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致敬“最美逆行者” ——观美剧《血疫》有感

科普时报
科技日报社旗下国家级科普全媒体平台。
收藏

南希:爸爸,你能挺住吗?我真的很想过来,但接下来的36小时很关键,当前有很多事情要做。

爸爸:不,你得待在那里,他们需要你。没有人比你更胜任这个工作了,你头脑冷静,心地善良。很多生命处于危险之中,现在是你展现自己价值的时候。

南希:爸爸,你要为我挺住!

这一段对话来自于2019年的美剧《血疫》,它改编自一本描写埃博拉病毒的同名畅销书,该书作者是擅长撰写传染病主题小说的理查德·普雷斯顿。故事中的女主角南希是美国陆军传染病研究院的一名上校,在剧集中由金球奖影后朱丽安娜·玛格丽丝饰演。

故事发生在1989年,美国华盛顿,南希所在的实验室收到一只猴子血液的样本,检测出令人闻风丧胆的埃博拉病毒。南希冲破重重阻力,第一时间带领秘密军方组织试图阻止病毒扩散,最终证实这次病毒是埃博拉病毒的温和变异,只在猴子之间传播,并不伤害人类。

在剧中,埃博拉病毒的多次出现被称为“怪兽回来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怪兽”吧。

埃博拉病毒的形状不同于常见的球状病毒,而是一种丝状病毒。它从哪里来?剧中讲道:“病毒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几千年来它一直生活在猪、蝙蝠、猴子体内,当人类摧毁动物的家园,动物相继死去,它们就得换个宿主。”它靠什么传播?主要依靠血液、体液等传播。它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我们不妨把埃博拉病毒跟大众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艾滋病毒对比来看:从生物安全等级角度来衡量,SARS和艾滋病毒的等级为3级,而埃博拉病毒的等级为最高的4级;从死亡率角度来看,SARS的死亡率为10%,而埃博拉的死亡率最高达90%。高死亡率足以让人不寒而栗,更可怕的是,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会被侵蚀内脏,出现体内和体外出血的情况,因此埃博拉疫情也被称为“血疫”。

44年前,也就是1976年,埃博拉病毒最早出现在人类的视野中。那一年,病毒疯狂吞噬了非洲埃博拉河沿岸附近的55个村庄的百姓。剧中也再现了这一历史背景,当时的非洲对于这一致命病毒一无所知,把病毒的侵袭当作神灵的诅咒。由于医疗卫生条件极其简陋,人们共用针头,加速了病毒的传播,令疫情发展雪上加霜。

面对埃博拉这种极其凶险的病毒,科学家需要进入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进行研究分析,这也是全球生物安全最高级别的实验室。此类实验室一般由更衣区、过滤区、缓冲区、消毒区、核心区组成。在实验室的核心区,总共有10道门,最里面的7道门要互锁,避免空气流通。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83年就出版了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严格划分了传染性微生物的类别,制定了规范的生物实验室等级标准和操作程序等。

病毒虽然可怕,但总有勇士直面凶险。在《血疫》中,有牢记肩上责任,虽牵挂着生命垂危的父亲,但也只能忍痛坚守一线的传染病学家南希。在现实生活中,有无数不计生死、逆向前行的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就像南希父亲说的那样,“头脑冷静、心地善良”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是他们,用生命为人民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护墙。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他们在为你负重前行。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身患重疾、妻子被感染的情况下仍冲锋在前,身先士卒。他这样说道:“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武汉市第五医院的吕小红医生,由于密切接触确诊患者,自己本就是高危人群,担心连累家人不敢回家。独留家中的幼子只会煮泡面,除夕夜,她拜托亲戚炒一个菜放到儿子楼下。想到此情此景,每一个母亲,都会泪目。在武汉,来自全国的“白衣战士”已有近两万人,数以万计的父母和子女忍痛支持着自己的亲人奋战前线,他们都无愧于“伟大”二字。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逆行者堪称最可爱的人。他们最美,舍生忘死,逆行前进;他们最累,不分昼夜,拼尽全力;他们最强,救死扶伤,感动世界。希望我们重拾对自然的敬畏,以行动表达对最美逆行者的崇高敬意,愿你们早日归来,一切安好!

(作者系中国科技馆网络科普部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