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钟南山:84岁高龄再次拉响疫情警报

北京科技报社
爱科学 懂科技 有未来,北京科技报出品
收藏

撰文/记者 李鹏 图文编辑/陈永杰

“在关系疫情控制成败的重大问题上,他能置自身荣辱得失于度外,力排众议,坚守科学家的良知。”

这位“中国抗击非典第一人”已是84岁高龄。在突发的新冠肺炎面前,他一面劝慰大家不要去武汉,一面“逆行”赶往疫区调研疫情。在他披露疫情真相的当天,全国在政府领导下打响了抗击新冠疫情阻击战。钟南山勇于担当、医者仁心的精神再次感动了中国亿万同胞。

“敢医敢言”,钟南山的名字已经成为一种符号。

拉起新冠肺炎疫情警报

84岁是很多同龄人已经开始颐养天年的年纪,但是,面对来势汹汹的武汉疫病,钟南山再次勇敢地站出来。

“确定人传人”“无特效药”“14名医生已经感染”,1月20日,钟南山面对采访的三句话让很多人意识到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程度,原来不愿戴口罩的人也终于相信疫情的严重。

从1月18日开始,钟南山就开始了与死神的争夺战。当天他在深圳抢救完病人后返回广州。下午接到通知要赶往武汉,于是这位此前再三强调“大家不要去武汉”的老人却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列车。

19日上午,钟南山从武汉赶往北京,开完会,下午他又前往武汉一线了解疫情,他的心里明白,时间就是生命。

▲1月18日,钟南山院士乘高铁赴武 汉调研疫情,在餐车内休息的照片让亿万中国人感动流泪(图片来源/网络)

在重重压力面前,为了不让疫情造成更大的灾难,已经临危受命成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的他再次选择了说真话。

讲真话很难,有风险有压力,为什么敢于讲真话?钟南山对此曾公开了自己的三个秘诀:不随便讲,讲就要有事实依据;不是官,讲真话不怕掉乌纱帽;自己年纪大了,讲真话已经没有后顾之忧了。在这次武汉新冠肺炎爆发的紧急关头,钟南山一锤定音,为武汉迅速拉响了警报。这座1000多万人口的城市,顿时从一片祥和转为红色预警。新型冠状病毒阻击战全面升级。

“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有全国,有大家的支持,武汉肯定能过关!”1月28日,接受新华社专访时,钟南山流泪了。

▲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诊室内工作(来源/新华社)

36岁才开启医学事业

关键时刻再次挺身而出的钟南山,已经在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工作了60余年,他是推进中国呼吸病学发展迈向国际前沿的学科带头人之一。

人们很少知道,钟南山的父母都是卓有成就的医生。尤其是父亲钟世藩给了他更大的影响。钟世藩是我国著名的儿科专家,也是十分有名的病毒学专家。上世纪50年代,他创办的中山医学院儿科病毒实验室,是我国最早的临床病毒实验室之一。

童年的钟南山,住在一幢三层别墅里,一楼是钟南山的房间,二楼住着父母和妹妹,三楼则是父亲养小白鼠的领地。钟南山刚开始看到可爱的小白鼠时,以为是母亲专门为他购买的宠物,非常开心。谁知母亲告诉他,“这是爸爸做实验用的,你可以帮助照看它们。”

于是钟南山开始每天为小白鼠喂谷子,喂水,乐此不疲。父亲见钟南山对小白鼠这么热心,就有意让儿子多与它们接触。在照看小白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锻炼了钟南山的观察力、耐心和责任心,而这些正是一个医生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父亲和母亲的引导下,钟南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解到一些最基本的医学、医疗知识。1955年,19岁的钟南山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实现了从医理想的第一步。大学毕业以后钟南山得以留校,曾任辅导员、校报编辑,还从事过放射医学教学。随后的日子里,随着政治运动的推进,钟南山也深受牵连。由于他的父母是医学专家,父亲在解放前还曾经出过国、留过学,钟南山成了“走资派”的狗崽子,“反动学术权威”的后代。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钟南山被迫放下医学工作,去当了锅炉工。每天要铲起几千斤煤,在炉膛旁来回担煤几百趟。

1971年9月,钟南山离开北京回到广州。此时的父亲也因为是“反动学术权威”“里通外国的资本主义分子”,早已被勒令退休在家。

“南山,你今年几岁了?”有一天,父亲突然向他问了一句。“36岁。”钟南山在回答中一下子没明白父亲的意思。“唉,都36了,真可怕……”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没再对钟南山说什么。

这一天夜里,想着父亲的话,钟南山怎么也睡不着,他知道父亲是在为他的人生前途担忧,他都已经36岁了,却还一事无成。

就这样,钟南山又捡起了自己的医学专业。许多年以后,钟南山总是对别人说,他的医学事业是从36岁开始的。

非典期间一炮走红

在2003年以前,全国很多人并不知道钟南山是谁。SARS病毒引发的非典疫情的爆发,让他成了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

