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乏力、跌倒……出现这些症状,老年人要警惕肌少症!

中华医学会
原创
传播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作者:康琳 北京协和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李军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肌少症,顾名思义就是肌肉含量的减少,同时伴有肌肉力量的下降。

据统计,大概从40岁开始,人体的肌肉含量就会开始下降,大概75岁以后,每十年会下降15%。

这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就像老了头发变白、脸上长皱纹一样,没有办法逆转。但如果下降速度过快,影响功能,导致活动受限,就要引起注意了。

一、老年人如何自我判断是否得了肌少症?

临床上有一个自评问卷,就是在家里的时候,根据自己的一些表现,就能够判断自己的肌肉力量有没有问题:

第一个是提五公斤左右的重物,觉得一点都不费力,还是很费力,还是稍微有一点费力,不同的回答,对应着不同的分数,这是体现上肢力量的测评方法。

第二个是辅助行走,比如在房间里正常行走,没有任何辅助工具,靠自己的力量就能走,是完全没有困难,还是很困难,还是只有一点困难,这个也是不同的回答,对应着不同的分数。

第三个是从沙发、椅子或者床上站起,不借助上肢的力量,不用手去扶,能不能自己站起来?会不会觉得困难?这样可以很好地判断下肢肌力的问题。

第四个问题是爬楼梯,比如爬十级的台阶,或者大概一层楼台阶的距离,看会不会有困难?是完全没有困难,还是很困难,还是稍微有一点困难。

最后一个就是在正常行走的过程中,有没有摔倒过。如果在过去的一年曾经有过跌倒,就认为可能已经是肌肉减少了,然后引起了一个不良的后果。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大家可以按照上面的肌少症自评问卷给自己打分,如果总分<4分,则提示无肌少症风险,可以过段时间再次筛查;如果总分≥4分,则提示有肌少症风险,建议及时就医筛查,积极进行治疗。

二、肌少症如何治疗?

首先要从病因上去治疗,如果这个老人有一些慢性消耗性的疾病,比如心肺的疾病,或者是肿瘤性的疾病,肯定要先治疗这些原发性的疾病。

对于那些单纯由于年龄的增大,或者是营养摄入不足,或者是锻炼减少引起的肌少症,也要从病因上去治疗。

所以总体来说,肌少症的治疗就是三方面:一个是营养,一个是锻炼,一个就是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在三个治疗里是排在最后面的。因为有一些药物,比如生长激素,理论上可以促进肌肉的合成,包括雄激素,通过对肌肉细胞组分的影响也能增加肌肉的含量,包括胰岛素的调节因子,对肌少症也能起到治疗作用。

但是这些药物,不是正常生老病死过程中的正常规律。所以除非是老人的肌肉减少非常严重,比如已经上呼吸机,或者是有一些非常严重的疾病要做手术,肌肉太少可能会影响预后,这个时候可能短期用一点药物去增加肌肉。

大部分的社区老人通过营养和锻炼,就可以起到很好的维持肌肉功能的作用。

三、肌少症的老年人如何加强营养、有效锻炼?

蛋白质是肌肉合成的主要原料,所以高蛋白质饮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肌肉的流失速度。

一般情况下,推荐每天摄入1.0-1.5g/公斤体重的蛋白质,尤其推荐选择动物蛋白,比如从牛奶中提取的乳清蛋白等,1000g牛奶可提炼出7g乳清蛋白,能大大减少老年人的进食负担。

另外,肌肉与骨代谢有共同的通路,因此推荐每天补充800单位的维生素D,也可以改善肌肉含量和肌肉功能。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从锻炼上来说,要做抗阻训练,比如举哑铃、蹬自行车、游泳等。还可以使用弹力带、沙袋等锻炼肌肉力量,以微微出汗为宜,循序渐进。

另外,老年人在生活中还要注意避免跌倒造成骨折,因为骨折会导致长时间卧床,增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乃至死亡等风险。

四、肌少症患者加强营养、抗阻训练,多久能看到疗效?

现在从临床上的实践来看,通过乳清蛋白的补充和抗阻力的锻炼,很多老人在随访第一个月的时候,就会有明显改善。

很多老人会说,原来去超市,自己拎不动东西,一定要有人陪,现在能自己把东西拎回家,感觉自己不那么依赖别人了,这个是他们非常真实的感受。

一个月以后,上肢的握力、走路的速度、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时间都会有所改善。也就是从临床观察上,一个月就可以看到改善。但是希望患者能够坚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效果会更明显。

很多老人说,以前不知道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觉得老了好像就是这样,走不动、没有力气,但是通过锻炼他发现自己能恢复,增强了自己对生活的信心,然后就能够按照这种生活方式积极锻炼、合理饮食,让肌肉维持在一个较好的功能水平。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飞马腾空
太师级
2023-12-01
施兴梅
庶吉士级
已阅读
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