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好神奇!繁殖季到来后,这种鸟的鸟喙会变色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
原创
快乐爱动物,开心涨知识!
收藏

春天的到来总是伴随着万物复苏与生机勃发的气息,随着春风拂过枝头,花儿悄然绽放,鸟类的繁殖季也如期而至~

在鸟界中红透半边天的美洲红鹮自然也不会错过大自然的召唤,它们遵循着自然的节奏,在春暖花开之际,开始搭建爱巢,预备新一轮的繁衍生息。为了确保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我们的饲养员们早早就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

1、繁殖前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

美洲红鹮通常是在树上建造巢穴,并且喜欢群巢,这是躲避敌害,提高繁殖成活率的一种生物适应性。

美洲红鹮通常在树上建巢,并且喜欢聚集建巢

所以在每年的三月份,我们饲养人员会选择枝杈繁多、易于筑巢的天然树木作为巢树,并且在场馆内放入新鲜树枝供红鹮取材筑巢。

它们的巢穴通常由树枝、草和植物材料构成,形状呈碗状;雄鸟和雌鸟共同参与筑巢过程,每日除了采食和休息外,衔枝筑巢占大部分时间,它们会不断地将材料添置到巢穴中,直到满意为止。

美洲红鹮建好的鸟巢

除了为美洲红鹮提供适宜的巢树以及丰富的筑巢材料,我们在馆内的垫料配置方面也有深度的考量。

我们选择用园林内修剪的树枝粉碎成木屑铺垫在场馆内,铺垫厚度大概在35-40cm。

与稻草相比,木垫料铺在树下效果会更好。一方面是用木屑作为垫料会比较松软,不仅对美洲红鹮的脚掌好,而且万一幼鸟从巢穴中掉落,松软的垫料也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对园内资源的再利用。

用园林内修剪下来的树枝粉碎成木屑作为垫料

另外,对于繁殖期内的美洲红鹮,我们也会调整它的饮食配比,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占比,补充钙质。

维生素 E 是鸟类繁殖中必不可少的维生素,不仅能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还可以提高鸟类的繁殖性能。由于嫩麦芽内富含丰富的维生素E,所以我们自己培育了嫩麦芽,这样既可丰富美洲红鹮的食物多样性,保证红鹮的营养充足,又有助于提升红鹮繁殖率,同时也能减少红鹮在夏季的热应激反应。

饲养员们自己培育出的嫩麦芽

根据我们的观察与记录,美洲红鹮在进入繁殖期之后,雌性和雄性鸟喙的颜色均由粉红色变成了黑色。

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而在繁殖季节过后,鸟喙的黑色角质会逐渐脱落,继而露出粉色鸟喙。据观察亚成体的鸟喙颜色在繁殖期未出现此现象。

亚成体美洲红鹮

繁殖季成鸟

非繁殖季成鸟

由于美洲红鹮鸟喙颜色变化的成因尚未找到相关文献,具体成因还有待考证。但是根据我们的饲养经验推测,这种生理现象可能蕴含着一种重要的繁殖适应策略。

黑喙可能对幼雏有着更高的视觉吸引力,使得幼鸟更容易识别并触碰父母的鸟喙来进行索取食物。黑色在背景中更为醒目,有利于幼雏在复杂环境下的定位,从而提高觅食效率和生存几率。这一假设符合许多鸟类通过明显的身体特征信号来引导和教育后代的行为模式。

当然,这一现象的具体生物学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来验证,但这无疑为我们理解美洲红鹮繁殖生态学增添了一个有趣的视角,也为我们在繁殖季提供更好的管理和照护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通过持续关注并研究这类特殊的行为和生理变化,我们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为红鹮创造更加贴近自然、利于繁殖成功的环境条件。

2、繁育工作的长足进步

在美洲红鹮这一珍稀物种的保育工作中,我们始终对繁殖问题非常关注。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发现,尽管红鹮可以在自然条件下完成繁殖,但由于种种原因,自然育雏的成活率并不理想。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并改进美洲红鹮的繁殖行为以及人工育雏技术。

我们针对美洲红鹮的繁育工作涵盖了两个核心环节:饲养管理和人工育雏。

首先,在饲养管理层面,我们通过左右脚环的颜色组合,解决了美洲红鹮的个体识别、确定了动物性别,观察到每只个体的繁殖能力,为群体结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三年以来对红鹮筑巢点的选择观察,我们发现了红鹮倾向选择巢树的特征,为我们搭建巢树提供参考,例如树木的种类、高度,树木之间的间距以及树木的种植位置,确保其安全且隐私,这是繁殖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

同时,我们对红鹮的饮食进行多次的科学化调整,这中间也经过了很多的波折和失败。

起初,我们发现幼鸟在成长到一定年龄时,会有一些不健康的症状,例如脖子抬不起来或者腿骨变形,无法站立,我们意识到可能是需要在饮食方面对成鸟和幼鸟进行调整。我们在美洲红鹮育幼的饲料配方里又增加了泥鳅、虾、奶粉、面包虫、蛋黄、胡萝卜等食物,通过调整饲料浓稠度,来增加红䴉对营养的吸收率,解决了以往营养物质摄入量少的问题;

这种方式初见成效,在经过对成鸟和幼鸟的饮食不断调整之后,成鸟与幼鸟的体质都有了较大的改善,成活率也大幅上升。

其次,在育雏方面,我们观察到在自然条件下,美洲红鹮亲鸟受限于自身的哺育能力和资源分配策略,往往只能集中精力喂养一只或少数几只幼鸟,导致其他幼鸟因得不到足够照料而无法成活。为克服这一自然选择导致的低成活率问题,我们制定了人工育雏计划。

在幼鸟出生后约十日龄左右,我们会帮助亲鸟喂养其中1-2只幼鸟,通过这样的策略,大大提升了整个种群的幼鸟成活率。

通过这两条主线的综合施策,我们在美洲红鹮繁育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幼雏的成活率由6.9%增长至62.5%。

这一连串数字的增长,不仅仅代表着美洲红鹮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为野生动物保护和繁育技术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这段漫长的研究旅程中,我们的饲养员和科研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时间精力,他们在日常工作之余,投入到美洲红鹮繁殖行为记录及其人工育雏技术的深度研究之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繁育难题。

未来,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探索更为先进、科学的饲养和繁育方法,以期待在美洲红鹮及其他珍稀物种的保护道路上走得更远。

评论
臭皮匠心
庶吉士级
我们应该继续总结经验,探索更为先进、科学的饲养和繁育方法,在美洲红鹮及其他珍稀物种的保护道路上走得更远,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再加强,成果再辉煌。
2024-03-29
臭皮匠心
庶吉士级
春天的到来总是伴随着万物复苏与生机勃发的气息,鸟类的繁殖季也如期而至,让我们一起加油保护好鸟类,保护好大自然,保护好我们生存的家园。
2024-03-29
直率的博古通今666
学士级
我们应该继续总结经验,探索更为先进、科学的饲养和繁育方法,在美洲红鹮及其他珍稀物种的保护道路上走得更远,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再加强,成果再辉煌。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