SARS病毒2002年11月已经在广东省部分地区悄然出现,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始发期后,扩散到我国内地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此后在全球共波及亚洲、美洲、欧洲等32个国家和地区。

战胜这次SARS病毒疫情,钟南山立下了汗马功劳。2003年1月31日正值除夕,广州市非典疫情刚刚发生,原因不明。大家对发热病人唯恐避之不及,钟南山态度很明确:“病人的生命重于一切。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那一年,钟南山已经67岁了。

他不顾生命危险,夜以继日地工作,一连38个小时没合眼。很快他累倒了,接着又发烧,左上肺出现了炎症,全身乏力,这跟非典症状有点相似,周围人包括他自己都怀疑是不是得了非典。

作为抗击非典的专家组负责人,钟南山知道要是他自己都倒在了一线,这将是对医生士气致命的打击,还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恐慌。他这面旗帜不能倒下,就算要倒下,也要悄悄地倒下。

但据观察体会,钟南山认为自己得的不是非典。为免影响士气,钟南山选择在家治疗,5天后,肺部阴影消失。休息了两天,他回到医院,开始和攻关小组全力以赴钻研疾病的救治方法。

当时,有相关部门认为非典疫情的罪魁祸首是衣原体,战斗在一线的钟南山表示了明确的质疑:衣原体从过往的实践来看,是很容易治愈的,也不可能迅速传播。他没有接受权威部门的结论,实践最终证实“非典”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正确的判断把很多病人从死亡的边缘救了回来。

但是非典疫情开始阶段,由于防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非典已经开始扩散。面对当时向公众公布疫情实情的阻力,钟南山一时左右为难,说,可能引起社会的不稳定;不说,传染会越来越多。该怎么办?到底要不要说真话,该不该说真话,给钟南山带来了困惑,为了解决这个困惑,有一天他去了父亲的坟前。也正是在父亲的坟前,花甲之年的钟南山找到了答案。

虽然当时公众得到的官方消息是非典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钟南山明确表示不同意见,他不再理会旁边人给的眼色,他明确告诉大家:“病毒根本就没有得到控制,现在连怎么治疗都没有好的方法,特别是不知道病源!”他还对外公开表示,在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做得不到位,这是一大隐患。

当时有人提醒钟南山,讲话要慎重一点。可钟南山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因为他的观点来源于他掌握的真实情况。铁一样的事实慢慢被摆在了面前,众人不得不服从他的判断。

▲1991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广州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教授在工作(图片来源/ 新华社)

坚守科学家的良知

这些年來,钟南山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他主动承担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的角色,在雾霾治理、室内空气污染、甲型流感防控等公共卫生事件中敢于发声、传递真知。

钟南山说:“科研既要顶天,也要立地。顶天就是抓住国际前沿、国家急需项目,立地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顶天的研究不能立地,不能缓解患者的痛苦,意义就会打折扣。”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钟南山为了天下百姓的健康,舍小家为大家,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病毒猖狂,他迎难而上。

在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时,对钟南山的颁奖词中有这样一句话:“在关系抗击非典成败的重大问题上,他能置自身荣辱得失于度外,力排众议,坚守科学家的良知。”

尽管84岁的钟南山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依旧身手矫健、思维敏捷。他依旧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每周出门诊看病人、查房,会诊、搞科研、带研究生,样样不落。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坚持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锻炼约1个小时。

一提起钟南山,我们都知道他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防治领域的伟大成就。实际上,钟南山年轻时还是一位运动健将。1956年,钟南山参加了北京市高校运动会。他在运动会中摘取了400米栏的桂冠。1959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钟南山以54.02秒的成绩打破了当时男子400米栏的全国纪录。

年轻时热爱体育运动,并且常年保持运动的习惯,这使得钟南山即使84岁高龄身体依然硬朗。

他说:“锻炼就像吃饭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要建立一种观念,就是要一辈子运动,这样才能享有比较好的生活质量。最大的成功就是健康地活着。”

为了让平时锻炼更方便,钟南山在家布置了简易健身房,有哑铃、动感单车、跑步机、拉力器等常用的健身器械。即使是出差,他也会带上拉力器,做些简单的力量锻炼。

钟南山自诩是“80后”,在他的人生字典里从来没有“停步”二字。已经84岁高龄的他一刻也不闲着,很多事情都在规划中,他说,“现在人活得很长,80岁还能干很多事”。

目前,尽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都远远超过了非典,钟南山对战胜眼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依旧充满信心。他说17年前的SARS持续了近6个月的时间,如今我们的国家在重大传染病防控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要有信心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来源:2020年3月2日北京科技报《战“疫”》应急科普特刊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