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通天然气,告别柴火灶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21-10-28 作者:生态环保


 

自人类文明以来,刀耕火种是最早的农作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开发利用,城市里已经告别了烧柴的生活,家家户户通上了天然气。柴火灶的生活给人们带来很多不便,一方面要考虑柴火来源,尤其是在城市的居民,由于没有地,所有没有各种秸秆做火源,有时需要购买柴火,并且,烧柴火热量低,往往会产生大量浓烟,污染空气环境。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经常出现“雾霾”天气,所以改造城镇天然气系统,替代柴火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了进一步实现“天更蓝,水更清”的生活环境目标,开始对农村的柴火灶进行改造,提供天然气。

那么农村如何实现天然气改造,隐患有哪些,好处又是什么?

1、目前对于农村来说,实现天然气改造还是很有难度的,因为农村普遍离城市相对较远,而且村与村之间较分散,管道等投入较高。另外对于农民来说,天然气价格相对较高,农村的柴火一般都比较充足,烧柴的花费远比烧天然气的消费要低得多。农民的认知度低,接受能力低。

2、农村的天然气安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对燃气工程的安全认识不足,安装不规范,且农户的安全意识不强,使用不规范,往往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天然气供应不足,用气无法保障。

3、农村实行天然气改造后,可大大减少柴火灶的使用,甚至可以取缔柴火灶。使用天然气可以减少颗粒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大气环境。另一方面,天然气的使用较柴火灶方便,减少了前期柴火的准备过程,不受天气影响,且热量较柴火高。减少了农村柴火的堆放,降低因柴火堆引起火灾的风险。

使用天然气的前提是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保证使用安全,加强农民天然气安全使用意识。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