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现场搭个棚,是为了方便围观吗?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这两年,“考古”突然变成了一个网络流行语,公众对考古这个行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2021年4月,三星堆的新一轮考古发掘成了当时的热议话题,央视做了全面的报道,李克强总理也亲临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

图源:三星堆公众号

考古队员们都穿着防护服,全副武装,仿佛处在一个生化实验室。这与大家对考古的传统印象大相径庭,毕竟绝大多数考古发掘现场,还是风吹日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

图源:作者拍摄

高科技大房子,这绝对是新体验。让我们来看看,在考古中第一次启用的考古发掘舱。

为了防止外界环境对发掘现场的影响,整个发掘区域搭建了2300多平方米的钢结构大棚,内部建立了4个考古舱。考古舱采用玻璃钢架结构,一方面是为了减轻发掘区域承重,保护遗址;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公众观看发掘过程。

图源:sohu.com

考古舱最重要的用途是对微环境的精准控制。过去开放的发掘环境,给文物保护造成了相当大的挑战。文物在出土前,经过长时间的地下埋藏,已经达到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当暴露于外界环境时,原先的平衡状态瞬间被打破,这会导致文物本体发生突变。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兵马俑很多是有彩绘的,但是以前文物保护技术不成熟,这些彩绘很快被氧化并脱落。

考古舱可以控制模拟与埋藏环境相同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条件,最大程度降低文物出土时所受到的“伤害”。考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舱外的智慧屏,实时监控舱内的环境指标。

图源:央视直播截图

舱内还配备了小型的龙门吊。在发掘过程中,可能会有重达几百斤的金属重器,往外搬运比较困难,有了这个装置就太省力气啦,而且也有利于保护文物。

图源:sohu.com

在考古大棚内,设置了6个发掘现场应急保护实验室,包括:应急检测分析室、有机质文物应急保护室、无机质文物应急保护室、微痕物应急保护室、文保工作室、考古工作室。

这些实验室都配备了先进的现场文物检测设备,以及文物保护所需的化学试剂和仪器,这样与考古发掘舱可以进行联动工作。 图源:央视网
上图就是在无机质文物应急保护室内,对发掘出土的青铜神树部分结构进行初步的CT扫描,对一些铜器表面肉眼不可见的裂隙,或者内部的断裂层做判断标记,为后续保护修复提供先导性的工作预案。另外,也可以通过扫描获知铜器的内部结构,对后续的青铜神树铸造工艺研究提供线索。除了这些用于发掘和保护的科技,央视报道所采用的新技术,让考古工作者也开了眼界,比如这台用于全方位、多角度拍摄文物和文物修复过程的机器人。 图源:央视直播截图其实,这次三星堆的发掘,不仅对很多吃瓜群众来说是耳目一新的,对考古工作者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工作体验。

作者:谭宇辰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博士研究生

编辑:小叮当

— END —

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上海科技馆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