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一生稀土情——徐光宪

西北民族大学物理演示与工程训练科普教育基地
原创
依托基地丰富图文、视频、音频等科普资源进行科普宣传。
收藏

导语:生如夏花之灿烂,逝如秋叶之静美,他倾其一生,造就了一个关于稀土的“中国传奇”。斯人已去,精神长存。他刻苦求索,永不言弃,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的高尚情操和可贵品质砥砺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向上,不断前行。(徐光宪母校稽山中学校长朱雯评)

稀土是17种特殊元素的统称,同时也被称为“工业黄金”,小到智能手机,大到火箭、导弹等高科技领城,稀土都是无可取代的存在。由于稀土的提取和分离很困难,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虽然是稀土资源大国,却因为萃取技术不过关,不得不以很低的价格出口稀土精矿,再从国外以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价格购买稀土产品。然而使得中国拜托这种劣势,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生产应用大国,由此掀起“中国冲击”,奇迹般改写国际稀土产业格局的人,便是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的徐光宪。

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

1920年11月,徐光宪出生在美丽的绍兴城。他的家庭属于中产阶级,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律师,母亲陈氏亦出身于书香门第。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徐光宪的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父亲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教孩子计算“鸡兔同笼”问题,还教会孩子围棋。而母亲陈氏教子甚严,自幼便告诫他:“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因此,即使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无论如何辗转,徐光宪从未放弃学业。

因为父亲病逝,徐光宪经历了家道中落、流落异乡的曲折人生,但他勤奋好学,为了能早日挣钱养家,上海交大的本科学业期间他一边读书,一边晚上做家教,并积极争取奖学金坚持完成学业。

徐光宪始终牢记母亲的教诲,大学毕业两年后,他又参加并通过了当时全国各地区公开招考出国留学的考试,并于1947年底只身赴美,先到圣路易斯城的华盛顿大学化工系学习,一个学期后到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的暑期班试读,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校聘助教奖学金。1951年3月在哥伦比亚大学,他凭借论文《旋光的量子化学理论》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被选为美国PhiLamdaUp-ilon荣誉化学会会员及SigmaXi荣誉科学会会员。从入学到获得博士学位,他只用了短短的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

回归祖国 开启稀土人生

1951年3月,徐光宪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时,导师和学校再三提出让他留任讲师,并承诺生活待遇可以更好的改善,夫人可以专心攻读博士学位。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通往科学高峰的大道,他在美国的前途可以说一片光明。但那时抗美援朝已经开始,美国总统提出法案,可以给中国留学生美国国籍,但禁止回到新中国。这个法案要等待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的通过才能生效。这时,徐光宪夫妇俩抓紧商量,他的夫人高小霞说“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为了参与新中国建设,他们决定放弃夫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冲破重重阻力,于1951年5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一个半月后法案通过,在美留学生便不允许回国了。

回国后,他一直在北京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在他看来,个人的研究兴趣以及对研究前沿的把握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是,科学研究既要立足于基础研究,还要面向国家的需求。

徐光宪的研究横跨物理化学、稀土化学、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萃取化学等领域。而且徐光宪事业的巅峰,是跟稀土工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1957年,由于国家和学科建设的双重需要,他开始从事核燃料萃取化学研究,提出萃取机理的分类法,准确测定大量溶液化合物的稳定常数和两相萃取平衡常数,被国际手册收录。

1972年,为扭转我国稀土工业的落后状况,52岁的徐光宪“半路出家”,开始稀土分离方法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这已经是他自归国后,第三次为国家需要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对他来说,“国家需要”始终是第一位的理由。

针对当时中国在稀土市场上极其不平等的地位,徐光宪倾尽了全部心血,带领学生翻阅国外最新书籍,最终大胆决定放弃国际上流行的离子交换法和分级结晶法,改用萃取法来完成分离。这种在当时被很多人不认可的方法,却使得稀土纯度达到了创世界纪录的99.99%。这一创新之举直接推动中国稀土分离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实现了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向高纯稀土生产大国的飞跃。

2009年,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他感慨地说:“我愿意一辈子搞稀土,把咱们宝贵的资源利用得更好,稀土紧紧连着我和祖国。”

一心育英才 桃李满天下

徐光宪是我国稀土化学开创者之一,他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研究,涉及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和稀土科学等领域。他编著了《物质结构》、《萃取化学原理》等重要教材。

