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身怀绝技的都市隐士:成都壁虎

科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官方科普账号,以传播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为目的
收藏

不经意间看到的隐士

对于很多人来说,夏天的快乐就是晚上吃完饭去公园溜达溜达。空调屋里待久了难免闷得慌,很多人会选择出门透透气,感受一下晚上的凉风,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走累了就在凉亭长椅上歇一会。

这时候陪伴你的,除了小飞蛾,还有一些隐士。它们在墙角或者瓦缝中,窥探着绕着灯飞的虫子。一旦虫子歇脚,它们发现了就会迅速爬过去,咬住吞掉。

这些隐士就是壁虎。它们很害羞,通常用灰暗的颜色来伪装自己,在垂直光滑的墙上飞梭时,尽量避免被人发现。

身怀绝技:夜行爬墙术

许多动物能飞檐走壁,但在垂直而光滑如玻璃的墙壁上爬行的,恐怕没谁比得过壁虎。除此之外,壁虎还能在天花板上倒着来回奔跑。这么厉害的功夫,是怎么修炼出来的?

最开始人们认为,壁虎能飞檐走壁是因为脚下有吸盘。就像吸盘挂钩一样,把吸盘内的空气挤出去,然后利用吸盘内外的气压差产生压力,最终固定在墙上。

但后来,科学家们发现壁虎的这个脚趾“吸盘”结构并不是这样。这个“吸盘”其实是攀瓣,它就像一块块的蒜瓣横着排列在壁虎的脚趾下面。壁虎的每个脚趾下都有好几块攀瓣,每块攀瓣都是由几十万上百万的刚毛构成。就像一块洗衣刷板上,有很多毛。刚毛凑成一簇一簇的,每一簇的基部有几到十几微米,每根刚毛径粗约为5纳米。而每一根刚毛的顶端又分叉形成近千根更细的纳米级别的绒毛,排列得像铲子一样。1毫米相当于1000微米,100万纳米,而壁虎脚趾上的绒毛的直径不到0.1纳米。如果刚毛是一级分支,那到刚毛末端,至少有六级分支。

有了这种非常微小的纳米结构,壁虎在接触物体的时候,脚趾的刚毛就能和物体产生一种黏附力,这种黏附力就是“范德华力”,也叫“分子间作用力”。但这种作用力非常微弱,不过这上百万根刚毛汇集起来的力量,就足够让壁虎稳稳当当停留在垂直光滑的物体表面了。

除此之外,壁虎还有爪子,可以帮助它们扣住墙壁或者岩壁上的凸起,更进一步地巩固它们的抓爬效果。再加上脚趾头外翻,就可以让脚掌迅速脱离墙体,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壁虎在墙上顺利又便捷地跑来跑去。

壁虎脚趾的结构(图片来自Kellar Autumn and Nick Gravish, 2008)

小隐隐于山

目前,中国的壁虎科物种有10个族群,也就是10个属,一共约57种。它们攀爬能力各有不同,适应着不同的气候地理环境,栖居在森林、或者草原、或者宅地、或者海岛上。

它们里有两个是壁虎中的巨人:大壁虎和黑疣大壁虎,体形较大,全长甚至能到300毫米。大壁虎生活在热带森林中,黑疣大壁虎生活在亚热带的喀斯特森林中,都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白天安静地躲在树皮或者石头缝隙中,晚上就出来吃飞蛾等昆虫,还“咯噋咯噋”地唱歌。因此,当地人叫他们蛤蚧。不过根据身上疣粒颜色不同,大壁虎被叫做红蛤蚧,黑疣大壁虎被叫做黑蛤蚧。中国中医药认为两种蛤蚧有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咳等功效,因此有很多蛤蚧被猎杀剖腹晾干做成中药,而且是两只绑在一起售卖。但不管是红蛤蚧还是黑蛤蚧,它们在野生环境中一般每年产卵1次,每次最多2枚卵。这就导致很多区域的蛤蚧繁殖量没法供应猎杀量,从而区域灭绝。因此,在过度捕猎和栖息地被破坏等多重影响下,蛤蚧(大壁虎和黑疣大壁虎)成了濒危动物,现在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药材-蛤蚧(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大隐隐于市

还有一个物种甚至隐藏在繁华的都市之中,直到最近才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它们看着成都从一个小村庄变成一个大都市,看着人类从刀耕火种到车水马龙。在漫长的时光中,它们一直默默无闻。甚至在分类学蓬勃发展的近代,它们也被误叫成了别的名字好几十年。

而那个被误叫的名字就是“蹼趾壁虎”。一百多年前,英国分类学家Albert Günther研究了标本猎人从亚洲采集的爬行动物,其中有一只来自中国的浙江。这只壁虎和其他壁虎不太一样,身上没有大颗粒的鳞片,脚趾之间还有蹼。Günther就把它命名为Gekko subpalmatus,中文名叫“蹼趾壁虎”。后来科学家在华南、华东和四川等地也发现了类似形态的壁虎,就把它们都叫做蹼趾壁虎。

现在,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中山大学的年轻分类学者合作研究发现,这些背上光滑没有大粒鳞片的壁虎其实是三个不同的物种,以浙江舟山等地为代表的华东种群是真正的蹼趾壁虎,广东深圳等地为代表的华南种群是梅氏壁虎,而以四川成都等地为代表的四川盆地种群是一个新种。

这个新种隐姓埋名了很多年,直到今天,才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成都壁虎”。它们似乎比人更懂得什么是大隐隐于市,在繁华的都市之中,在喷药灭虫的公园里,它们仅凭借自身的毅力,勤奋地找寻食物,顽强地繁衍生息,独善其身至今。

作者:蔡波

评论
传承解惑
太师级
这个新种隐姓埋名了很多年,直到今天,才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成都壁虎”。
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