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补齐我国科普短板

科技日报 2019-09-20 作者:陈 瑜

  一艘浅蓝色的飞船“科学逐梦号”,停在了中国科技馆的一角。

  乍看平淡无奇,仔细看会发现船身有不少二维码。记者随机扫了扫其中一个二维码,手机屏幕弹出问题。循着二维码对应的图案,在旁边的魔法池里找出印有该图案的盒子并扫描二维码,会出现一段几分钟的动画讲解。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新颖的科普形式组织者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在正在举行的2019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中,以北京主场活动为例,出现了120余家机构的身影,不仅包括重点高校、主流媒体、一流学会,还出现了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

  “社会力量参与力度不够,是目前我国科普领域的短板。我国70%以上的科技工作者来自企业,科普产业全年总产值只相当于一个中等工业园区的产值。”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白希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要在本世纪中期把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提高到发达国家水平,必须实现由政府向全社会,由事业向产业化转变。

  丰富多彩的社会化科普形式

  “集团一直比较重视科普,特别是2016年全国‘科技三会’召开以来,更将科普和科技放在同样的位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际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一然告诉记者,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国航天日”的设立,业内更深刻认识到,要让航天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人关注、关心、关爱航天。

  2016年以来,集团专门成立了包括院士、专家在内的80余人的院士专家团队,每年世界空间周、中国航天日等,都会组织比较大范围的科普活动,此外全国已创建了80多所航天特色学校。

  在具体展示形式上,王一然说,以前习惯性展示成就,现在更多地考虑如何让航天知识“活”起来,更通俗易懂。比如借助VR,让公众模拟太空飞行,再比如在展示航天技术转化展示,展出了真正的航天育种大南瓜,“最开始有观众伸手抠,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种真实的展示确实吸引人”。

  核电基地、世界旅游小姐,听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二者却碰出了火花。

  2017年7月,两位“世界旅游小姐”到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现场观摩核电公众开放日活动,并进行网络直播,带着全国网友在核电站观景平台、排水口参观等,向网友直观地展示了核电基地安全、环保的真实环境,直播时长共计两小时,吸引500万网友围观互动,最高峰时有46万人同时在线。

  中广核品牌处处长韩云飞说,科普也要坚持创新,通过“网红”带动核电科普的方式提升了科普效果。

  2019年,中广核继续创新,将科幻和科普相结合,开展了一场“寻找中国最科幻少年”活动,网络总话题阅读量突破1.7亿人次,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对科幻、对创新的兴趣。

  科普带来双赢

  白希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大多数情况下大家都把科普当作公益性事业来做,而且基本上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

  社会化科普撬动了更多资源,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王一然说,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每年科普投入的具体数字没法统计,“但比较多”。

  除了文创产品,大部分面向公众的科普都是公益性质。但他认为,这种投入很有必要。

  王一然援引一名院士曾经说过的话,“能通俗地讲好一个技术的原理,有时候并不比攻克一个难点容易”。科技工作者做好科普,才能增进对科技的理解,科普更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除了人才储备,王一然认为,科普给企业带来的最重要影响是社会认同。这些年中国航天在社会形成了积极、正面的品牌。

  随着社会对航天的了解,有投资者嗅到了商机。

  “比如有医疗界企业发现,有些医疗技术与太空有关,正在和我们洽谈,能不能挖掘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王一然看来,科普真正实现了共赢,“目前航天科普已慢慢形成体系,后续会加大科普,特别是进一步加强活动的互动性”。

  科普社会化是否意味着政府投入的削弱?

  白希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相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政府投入不但应当持续增加,而且依然会起到主导作用。政府在组织动员、政策设计、基础教育以及科普阵地建设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他同时表示,如何面向全社会最大范围地汇聚资源,如何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把汇聚来的资源精准地推送到每个用户,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