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中药半月谈 | 木瓜

药葫芦娃
原创
致力于为公众提供合理用药等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 典故趣闻 ·

木瓜结在树上,等它长成采摘存放,会散发出特殊的清香味,备受人们喜爱。自古以来它被视为康乐吉祥之物。

《诗经》中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歌谣。琼琚为玉饰品,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换呢?因为背后有着感恩的深情。

早在战国时期,春秋五霸并起,群雄混战,相互攻打争霸,弱肉强食。当时卫国与狄国交战,卫国大败而归,沿通粮河道逃回时,卫国的君主被齐桓公相救。齐桓公没有因落魄而轻视他,不仅赠以粮草车马服饰等器物,还给了他封地。卫国人十分感激,欲厚报而不能,于是歌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非报也,永以为好也。”从此齐卫两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一歌谣被后人广泛传唱,木瓜甚至成为了相互倾慕的男女间表达爱意的传情之物。

木瓜树属于蔷薇科的落叶灌木,在早春先开花后长叶,花期较长,花色粉红艳丽,是著名的观赏树种。因花柄非常短,贴近枝梗,故得名“贴梗海棠”。结出的木瓜,不仅能愉悦身心,还被古人早早地发现了医药之用。在陶弘景所记录的《名医别录》中,记载它“主治湿痹邪气,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木瓜长的像梨,治病能够强壮腿脚,所以得了一个“铁脚梨”的别名。明代笔记《焦氏笔乘》为其作解:“木瓜,性益下部,若脚膝筋骨有疾者必用焉,故方家号为铁脚梨。”《本草纲目》中强调“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最佳”。安徽宣城出产的木瓜最好,是公认的道地药材,特称宣木瓜。宋代陆游有诗赞美它的奇香可闻:

“宣城绣瓜有奇香,偶得并带置枕旁。六根互用亦何常,我以鼻嗅代舌尝。”


图:步瑞兰

药用的木瓜味酸涩而性温,属收敛之品,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的功效。历史上有木瓜偶愈顽固脚气的故事,让人记忆深刻。此事被宋代名医许叔微首记在《本事方》中:

安徽广德有一位叫顾安中的人,因患了脚气病,筋急腿肿,不能行走。途中乘船时,船上人货混装,他不经意间将两脚搁在了盛满东西的一个麻袋上,慢慢地觉得腿脚很舒服,好像都感觉不到肿痛了(“渐觉不痛”)。于是询问船家麻袋中所装何物,原来里面盛的是宣州木瓜。回家到后,顾安中买来木瓜切片盛于袋中,每日将脚搁在里面踩踏,经过一段时日,他的脚气病竟然痊愈了。

此脚气为中医病名,又称脚弱,多以腿脚麻木、酸痛、软弱,或挛急、肿胀,或痿废等为主要表现,其中因湿邪流注腿足者,当重在化湿与舒筋活络。正是由于木瓜能够化湿而舒筋活络,于是治脚气病中医就有了木瓜验方。连李时珍都在《本草纲目》木瓜附方专列一条:治“脚气肿急,木瓜切片,囊盛踏之。”

有趣的是,木瓜治脚气还在中朝两国医药交流史上留下了佳话:唐代王焘《外台秘要》记载了一张朝鲜药方,它是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名医张文仲记录的,方名为“高丽老师方”。方中用木瓜与吴茱萸煎汤服用,治疗脚气病。张文仲说,苏敬(唐代《新修本草》作者)也用过这张方剂。原方可能是从北齐徐之才而来的。该方从中国传入朝鲜,后又传回中国,可见两国在医学上彼此交流之宝贵历史。

《灵枢·五味论》中说:“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所谓“癃”,即癃闭,指小便不通。而这也正体现在木瓜身上,木瓜味酸而涩,若多食有不利于小便的弊病。

据元代罗天益(字谦甫)《卫生宝鉴》记载:当时有太保刘仲海等人,每天吃蜜煎木瓜三五枚,结果同伴几个人都得了小便淋涩的病症。他们求医于罗天益,罗问明原委,告诉他们,这是因过食木瓜导致的小便不利,停止食用后就会好的。后来果然如此。

· 药材来源 ·

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 性味归经 ·

味酸,性温。

归肝、脾经。
· 功效主治 ·

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适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暑湿吐泻,转筋挛痛,脚气水肿。·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9克。外用:煎水熏洗。

· 食疗推荐 ·

木瓜桑枝薏米粥

原料:宣木瓜9克,桑枝15克,薏苡仁20克,粳米50克。做法:先将木瓜与桑枝加足量水,煎煮后去渣留汤汁,把薏苡仁与粳米加入汤汁,熬至米烂粥熟即可,可连服数日。功效:舒筋活络化湿,可用于易发小腿抽筋、脚弱水肿者的食疗。

评论
科普达人精英
少师级
木瓜:舒筋活络治湿痹,拘挛疼痛易平息。和胃化湿治吐泻,暑湿吐泻配薏米。
2024-05-09
远智⭐️
进士级
《本草纲目》木瓜附方:治“脚气肿急,木瓜切片,囊盛踏之。
2024-05-09
淬剑༒
太傅级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