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地震灾害的隐形杀手——砂土液化

防震减灾科普基地
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提升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收藏

破坏性地震发生时,我们常发现在灾害区出现“喷砂”、“冒水”、“地陷”、“裂隙”等现象。相比大家熟知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这种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现象就是地震灾害发生时的隐形杀手----地震液化(俗称砂土液化)。

地震液化表面上只是出现喷砂冒水现象,但实际上它有可能导致堤岸滑塌、地面开裂下沉,进而破坏地面的公路、铁路、地面建筑和重大工程建设设施。

01

地震液化是怎么破坏地面建筑设施的?

地震液化是指,原本稳定的、以固体状为主的砂土层,在地震作用下转化为失稳的混合液体的行为和过程,导致砂土层的支撑力减小。

图1 地震前稳定的砂土层载荷示意图

地震前,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体承载着上面土层和建筑物的重量。这一重量大部分由砂土颗粒骨架像弹簧一样的承担,呈现稳定状态(图1)。

地震发生时,地壳内部巨大的能量在快速的释放过程中造成振动,在地壳内部和表层产生错动和破裂。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土,瞬间受到巨大地震力的强烈作用,砂土层中的孔隙水来不及排出,空隙压突然升高,致使原本稳定的砂土层的性质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出类似液体的特征。

这就好比原本稳定的地下支撑,突然之间变成可以四处流动的液体,地面建筑设施就像漂浮在水上的浮萍,这种破坏力也就不言而喻。

02

哪些地方最容易发生地震液化?

地震液化能产生巨大的破坏,但也不是每一次地震的元凶都是它。比如发生在基岩山区的地震,地震液化的危害就比较小,相反山崩、滑坡、泥石流这些灾害的破坏性就会占据主导地位。那么什么情况下,破坏性地震容易诱发地震液化呢?

我国的地质地形复杂,第四系松散的砂土沉积物约占全国面积的1/4。特别在我国的华北平原、关中地区、东北平原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第四纪的松散砂土层厚度特别大。

此外,这些地区地势平坦,人类活动密集,这些地区都是潜在的地震液化灾害区,涉及北京、天津、西安、上海、唐山、沈阳、长春、黑龙江等多个重要城市和地区。

03

地震液化的犯罪证据

地震液化灾害直接影响人类的城镇建设和发展,如1966年的邢台地震、1975年的海城地震、1976年的唐山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2011年新西兰地震和2018年印度尼西亚地震等几次大地震中,地震液化灾害在地震灾害中都充当着隐形杀手的角色。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虽然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山区,但它同时在地势平缓、第四纪松散堆积的多个河谷地区造成了地震液化。

强烈地震发生时,地下深处含水的砂土层强烈液化,强液化的砂层沿一定的通道向地表垂直流动或喷出,至地表后呈圆丘状,称之为“液化溢出丘”(图2)。同时在岷江河漫滩也出现地震液化,发生破坏河堤现象(图3)。

图2 汶川地震后形成的4个代表性地震液化溢出丘

图3 “5·12”汶川地震引发岷江河漫滩地震液化

2018年吉林松原5.7级地震虽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然而在地震发生后,在震区的几处稻田地里出现了一些深坑,有的还不断地冒出泥浆和水,这令当地市民惴惴不安,有些害怕(图4)。

图4 2018年吉林松原5.7级地震后出现的地震液化

2011年2月22日新西兰发生的6.2级地震中,地震液化灾害最为显著(图5),新西兰第三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简称“基督城”)在地震中受损严重,因部分城区出现土壤液化现象,地下水渗出,地盘变形,这些区域的建筑发生倾斜、下陷甚至倒塌,不宜继续使用。

图5 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的地震液化

04

理性对待,防患于未然

对于地震液化这个隐形杀手,如果我们提前加以设防,还是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带给我们的经济和财产损失。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乃至世界上多个国家或大城市都在进行三维地质填图工作。特别是近几年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对地下空间开展的勘探活动,使我们获得了多个地区的地下地质结构(图6)。

如果我们能够识别出这些容易发生液化的砂土层所在深度、砂土层厚度和空间分布范围,那么在工程建设和城市发展规划时,就能够对这些易液化的砂土层采取对应的措施,从而降低地震液化的“犯罪”机会,减少破坏性地震带给我们的经济和财产损失。

图6 三维城市地质调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