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赋分制如何改变了高考?

北京科技报社
爱科学 懂科技 有未来,北京科技报出品
收藏

2021高考已尘埃落定,但大规模推广的新高考,让不少家长和考生伤透脑筋,也为如何选择赋分科目挠头。赋分制如何改变了高考?

撰文/记者 李鹏 图文编辑/陈永杰

新媒体编辑/吕冰心

【采访专家】

储朝晖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杨东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2021年度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千万考生都开始收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是,开始大规模推广的新高考,也让不少家长和考生伤透了脑筋。已经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也开始为如何选择赋分科目而挠头。赋分制到底如何改变高考?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 ◇ ◇

为何要采用高考赋分?

“选考科目等级赋分是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是一种新的分值计算方法,这种分值完全不同于卷面原始分累加,而是按照考生的名次排位进行分数转换。”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参与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实际操作中,等级赋分是将所有考生成绩进行一个高低排序,并在排序中划分为不同等级,赋予不同的等级分。

经过几年的尝试以后,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省区都加入到了高考赋分的行列,依旧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对高考赋分制度并不是很了解,广大社会公众了解的更是不多。为何要推行高考赋分制度呢?

▲河北、辽宁、江苏、附件、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个省、直辖市成为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城市(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这主要是因为以前的高考模式分为文理两科,成绩出来以后按文理两科分别排名,大家考的是相同的科目,试卷难度也一样,考生对这种排名自然是心服口服。但新高考模式实行科目选考,不同考试科目的同学,可以报考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专业。如果采用原始分作为录取依据,就带来一个问题: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专业,在录取不同考试科目的考生的时候,就会出现较难科目的学生得分较低的情况,尽管这样的学生水平并不差,但这对他们并不公平。因此,如果再简单地把卷面分数累计进行排名就不太合理了。

有人打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孙悟空的棍法表演考了70分,白骨精的妖术表演考了80分,究竟谁的专业技能更优秀?如何对他们的成绩进行比较?比较合理的做法应该是,要看参加棍法表演与妖术表演的人数有多少,最高分、平均分是多少,孙悟空的70分与白骨精的80分各自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档位。结果,孙悟空的棍法无人能比,而会妖术的人很多,而且个个神通广大,白骨精都排不上号。这时候从专业技能来看谁厉害?当然是孙悟空。但是按照原来的原始分的统计办法,如果不同科目的难度相差较大,在选拔时孙悟空就要吃亏,甚至是被埋没。

新高考的赋分制度很好地解决了孙悟空和白骨精专业技能客观评价的问题。以新高考“3+3”形式为例,由于考生选的三科的具体得分不是以卷面分为准,而是按照排名比例折算成分数计入到总分中。这样就会出现与卷面分完全不同的得分情况,在本领域排名更好的孙悟空就可以脱颖而出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告诉记者,实际上赋分制上个世纪90年代就进行过尝试,也是根据名次位置进行分值计算,当时叫做标准分,但因为多方面的原因,遇到广泛抵制很难施行,最后又恢复成了原始分值计算。但是他表示,不同学科之间直接将原始分叠加并不科学,往往缺乏可比性,因此需要继续探索。

“现在的赋分是在选考科目上实施标准分。”杨东平说,赋分制主要是基于学生选考的科目不同、各科目试题难度不同、不同科目原始成绩加在一起难以比较,新的赋分制是从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角度做出的选择。这种方法解决了不同学科间可比性的问题,也避免原始分的分分计较。“实际上一个人的水平也不是一分的差距就能反映出来的,但是我们可以认为A级的考生比B级、C级学生的水平更高,这个结论是比较容易得出来的。”他说。

北京市八十中的赵胜楠老师对记者表示,新的高考模式不像以前单纯死板的文理分科,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部分科目的选择,比如一个孩子喜欢物理、化学、历史,但是不喜欢学生物,在新高考中他就可以选择用历史来代替生物,不仅可以让自己的学科优势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也更有利于其成长。

