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开发之可燃冰开采 | 融媒体创意作品大赛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第二届“关爱海洋”文化出版融媒体创意作品大赛是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主办,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学会联合主办,北京海洋世界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百度APP线上支持的海洋主题作品创意大赛。旨在通过大赛弘扬和展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突出成就。

本届大赛的主题为:知海爱海 逐梦蔚蓝

通过征集视觉创意、摄影作品,汇聚智慧,积累成果,助力“十四五”开局,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海/洋/开/发

可燃冰开采

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深海钻探计划 (DSDP) ,以及随后的大洋钻探计划 (ODP),科学家们就已经在海底发现了可燃冰。

可燃冰一般形成于低温(10Mpa)的环境,自然界中,可燃冰往往分布于水深大于300米以上的海底沉积物或寒冷的陆地永久冻土带。

我国从1999年开始进行可燃冰调查工作,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在南海和青藏高原都发现了可燃冰的存在。
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发现裸露可燃冰

2007年,我国首次在南海北部进行可燃冰钻探,取得了可燃冰实物样品,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4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可燃冰实物样品的国家。

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从5月10日正式出气试点火成功,至5月17日连续7天产气总量11.32万方,平均日产1.6万方,最高瞬时日产3.5万方,甲烷含量达99.5%。
可燃冰试采现场

承担此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并成功试采可燃冰的是“蓝鲸1号”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2020年3月,在项目建造工艺等方面有重大创新突破的“蓝鲸2号”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顺利开展第二轮可燃冰试采任务。数据显示,自2月17日至3月30日,试采已持续产气42天,累计产气总量149.86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3.57万立方米,是第一轮60天产气总量的4.8倍。
蓝鲸2号


此次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两项新的世界纪录,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突破。试采攻克了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核心关键技术,我国也成为全球首个采用水平井钻采技术试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

由“蓝鲸1号”和“蓝鲸2号”构成的蓝鲸系列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长117米,宽92.7米,高118米,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50米,是目前全球作业水深、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适用于全球95%深海作业。

海报:薛钧丹
撰文:于婷玮
来源:海洋世界传播

评论
🐲龙潭老鼠🐭
少师级
科普中国、普及科学。
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