徐光宪不仅培养了博士生和硕士生近百人,还为中国稀土产业界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真是桃李满天下,师德传四方。他的学生中有量子化学领域的黎乐民院士,稀土配位化学和光电功能材料方面的黄春辉院士,分子磁体领域的高松院士,重稀土萃取领域的严纯华院士。

徐光宪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执着热爱,对于学生更是倾囊相授。他待学生亲如子女、爱如家人,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周围的人,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向学生们阐释着什么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认为必须让学生牢固掌握科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将来献身祖国科技事业打下坚实基础。他注重培养师生的前瞻性,带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及时掌握学科最新成就,站到学科发展最前沿。“他们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工作能力和成就大大超过我了。这是我最大的安慰和自豪。”淡如菊,温如玉。谦谦君子,良师益友,当如徐光宪。

20世纪50年代末期,国际上配位场理论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迅速扩展,萃取化学研究刚刚开始,他及时在技术物理系给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开设了配位场理论和萃取机理等课程。当时,量子化学经过十多年的迅速发展,在化学各分支学科得到广泛应用,并已渗透到与化学相关的其他学科领域内,他抓住时机开设了量子化学、分子光谱、高等无机化学等课程,直到1986年66岁高龄的他还亲临教学第一线。

他讲课内容丰富,注意启发学生深入到物质变化的微观层面去运用基本规律分析复杂纷繁的化学现象,以求深刻理解这些现象的微观本质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能预见一些新现象。

徐光宪非常重视教材建设工作,认为一本好的教材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20世纪50年代,他根据自己在北京大学几年中使用的物质结构讲义,加以修改补充,精心整理,编写成《物质结构》一书,于1959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并由高教部规定为全国统编教材。1965年,为了适应工科、师范类院校的教学需要,他又编写了一本《物质结构简明教程》。《物质结构》一书,内容丰富,安排得当,条理清楚,概念表述准确、深刻,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成为在全国使用多年的教材,曾先后五次再版,发行了十余万册,在物质结构课的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8年1月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该书还在香港被翻印,受到港台读者的欢迎。

1978年,徐光宪在给研究生开设量子化学课时,针对化学系本科生数学、物理基础较薄弱的情况,和黎乐民等合作编写了一部研究生用的量子化学教材《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上、中、下三册,分别于1980、1985、198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部教材内容比较丰富,能较全面地反映出这一学科发展的现状,在基本原理的叙述和公式推导方面又相当详细,较易为数学、物理基础较薄弱的读者理解,因而得到读者的好评。此外,他还在《化学通报》等杂志上发表过不少教学经验交流和专题讲座性质的文章,使得很多教师和学生读后受益匪浅。

不可忘国忧不可负卿卿

舒婷曾在《致橡树》中描述爱情的样子:“不是谁攀缘了谁,不是谁歌颂了谁,不是谁滋养了谁,而是两个高大独立的个体,有着相同的信仰和姿态,像木棉和橡树一样,彼此独立,相互致敬。”这就是徐光宪和高小霞爱情故事的写照。

1940年,徐光宪和高小霞在交通大学相识,两人是同班同学。廖一梅曾说,这辈子,遇见爱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见了解。他们的相识恰恰应了那句:精神上的门当户对。他们拥有相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时无须多言,一个眼神就明白了彼此的想法。

1946年,他们在上海举办了婚礼,将余生珍重地许诺给了彼此和国家。对于两个在战火中长大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科学救国。

1951年,正值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宣布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但徐光宪毅然选择放弃美国优渥的工作而回国,高小霞也坚定地站在丈夫身边,放弃了即将获得的博士学位。随后,两人以华侨探亲的名义获得签证,辗转回到了最需要他们的祖国。

回国后,两人同时在北京大学任教。虽然生活条件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不曾有一丝后悔,身边是爱人,身后是国家,其他的都不足挂齿。

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徐光宪将稀土包含的17种元素分离出来,她则将剩下的部分制成“稀土徽肥”,两人一次次的合作,在科研上不断迎来新的突破。明明自己被称为“中国稀土之父”,然而在徐光宪心里,妻子才是稀土研究方面真正的大家。原本严肃的科学,因为他们的爱情,似乎也染上了一丝浪漫的色彩。

1994年,徐光宪和高小霞荣获了首届“中华蓝宝石婚佳侣奖”,在《综艺大观》上度过了他们的蓝宝石婚。后来高小霞被诊断出癌症,徐光宪则时时守候在她的身边。但无论他如何不舍,她还是永运地离开了。妻子去世后不久,徐光宪的头发就全白了。此后,每年清明节,他都会和长眠在墓园的妻子话家常,告诉她自己的研究成果,絮絮叨叨大大小小的事情。