◇ ◇ ◇

丢分“吃亏”和多得分“占便宜”

在新高考的赋分制科目中,原始分值向赋分分值转换,分值会出现不同的变化,有的会丢分,有的则会多得分。

比如,某A学生选了生物,考了99分。如果全北京有60000考生高考选了生物这一科,且其中有660人(1.1%)生物是满分,那么这个学生实际在计算高考分数时,就会按照97分计入。如果全北京选生物的60000考生中有1980人(3.3%)生物是满分,那么这个学生实际在计算高考分数时,因为没考入前3%,则会按照94分计入。所以,对于容易考满分的学科,一旦没考满分,即便只丢1分,实际丢分至少是3分,有时甚至会出现更多的丢分。因此有分析认为,在高分考生中,不实行赋分制的语数外的最后得分将决定高考总分的高分,所以加强语数外科目是高分考生冲刺高考状元的重要关键。

▲北京新高考分分只换算表(制图/北京科技报)

但是对于较难得满分的科目,则会出现赋分“占便宜”的现象。比如某B学生选了历史,考了98分。由于文科得满分很不容易,即便有也是极少数人。假设同样全北京有60000考生选了历史,只要这些人中得99分或100分的人数少于600人(1%),那么这个学生实际在计算高考分数时,历史这个科目就会按照100分计入。实际上,在新的赋分规则下,以前极难获得文综300分的满分在赋分制下也成为可能。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北京市有些孩子实考分没到700分但是赋分后超过了700分的原因。

如果一个孩子成绩中上,在某个学科上与众多学霸在一个赛道,可能赋分制下就会“吃亏”。北京市姚女士的女儿今年高考考了600多分,她说遇到卷面难的情况,竞赛学生不怕,依然会是高分,普通孩子分数就会明显下来。竞赛生赋分后拉开档次,普通孩子赋分可能就更低了。但她也表示,这个难度究竟要到多大才会明显,不太好说。也有人表示,在高分考生中成绩偏中下的考生,则要多关注一下需要赋分的选考科目,加强赋分选考科目的得分,争取让自己的排名比例尽可能靠前,以博取更高一个等级的赋分,沾一点新高考的光。

另外,对于只能考几分或者准备交白卷的考生来说,也会从赋分制中占便宜,虽然名次垫底,但赋分分值也能达到最低段的赋分分值。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一些老师、家长和学生认为,高考的赋分制度中存在丢分“吃亏”和多得分“占便宜”的现象。但是,这种对赋分制的理解其实是片面的。

◇ ◇ ◇

赋分制是一种更加公平的制度

等级赋分制的本质,是把所有考生的分数强制性按照名次百分比,分配到相应的分数区间。无论题目多简单,原始分的平均分多高,等级赋分制下每个分数上的人数,都是按规定好的百分比分配好的。也就是说等级赋分制科目的分数是名次百分比(位置)的体现。

高考赋分制的技术处理,会强制性地根据名次百分比,把考生的成绩分配到相应的分数段中,形成相应的正态分布曲线。无论题目难,或者易,无论是高分扎堆,还是低分扎堆,抑或是适中,都会被归到这样的分布曲线中。然后由计算机系统根据一个考生的原始分直接转换成赋分分值。对考生而言,要提高考试科目的赋分,就需要提高名次的百分比。

在记者的采访中,不管是一些中学的老师,还是学生和家长,绝大多数人认为赋分制度与传统单纯地按实际分数计算比较,是一种更加公平的制度。赋分制可以避免因不同科目考试难度的差异而出现总分的较大差异,这样的规则有利于真正有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其次,由于赋分制度下,某一学科中的学生在学习中并不是和总分比较,而是要和全省范围中所有考生在排名中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因为学生自己也知道,尽管他的成绩已经很好,但是如果名次不够好,就不会获得较高的赋分分值。这有利于他不断拓宽自己学习的领域和边界,从而为进入大学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赋分制是一种更加公平的制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过也有研究人员警示,当考生能力呈偏态分布时,则会破坏现有的等级赋分制,产生赋分不公平的现象,这也是需要予以解决的问题。

