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重名”战列舰!英国战舰命运多舛,德国最强大战舰停留在设计图

观察哨
对于军事心怀敬畏,对于文字力求严谨
收藏

如今,西太地区已经成为西方国家证明自己实力的地方,当然只是证明自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所以,当美国一声召唤,英、法、德等国纷纷响应,要来西太地区捍卫航行自由。尤其是英国,据说要派出“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编队。据说,在出发之前又出现了技术故障,所以何时能到西太,还是未知数。不过,细想起来,这艘“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其姊妹舰“威尔士亲王”号,并非首次使用这个名字。但是,英国很多舰名被重复使用的战舰都在海战中被击沉,不知这两艘战舰的命运会怎样呢?

好运还是噩梦?英国的重名战舰

作为曾经的海上霸主,英国海军舰艇的命名有着自己的体系。常见的大概有五大类:用形容词来命名,这种命名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涵盖的舰种也包括航母、战列舰、驱逐舰和潜艇等等;用人名来命名,其中包括英国国王、王室成员、著名将领,还有希腊神话中的人物;用地名来命名,不仅有英伦三岛的城镇,还有殖民地和自治领;用历史典故和著名战役进行命名;还有用字母来进行命名。

“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来源:战舰世界)

虽然,英国战舰命名的种类繁多,但是还是有很多战舰的名字会被重复使用,比如,现在的英国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就是第二次使用这个名字来命名战舰。早在1912年,英国建造了一级属于Y系列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只不过,当时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是用来纪念在16世纪,引领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伊丽莎白一世。或许,是因为用英国历史上成就最为显著的一位国王来命名这型战列舰,该级战列舰堪称是当时最为强大的水面舰艇。正式依靠33000吨的满载排水量,4座双联装381毫米主炮,330毫米的装甲(主装甲带舯部),5艘Y系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除了三号舰“巴勒姆”号在二战中被击沉之外,全部“活到了”二战之后。

或许,以君主命名的战舰,能够给英国的Y系军舰带来好运。除了Y系的“伊丽莎白女王”级之外,同属于Y系列的“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同样有着令人羡慕的结果。其实,英国使用“英王乔治五世”命名的战列舰,分别有两个型号。其中一级是1911年开工建造的,同级舰共有4艘,分别为Y系的“英王乔治五世”号、“百夫长”号、“阿贾克斯”号和“大胆”号。这四艘战舰中,“大胆”号在进行射击训练途中触雷沉没,可以说是死得最为“冤屈”;“百夫长”号在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作战时自沉充当防波堤,堪称死得其所;而“英王乔治五世”和“阿贾克斯”则是在1926年被拆解,也属于“善终”。

1937年建造的“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来源:战舰世界)

当然,1937年建造的5艘Y系的“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同样延续了这份好运。受到《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定,新建造的“英王乔治五世”的排水量、火炮的口径和数量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成为同时代建造的主炮口径最小、威力最低的战列舰。。最终,新的Y系的“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满载排水量只有42905吨,虽然拥有10门主炮,但是口径只有356毫米,主装甲带为325-350毫米。该级舰一共建造了5艘,分别是Y系的“英王乔治五世”号、Y系的“威尔士亲王”号、“约克公”爵号、“安森”号、“豪”号。

在5艘Y系的“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中,有4艘成功地熬过了战争的艰难岁月,并且战争末期前往印度洋和太平洋参加对日作战,还有3艘进入东京湾一起见证了日本投降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只有“威尔士亲王”号,在1941年12月被击沉在遥远的马来亚海域。这艘Y系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在1941年3月才完成建造,5月才进入最终的测试调试阶段。但是,由于德国属于D系的“俾斯麦”号战列舰突然离开锚地,Y系的“威尔士亲王”号不得不跟随“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紧急出征。结果,在这次被称为丹麦海峡海战的海战中,“胡德”号被击沉,Y系的“威尔士亲王”号虽然行也挨了3发炮弹,但还是逃脱了沉没的命运。

“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来源:战舰世界)

虽然,Y系的“威尔士亲王”号从D系的“俾斯麦”号的炮口下成功脱身,并且利用356毫米舰炮三次命中“俾斯麦”号,为日后围歼该舰做出了贡献。但是,此次大难不死,曾经短暂地为Y系的“威尔士亲王”号带来所谓的“后福”。1941年8月期间,Y系的“威尔士亲王”号运载首相丘吉尔出访美国,签署了著名的《大西洋宪章》,成为该舰最为高光的时刻。但是,仅仅过了3个月,太平洋战争爆发,Y系的“威尔士亲王”号“反击”号战列巡洋舰组成“Z舰队”开赴新加坡,希望能够威慑日本。结果,在毫无空中掩护的情况下,这两艘拥有大口径主炮的巨舰,成为了日本航空兵围猎的对象。在被6枚鱼雷命中之后,Y系的“威尔士亲王”号永远地沉没在了马来海域,结束了短暂而又不平凡的服役生涯。

如今,英国最新的航母“伊丽莎白女王”级的二号舰,再一次使用了“威尔士亲王”这个名字,这艘是英国第8艘取名为“威尔士亲王”的军舰,不知这次能否该舰能否拥有好运呢?