2005年,徐光宪获得“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他将全部奖金都用来设立“霞光奖学金”,用来资助和奖励贫困学生。“霞光”,是徐光宪的私心,取自两个人的名字,为国,也为她。他知道那一定也是她的期望。

有人问什么是最好的爱情,徐宪光和高小霞给出了一个动人的答案——不可忘国忧,不可负卿卿,一心一意一事,一生一世一人。

两次上书惊动总理

2009年1月9日上午,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当国家主席胡锦涛亲手将被称为中国“诺贝尔奖”的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颁给徐光宪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颁完奖,徐光宪听到一个声音在叫自己,原来是温家宝总理。徐光宪便趋前问好,与总理握手。温家宝说:“祝贺您,徐院士!我记得曾批示过您的报告。”徐光宪十分感动。

他没有想到总理日理万机,还记得曾在两年多前给自己批示的事。徐光宪一直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和规划,发表了一系列颇有见地和创新思维的论文报告。他曾赴内蒙古白云鄂博和四川攀西冕宁矿区考察。白云鄂博矿是世界上十分难得的稀土、钍、铌、铁等多元素共生矿,但一直都被当作一个铁矿在开采,稀土和钍、铌等资源的浪费非常严重。钍是一种重要的核能战略元素,中国的钍资源占世界第二位,极大部分在白云鄂博主东矿。自从包钢公司在1959年建厂以来,已经开采了40%,但稀土的回收率不到10%,钍的回收利用率几乎为零,其放射性污染还直接影响包头市和黄河,2005年9月,徐光宪、师昌绪等15位院士联名写了一份《关于保护白云鄂搏矿钍和稀土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受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呼吁》的院士建议,上报国务院。很快,这份紧急呼吁便得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亲笔批示:“这个建议很重要,请国家发改委阅办”。2006年6月19日,徐光宪就如何落实总理批示再度报告温总理,一周内便得到温家宝总理的再次批示:“请培炎同志阅转发改委研究,发改委可邀请徐光宪同志谈一次”。在总理批示后,国土资源部下令从2007年起,我国稀土矿开采限制8万吨(原来是12万吨),小于全世界的需求量10万吨。这一消息公布后,我国生产的优质单一高纯稀土(占世界产量的90%)的国际价格就上升一倍多,使我国稀土出口量减少,而收益每年增加一两亿美元。在那两份沉甸甸的批示中,我们看到了一位老院士沉甸甸的心。

这就是徐光宪,一位心系国家的科学大家。一位魅力无穷的化学泰斗!

参考文献:

[1]徐光宪——桃李满天下,师德传四方[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8(03):587-590.

[2]不一.“稀土之父”的浪漫爱情[J].现代班组,2021,(09):54-55.

[3]严纯华.前言:纪念徐光宪院士诞辰一百周年[J].中国科学:化学,2020,50(11):1469-1472.

[4]肖丹.国之所幸——记“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J].中国科技奖励,2020,(07):44-46.

[5]张丹丹.徐光宪,“中国稀土之父”的故事[J].党员文摘,2019,(11):11-13.

[6]杨丽,张小雨,张文灿.中国稀土科技开拓者——稀土之父徐光宪[J].稀土信息,2019,(09):34-37.

[7]清影.“稀土之父”徐光宪:立身一清如水,为国丹心一片[J].劳动保障世界,2019,(19):32-33.

[8]马明霞,白迪,王启烁.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徐光宪先生的治学经验与育人心得[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2):29-33.

[9]朱宏力.徐光宪:稀土不了情[J].中国有色金属,2009,(05):42-45.

评论
不知踪颖
太傅级
稀土是17种特殊元素的统称,同时也被称为“工业黄金”,小到智能手机,大到火箭、导弹等高科技领城,稀土都是无可取代的存在。由于稀土的提取和分离很困难,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虽然是稀土资源大国,却因为萃取技术不过关,不得不以很低的价格出口稀土精矿,再从国外以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价格购买稀土产品。然而使得中国拜托这种劣势,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生产应用大国,由此掀起“中国冲击”,奇迹般改写国际稀土产业格局的人,便是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的徐光宪。
2024-04-16
冰冷的水
少师级
徐光宪,一位心系国家的科学大家,一位魅力无穷的化学泰斗。
202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