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讲述在地球极北处的科考故事

海洋档案
开展科普活动,传播海洋文化、弘扬海洋精神,讲好海洋故事
收藏

他们抵达北极点,探寻大气、海冰和大洋板块的科学奥秘,如今从雪白的季节折返,历时78天,总航程1.5万多海里。9月27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记者登上“雪龙2”号,听队员们讲述在地球极北处的科考故事。

考察队员在船上实验室汇交数据 王自堃 摄

在最高纬度航行
北京时间9月5日13时55分,“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北极点。这是我国科考船第一次抵达该区域开展相关调查和科学研究,填补了我国北冰洋考察在该区域的数据空白。

“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介绍,在北纬89度半到90度之间这30海里内航行时,一些导航设备因超出了设计的使用纬度,出现了失灵的情况,同时该区域也缺失海冰信息。

面对导航设备失灵与能见度不良带来的困难,肖志民安排驾驶员与水手加强值班,根据位置变化反复核验航行方向,采取了多种应对方式,最终顺利抵达北极点。

肖志民认为,这进一步验证了我国自主建造破冰船的破冰和调查能力,为高纬冰区航行和科考作业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后续建造新破冰船,特别是在导航设备的设计和选型上,会提供一些比较好的参考。”肖志民说。

考察队员在船上检查科考仪器 王自堃 摄

探秘加克洋中脊
此次北冰洋考察,考察队运用多波束、海底地震、重力磁力等多种测量方式,进一步深化了中俄加克洋中脊地球物理合作调查。为什么本次考察要聚焦于加克洋中脊?加克洋中脊在海洋地质研究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陈陟介绍,洋中脊是指位于大洋中部的一条地质构造线,是大洋板块的分界线之一。“从地质和地球物理角度来说,洋中脊属于岩浆活动比较活跃的地方,而加克洋中脊实际上是在慢速扩张的,在北冰洋区域确实是比较特殊的。”陈陟说。

考察队通过调查,可以进一步揭示加克洋中脊的结构变化以及扩张过程,为研究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热液循环机制提供一手资料。
持续观测北极大气
在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中,和大气科学相关的作业非常多。除了释放气象探空气球以外,考察队还要对大气中的气溶胶进行研究。

本次北冰洋科考使用了气溶胶散射激光雷达,主要观测从近表层到高空1万米范围内气溶胶浓度的垂直分布以及相关的物理参数。陈陟介绍,我国从第一次北冰洋科考就开始收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数据,但是一次科考的数据并不能直接拿来作为结论,往往要和其他数据结合进行分析。

“我们这次科考更重要的任务其实还是收集数据,收集样本样品,更多的工作需要回来以后在实验室陆续展开。”陈陟说。
国际合作调查污染物
本次考察利用“雪龙2”号上的实验室和观测平台,围绕大气、表层海水和沉积物等立体调查要素中的微塑料,首次在北冰洋考察中开展了中泰(泰国)合作,为全球微塑料污染的研究和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来自自然资源部东海生态中心的谭赛章参与了微塑料调查。他告诉记者,本次考察采集了极点区域亚表层水体微塑料,进一步扩大了微塑料样品的采集范围,最大程度地收集了海水中的微塑料颗粒,相关样品将带回实验室进一步分析研究。

此次我国科考船第一次抵达北极点区域,拓展了我国北冰洋调查范围,为微塑料、黑碳等国际前沿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百分百回收成功
此次北冰洋考察中,考察队完成布放和回收7台海底大地电磁仪、5台海底地震仪的任务,其中海底地震仪回收率100%,刷新高纬密集冰区回收纪录。

然而回收过程并不简单。中国第13次北冰洋考察队大洋队副队长沈中延介绍,回收的时候会先对海底仪器释放一个声学信号,让仪器脱钩。“仪器本来是用重物沉到海底的,脱钩以后浮球就带着仪器设备浮上来了。”沈中延说。

但是考察队布放仪器的时候是找了一片水域,等仪器浮上来时已经是在一片冰区了。“这时船就开过去破冰,等浮球浮出水面。这个球比篮球大不了多少,要在一片碎冰里把它找出来,需要耐心和细心。”沈中延说。

船上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第一个目测发现浮球的人会获得奖励,首席科学家陈陟和首席科学家助理孙虎林都获得过这样的奖励。对他们而言,这是艰巨而繁重的极地科考中的轻松一刻。

评论
天津—陈杰
庶吉士级
北极科考,我们向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展现了中国实力。
2023-12-06
有进取心的崇山峻岭主唱
举人级
“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北极点,这是我国科考船第一次抵达该区域开展相关调查和科学研究,填补了我国北冰洋考察在该区域的数据空白。
2023-12-06
于万霞(王口一小)
贡士级
科学考察队付出了努力,也收获了很多!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