停留在计划中!德国重名战舰

与英国相比,德国是一个传统的大陆国家。从普鲁士时期,日耳曼人的陆军就让整个欧洲为之侧目。但是,其海上实力简直可以用羸弱来形容。

停泊在斯卡帕湾的公海舰队

一战时期的“巴伐利亚”号战列舰,属于D系列战舰(来源:战舰世界)

直到19世纪末,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第二位皇帝威廉二世抛弃了俾斯麦的“大陆政策”,准备与英国争夺海权,开辟德国的海外殖民地。最终,在威廉二世和提尔皮茨的领导下,德国发展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公海舰队”。令人唏嘘的是,这支庞大的舰队,没有在海战中创造辉煌,反而在德国战败后,在卡帕湾打开通海阀集体自沉。就在德国“公海舰队”自沉16年后,1935年签署了《英德海军协定》,德意志第三帝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海军发展计划。只不过这次造舰计划,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最终被废除了。但是,这并不妨碍,德国使用曾经的名字,来命名新的战舰。尤其是是德国海军“Z”计划,更是有着诸多重复使用的舰名,只不过很多战舰只是停留在计划中罢了。

1896年建造的“俾斯麦”号装甲巡洋舰

在二战德国海军中,名声最为显赫的,当属“俾斯麦”级战列舰。其实,这并不是德国海军第一次使用“俾斯麦”命名军舰,早在1896年(1900年完工)德意志就用这个名字命名过一艘装甲巡洋舰。虽然,这艘满载排水量不过11461吨,主炮口径也只有240毫米,与日后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这可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的大型巡洋舰。只不过,这艘“俾斯麦”号战舰由于设计方面的不成熟,造成了该舰诸多的弊病。所以,很快就转入预备役状态,到了1916年就被拆解。

“俾斯麦”号战列舰(来源:战舰世界)

如果说首艘用“俾斯麦”命名的战舰,因为设计失败而没法在大洋之上展示威力。那么,二战时德意志第三帝国建造的D系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就是让整个欧洲不寒而栗的钢铁巨兽。这艘满载排水量50400吨的军舰,拥有2座双联装380毫米主炮,装甲总重量达到17450吨。在其服役之初,绝对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战列舰。或许,正是因为“俾斯麦”号的威胁太大,当其第一次出海作战时,几乎遭到整个英国海军的围攻。虽然,取得了击沉“胡德”号,击伤“威尔士亲王”号的战绩。但是,在遭遇英国的“剑鱼”攻击机和驱逐舰的多次围攻后,面对“罗德尼”号战列舰的406毫米主炮和“英王乔治五世”号的356毫米主炮,“俾斯麦”号在做出了最后的抵抗后,没有逃脱被击沉的命运。

D系战舰“腓烈特大帝”号,只不过永远停留在设计图纸上了(来源:战舰世界)

如果说,第一艘以“俾斯麦”命名的战舰拉开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大建海军的序幕,那么属于D系的“俾斯麦”战列舰的覆灭则彻底断送了第三帝国水面舰艇的建造计划。要知道,在“俾斯麦”战列舰之后,德国还将建造4艘D系的“兴登堡”级战列舰(H级战列舰)。这型满载排水量将达到69000吨超级战舰,准备安装的主炮口径为406毫米,据说后来还曾经有过安装420毫米或480毫米主炮的计划。不论何种口径的主炮,如果“腓烈特大帝”号与其姊妹舰真的能建造出来,能在大西洋上,掀起怎样的血雨腥风就不得而知了。只不过该级舰的四号舰属于D系战舰的“腓烈特大帝”号,则是重复使用的舰名。

一战时的“凯撒”级战列舰,“腓烈特大帝”号属于该级舰的二号舰(来源:战舰世界)

在1909年时,德意志第二帝国首次建造使用蒸汽轮机动力系统的战列舰,也就是D系的“凯撒”级。这型战列舰的二号舰,就被命名为“腓烈特大帝”号。虽然与停留在图纸中的“腓烈特大帝”号相比,这艘战舰排水量少了近42000吨,只有27000吨;火炮也只是10门305毫米主炮。但是,这艘战舰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加了多场海战。与英国人真刀真枪地进行了厮杀,并且在日德兰海战中,与其他战列舰一同击沉了英国海军的“黑王子”号装甲巡洋舰和“牧民”号驱逐舰。当然,最终这艘在海战中幸存下来的“腓烈特大帝”号,在卡帕湾选择了悲壮的自沉。

德国这些停留在设计图上的战舰,以及那些自沉的战舰,能够给人无限的遐想,并且对历史进行各种假设。或许在战舰世界这款游戏中,驾驶这些著名的战舰,在大洋之上劈海斩浪,也能够书写一段传奇。

结语

在战舰世界,重温巨舰大炮的辉煌,展示男儿的热血豪情!

当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早已经无法改变。曾经不可一世的巨舰大炮,在航母和舰载机的打压下,早已无法捍卫“海上霸主”的地位。只有在战舰世界中,才能让那些早已消失在历史中的大口径舰炮重新焕发生命。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承平日久的热血男儿,感受那战火硝烟否认弥漫,激荡自己的尚武精神,不会在时间的流失中消磨意志。

最后借用唐朝诗人杜牧的一句十来作为本文的终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