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白假丝酵母菌

百度百科
原创
全球最大中文百科全书
收藏

生物学性状

白假丝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菌体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3-6μm,革兰染色阳性,着色不均,以芽生方式繁殖。在组织内易形成芽生孢子及假菌丝,芽生孢子多集中在假菌丝的连接部位,假菌丝中间或顶端常有较大、壁薄的圆形或梨形厚膜孢子,是本菌特征之一。

该菌以出芽繁殖为主,需氧,在普通琼脂、血琼脂及SDA琼脂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37℃培养2~3天后,出现乳白色、表面光滑的类酵母型菌落。培养稍久者菌落增大,颜色变深,质地变硬。在含1%吐温-80的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可形成丰富的假菌丝和厚膜孢子。假菌丝和厚膜孢子有助于本菌的鉴定1。

品种分类

假丝酵母菌俗称念珠菌,有81个种,其中有11种对人有致病性:白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的致病菌。此外,热带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也较多引起疾病。

生存年代 类似的菌类化石在世界各地的前寒武纪岩石中都有发现。 生存环境念珠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加热至60℃1小时后即可死亡。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等抵抗力较强。白假丝酵母菌。

在假丝酵母菌中80%~90%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10%~20%为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等。 白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性真菌,10%~20%非孕妇女及30%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但菌量极少,呈酵母相,并不引起症状。念珠菌生长最适宜的pH值为5.5,阴道的弱酸性环境能保持阴道的自洁功能,正常人为3.7-4.5,但阴道的弱酸性改变为pH5.5后,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并转变为菌丝相,引发阴道炎症状。因此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除了适合日常的清洁保养外,治病期间使用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对霉菌的生长繁殖会有抑制作用。

白假丝酵母菌在DYMD系统的位置 临床真菌按其所致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分类,DYMD系统(皮肤真菌、酵母菌、真菌)这一分类模式已得到公认,是以组织发生学、生理学及形态学特征为基础,将真菌分类为类酵母菌和丝状真菌,又进一步按其组织亲和性分别将它们分为皮肤真菌和真菌。对妇产科医生来说,不同种类的真菌医学相关性大不相同,迄今未发现由真菌引起的妇科疾患,由皮肤真菌引起的外阴及其周围的皮肤感染也极少见。 妇产科临床所见的真菌感染大多为白假丝酵母菌属的酵母菌所致。 阴道内定居的酵母菌有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蔷薇色假丝酵母菌、酿酒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季以蒙假丝酵母菌等。 引起人类假丝酵母菌病主要是白假丝酵母菌,占80%~90%,已鉴别有200多种白色假丝酵母菌,所有菌株似乎均具有寄居或引起阴道炎的同等能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假丝酵母菌耐药的增加,其菌种发生改变,白假丝酵母菌在外阴阴道炎中的比例有所下降,而其他假丝酵母菌所致的外阴阴道炎增加。 所以,妇产科学中原称的白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似太绝对和肯定,目前称为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为宜,但菌种仍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

致病性与免疫性

白假丝酵母菌为机会致病菌,日常存在于人体口腔、上呼吸道、肠道、阴道等黏膜部位,当机体出现菌群失调,特别是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假丝酵母菌病。近来由于抗菌药物、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增加,假丝酵母菌感染有增多的趋势。

1、黏膜感染黏膜感染主要有鹅口疮、口角糜烂、外阴与阴道炎等。其中以儿童鹅口疮最为多见,累及舌、唇、牙龈等,多发生于体质弱的新生儿。鹅口疮也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继发感染。

2、皮肤感染皮肤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好发于皮肤潮湿、皱褶部位,如腹股沟、腋下、肛周、会阴部、指(趾)间等,引起湿疹样皮肤白假丝酵母菌病和指间糜烂症。

3、内脏感染 内脏感染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肠炎、膀胱炎及肾盂肾炎等,偶尔也可引起败血症。

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及脑脓肿等。多由原发病灶转移而来。

人体对白假丝酵母菌的免疫主要依靠非特异性免疫力,机体感染白假丝酵母菌后可诱导适应性免疫1。

临床特点

本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性疾病,好发于婴幼儿和老年人,与患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免疫抑制药有关。可分为急性假膜型、慢性萎缩型和慢性生殖型假丝酵母菌病。急性假膜型假丝酵母菌病俗称鹅口疮,表现为口干、烧灼感或疼痛不适等;慢性假丝酵母菌病萎缩性病变多发生在上颌义齿的承托区黏膜,发生充血与红肿、表面不平或白色小点,增生性病变为灰白色或白色斑块,黏膜弹性降低、出疹区的周边充血,好发于面颊部黏膜2。

微生物学检查

1、直接镜检脓汁、痰标本、阴道分泌物可直接涂片,经革兰染色后镜检。如为皮屑或甲屑则可用10% KOH溶解后涂片镜检。镜下可见革兰染色阳性、着色不均、圆形或卵圆形的菌体及芽生孢子,同时可观察到假菌丝。观察到出芽的酵母型细胞与假菌丝,可初步确定为白假丝酵母菌感染。

2、分离培养将标本接种于SDA培养基中,25℃或37℃培养1-3天,在培养基表面形成乳白色(偶见淡黄色)类酵母型菌落,镜检可见假菌丝及成群的卵圆形芽生孢子,用玉米粉培养基可观察到厚膜孢子。

对于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诊断,微生物学检查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才能确定。注意与腐生性假丝酵母菌的区别,后者一般未见假菌丝1。

防治原则

对假丝酵母菌病的高危人群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防措施。局部治疗常用抗真菌乳剂、膏剂;全身治疗常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等1。

注意事项

1、药物选择基本原则对于病情较轻者用药选择以制霉菌素口服碱性含漱液含漱为主。对于病情较重者采用多种有效药物联合应用,如口服制霉菌素十酮康唑,肌注转移因子,静滴人体白蛋白,中医中药治疗等。

2、药物的不良反应采用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时常发生恶心、呕、纳差、腹泻、头晕、发冷、发热等不良反应,偶见此类药品的过敏反应等。

(1)制霉菌素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等,减量或停药后迅速消失。

(2)克霉唑口服不良反应有精神失常或错乱,定向障碍、幻觉、嗜睡、抑郁,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及皮疹等,可引起肝损害、暂时性血清转氨酶升高、血尿、蛋白尿、轻度或暂时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

(3)氟康唑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痛、腹泻及胀气,肝脏损伤较低,孕妇忌用。

(4)伊曲康唑常见胃肠道不适,如厌食、恶心、腹痛和便秘,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可逆性氨基转移酶升高、月经紊乱、头晕和过敏反应等。

3、其他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慎用全身抗真菌药物,并注意调整各种药物的用量;此外,须注意在用药期间固定时间进行血细胞分析,肝、肾功能以及血糖和血脂的检测3。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