复治疗师失业吗?
李翀:大脑受损功能能否像程序一样写入大脑?
李翀:大脑意念控制靠谱吗?能辅助瘫痪人士生活和康复吗?
嗅觉也能数字化吗?
神经科学的一个主要关键是学习我们的感官如何将光转化为视觉,将声音转化为听觉,将食物转化为味道,将质地转化为触觉。嗅觉是这些感官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令人困惑的领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由莫奈尔化学感官中心和初创公司Osmo共同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谷歌DeepMind的系统,研究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如何与大脑中的气味感知联系起来。
科技之光
“墨子”望远镜,能否帮我们看清宇宙?
9月17日,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启用。其首光获取的仙女座星系图片也于当日发布。这一望远镜是目前北半球光学时域巡天能力最强的设备,将显著提升我国时域天文研究能力。
科商大讲堂
科幻电影中的科学2 | 智能外骨骼
科普系列视频“科幻电影中的科学2”,继续介绍经典科幻电影—《阿凡达》中的科学知识。本期主要介绍电影阿凡达中的智能外骨骼,穿上它,人人都是“钢铁侠”。
CCF计算机科普
3D打印印一切?卢秉恒院士:或许可以!
主要介绍3D打印的优势
中国科普博览
光刻机背后的秘密:如何在一粒沙子上雕刻百亿座电子大厦?
新疆油田持续攻关CCUS/CCS技术“碳”新路
戴美瞳是否会影响刷脸?侧脸也能被识别吗?| 朱翔昱
“航天智港”:开启港口“智慧之眼”
推荐科普号
换一换
科普中国
人民网科普
科普江苏
科学辟谣
果壳自然
中国科普博览
返朴
科普中国新媒体
学术头条
科普时报
科普中国资源服务号
中国航天报
HyperAI超神经
蝌蚪五线谱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添蓝
光明三农
北京科技报社
中华医学会
中移科协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
科普吉林
人民网科普-食品安全
侠客地理
中国宇航学会
万象曰
北京科学中心
广东科技报
利维坦
扫码下载APP
扫码下载科普中国APP
开启您的智慧生活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贤纳士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423号
京ICP备160162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