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护士!快来!有气泡输进去了!

北京科学中心
原创
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号
收藏

审核专家:曲波

长江航运总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感冒发烧,腹泻脱水……不管因为啥,你大概率也在医院或者医务室打过点滴

关于点滴,有一个几乎是所有人的共同点,就是在打点滴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时不时抬头观察一下输液瓶里的液面位置,心里总是想着输液管里会不会混入空气?或者是担心有个气泡不小心顺着输液管输进自己的体内?

来源丨网络图片/搜狐新闻

空气不会通过输液进入人体

通常来说,人体血管内的压力高于外界大气压,而由于这个压力的存在,会造成即便输液输完药水后,空气也不会通过输液针轻易进入血管内。

一般来说,血管内的血液反而会往外流向输液管中,这现象也称为回血。而输液之后的少量回血,在医护人员的及时处理下,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输液袋 来源丨维基百科

除此之外,现在的输液管也都配备空气和杂质过滤装置,就是输液管下端扁平圆盘状的结构,一般可以透过透明外壳看到里面的滤芯。所以没必要担心气泡会随着输液进到人体内。

假如输进了空气确实有危险

人体输进多少体积空气才会危及生命?数据一般有争议,但一般来说200-300 毫升静脉空气就有可能致命!但是,要达到这个量,普通的针管是不行的,至少也得需要一个打气筒来注射。

一般情况下,20毫升空气剂量就会造成空气栓塞,可能造成严重的机体损伤。1949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医生Hermann Sander通过给一名癌症晚期患者注射了40毫升空气的方式来施行安乐死,结束了病人的生命。但是,有人在更大剂量的情况下,却幸存下来。2006年,一名法国医生报告称,一名82岁的男子在进行CT扫描时,本应注射90毫升造影剂,但却因为失误被注射了90毫升空气,幸亏及时进行纯氧治疗才拯救了他。

常见较大的针筒一般容量也就在十几毫升左右 来源丨维基百科/Jkgroove

针对空气进入人体的情况,需要区分大气泡和小气泡,不同的气泡会造成的伤害不同。小气泡会堵塞毛细血管,后果轻则产生疼痛,重则造成神经损伤甚至瘫痪。一个小气泡阻碍血液流动的方式与固体阻塞一样:气泡的表面张力存在,血液的力量无法将其打碎或推动。如果注入的空气仍在静脉循环中,症状则可能从无症状到右心室梗死导致的心肺功能衰竭。在有症状的空气栓塞中,常见的是低氧血症和低血压,以及肺部产生的炎症变化导致气道阻力增加。

另一方面,大泡沫会造成空气栓塞现象(空气栓塞是指液体在细管中流动时,如果管内液体中混有气泡,液体的流动将会受到阻碍,当气泡数量过多时,可能造成管道堵塞,使得液体无法流动的现象)。

CT下的空气栓塞 图片来源丨维基百科/Cerevisae

人的心脏就像一台老式汽车的燃油泵,正常情况下,心脏收缩室将血液挤出,使血液通过循环系统。假如当身体某一部位出现一个巨大的空气栓塞,心脏开始挤压它。空气只是不停压缩却不会移动,血液也随即停止流动,最终心脏也停止跳动。

来源丨新闻图片/搜狐新闻

气泡进入的位置不同,后果也会有所不同。注射或静脉注射产生的栓塞通常局限于静脉,但如果动脉中出现气泡,那么气泡会阻塞冠状动脉或大脑的血液供应,而冠状动脉堵塞则可能意味着死亡。

输液不会,那打针打进空气咋办?

在正规流程下,安全完善的医疗流程以及预防措施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如果真的出现,空气栓塞也不是无法治疗的病症。

那么假设在注射过程中意外注入了空气,在血管中形成空气栓塞,怎么办?

打针时,不慎将空气注入静脉的情况虽然罕见,但是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果空气已经进入血液,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求专业的医疗救助。

1.尽快拨打紧急服务电话:栓塞看起来很像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后果同样严重。应该尽快呼叫急救服务,进行医疗干预。

来源丨wikihow.com/Treat-an-Air-Embolism

2.体位:如果是怀疑动脉栓塞,应让患者保持水平。呼吸急促、胸痛、头晕、意识模糊/丧失是动脉栓塞的迹象。为防止气泡迁移到大脑,患者应该平躺。

来源丨wikihow.com/Treat-an-Air-Embolism

如果怀疑是静脉栓塞,应抬高患者脚部。静脉栓塞在人的下肢尤其常见,症状可能与血栓相似,包括肿胀、硬度和发红。如果注意到这些症状与其他空气栓塞症状同时出现,调整患者姿势,让其左侧躺着,双脚高于头部15-30°。

来源丨wikihow.com/Treat-an-Air-Embolism

3.吸氧:如果不慎注射入大量空气,引发空气栓塞时,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此时应及时遵医嘱进行高流量吸氧,以此提高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

4.其它处理方法:有条件的患者,可在专业医生操作下插入中心静脉导管,抽出注射进入体内的空气,同时家属也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说了这么多,其实结论还是很简单的:在打点滴的时候,由于人体血管内的压力高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并不会轻易进入人体。而如果意外事故造成空气进入人体则更是极小概率的事件,所以“点滴打光以后空气进血管”的童年阴影就不必再担心啦。

评论
笑丫丫
少师级
记得以前输液中途会时不时看一眼,接近尾声时会紧盯着。科普中国让我们明白过去有些担心真没必要,学科普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从容、科学便捷!
2023-10-09
内蒙古四子王旗
大学士级
输液过程中最好有家人陪伴,以便及时发现输液过程中的一些特殊情况,例如针头移位液体外渗起鼓包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呼叫医生或护士处理。
2023-10-09
月宫一郑红梅
大学士级
原来如此!曾经的我面对这种情况时也曾恐慌无所适从,原来是虚惊一场,掌握科学知识有利于解决生活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可见科普知识很重要。
202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