此外储朝晖表示,具体科目的赋分分值在录取中放多大的权重,按照名次排列的赋分怎么排列更科学,还需要继续探索。

◇ ◇ ◇

各个省区等级赋分规则并不相同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同年,浙江和上海作为第一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分别发布了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方案,正式拉开新高考改革的帷幕。2017年,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四个省成为实行新高考制度的第二批队伍。

北京、天津、海南、山东等4个省份,2021年继续实行“3+3”和“6选3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必考,而且以卷面分数计入总分,不赋分。学生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学科中,选出3个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实行赋分制。

但是省区的赋分规则也有些差异,比如北京市的赋分方案采取的是“5等21级”的等级折算办法,等级性考试成绩由高到低分为A、B、C、D、E共5等,其中A等占考生比例的15%,B等占40%,C等占30%,D等占14%,E等不超过1%。在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时,等级性考试成绩每科成绩由5等细化为21级。

▲北京是新高考变化(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有网友计算,如果小王同学高考(期末考试)选择了物理、历史和地理三门科目参加等级性考试,其卷面成绩分别在选考该科目的考生中排到20%、5%和13%,对应的等级分别为B1、A3和A5,根据等级折算规则,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分值分别为物理85分、历史94分和地理88分。如果小王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成绩分为是90分、105分、120分,那么他今年的高考成绩(期末成绩)就是:90分+105分+120分+85分+94分+88分=582分。

山东省的等级赋分制,则根据考生某科考试成绩的名次,由高到低,分为8个区间段,这8个分数段,依次占该科考生数的3%、7%、16%、24%、24%、16%、7%、3%,这8个分数段依次是100-91、90-81、80-71、70-61、60-51、50-41、40-31、30-21。山东对所有选考科目采用的是等比例转换法则和“一分一段”形式,转换分数连续排列,保证考生每科成绩转换后位次不变。

上海高考选考科目则设立5等11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最低分为40分,满分70分。

而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等8个省份作为第三批“新高考”试点省份,推行的则时“3+1+2”高考模式。其中,“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不赋分。“1”为首选科目,考生必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 ◇ ◇

试点省份“一分一档”

第三批“新高考”试点省份方案中物理、历史2门直接使用卷面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采用等级分,学生可从4门再选学科中选择2门参加选择考,理论上有12种组合,学生可以倾向于选择1文+2理以及2文+1理的情况。相比改革前文理分科的两种学科组合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促进了文理交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北京市八十中的赵胜楠老师表示,这样一些偏向文科或者偏向理科的学生,在高考科目的选择上,也有了更多的自主性。

记者了解到,第三批进入改革的8省市在教育部统一指导下组成联合专家组,邀请国内数理统计分析领域的专家学者,借鉴前期试点省份经验,在对8省市历年高考成绩、录取数据进行分析、演算的基础上,通过数学建模,在接受度、区分度、拟合度、提升度以及稳定性和适应性的评价标准框架内,确定的8省市共用等级赋分办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赋分办法是将每门选考科目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转换分。

不过,广东的等级分换算方法有所不同,各等级的人数比例分别约为17%、33%、33%、15%和2%。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卷面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换算到100-83、82-71、70-59、58-41、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每个考生的等级分。

第三批“新高考”试点省份“一分一档”、等级赋分既确保不同科目间分数可比,又增加考试的区分度,遵循“不让考生的单科排序改变”和“确保选考科目的合适权重,确保转换分数的良好区分度”的原则,保证了最大多数考生的利益,给考生和家长以充分的安全感。

◇ ◇ ◇

逃避物理,还是最聪明的选择吗?

采取赋分制以后,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高考作为可能改变人生的重要考试,学生、家长、老师都会表现得十分“功利”。哪个学科容易考高分,哪个科目对将来填报志愿有好处,就选哪科。

例如在新高考“3+3”选课模式下,学生可以在理化生史地政6门科目里选择三门科目计入高考总分。由于物理在所有科目中被广大学生认为是选考科目中最难的一门学科,因此优秀学校里的学生更容易选择物理,而中等及以下学校的学生选择物理的甚少,这样就会导致大量的学生弃考物理。比如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的考生人数近30万,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占比只有27%左右,另外,当年在上海考生中,超过70%的考生选择了弃考物理。2017年是上海实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仅占总人数的30%。这种局面的出现也在整个教育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物理选科中,优秀学生互相竞争,就会出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大家分数都很高,也要分三六九等。即使卷面考了高分,相比更厉害的考生还是会拿到赋分的低分。这就不如选考其他相对正常分布的科目。在这种赋分模式下,也有一些物理成绩稍微弱一些的就不敢选考物理。

但是,很多家长和考生也必须要认识到,虽然物理这门科目学习难度较大,却是科技之本,强国之本。如果没有选择物理这个科目,高考生在选择大学以及专业时,也会遇到不少阻碍,因为很多专业物理都是必选科目。

▲上海和浙江在实行新高考后,由于物理在所有科目中被广大学生认为是选考科目中最难的一门学科,导致大量的学生弃考物理。(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我们必须重视新高考选考等级赋分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尤其是应当警惕考生在确定高考选考科目上的投机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刘希伟等人2018年就在自己的研究论文《新高考等级赋分制:学生认可度的实证研究》中表示。

◇ ◇ ◇

学生该如何进行选科?

按照以前的高考模式,学生选科比较简单,要么是文科,要么是理科,但是新高考模式下,由于选科组合多样,选择就开始变得更为复杂。

由于赋分取决于名次百分比,而且名次百分比不随着选科人数的多寡而变化,一些学生和家长担心的选科人数多寡会导致赋分分值出现较大的变化并不符合实际,学生在选科时关键还是要选择自己各科中名次比较靠前的科目进行组合。教育界人士的建议是,学生一定要选择自己最具学科优势的三科。所谓学科优势,就是名次最好的科目,在同一个学校内,名次最好的,一般在更大的范围内名次百分比就好,因此在自己所有科目中,赋分所取得的分数,一般就是最高的。

▲新高考让不少家长和考生在选择报考专业方面伤透了脑筋(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应该避开和学霸之间的竞争。比如有的学生数理化学得不错,但是因为总分不够领先,就不敢进行这样的选择,而是转向一门文科科目作为选择。但实际上,如果所选择的文科在排名上不占优势,根本就占不到便宜。

学生也需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倾向进行选择。高考不仅仅是为了考高分,最终目的是读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将来有一个好的工作和发展。因此,要充分考虑自己未来的专业倾向,结合专业需求,进行选科的调整。

“如果你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确切的认识与规划,就不要为了保底,为了更多的选择而选择,一切都需要听从内心。”浙江师范大学一位熟悉高考模式改革的老师在线上问答平台上如此写到。

在中学生时代,很多人对自己的未来几乎完全没有规划。对学科优势不明显、自己将来想做什么也还没有明确定位的学生而言,又该如何选择呢?专家建议,这个时候,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出选择就是最好的办法。

总而言之,高考选科时,学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出理性的选择,最好不要投机,否则有时就会给干扰自己整个人生的发展。

赵胜楠老师也表示,高中学生一般在高一阶段就要选好自己高考要考的科目,尽管高二也还有调整的,但是一般比较少,也比较被动,所以学生上高一时就一定要做好规划。

尽管高考赋分制度现在还不完善,但是学生和家长也应该认识到,在自由选考制度下,等级赋分制是一种相对科学、合理的制度,暂时还难以找到其他更加科学、合理的分数制度,也不可能找到一种没有任何弊端的替代制度。

不过教育界相关人士表示,在实践摸索中通过对选考制度的调整以及具体赋分规则的改进,可以部分消除或减缓等级赋分制的不足,从而使之更加科学、合理与完善。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