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小行星贝努样品回归,会有哪些惊喜?

中国航天报
原创
《中国航天报》是中国唯一一家权威介绍航天高科技产业的报纸。
收藏

美国东部时间9月24日上午10时53分,冥王号探测器样本舱装载着小行星贝努表面样本,成功降落在犹他州盐湖城附近的一片沙漠里。小行星贝努被选为采样目标,有何特殊之处?探测器漫长的采样返回任务借助了哪些新技术?需要克服哪些隐患?这项任务可能带给科学家哪些科学和技术收获呢?

为什么选择贝努?

1999年,美国宇航局资助的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组发现了小行星贝努。它的赤道直径约500米,运行轨道距离地球轨道约750万公里,很快引起了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的注意,被归类为潜在的危险天体。

样本舱降落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附近一片沙漠里

经过持续观测和精密计算,科学家认为,在2175~2199年之间,小行星贝努有1/2700的概率撞击地球,在所有类似的近地小行星中属于高风险目标。由此,贝努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冥王号探测器的勘测、采样目标。显然,科学家希望通过研究其样本,确定对付这些“危险分子”的方法。

小行星贝努被命名的过程比较有趣:2013年,9岁美国男孩迈克尔·普齐奥在竞赛中赢得命名权。他的命名创意来源于古埃及神话中的太阳神贝努,象征着太阳、创造和重生,似乎隐喻着探测器有机会一窥太阳系诞生的秘密,尝试解开生命起源谜题。此外,古埃及人通常把贝努描绘成一只灰色苍鹭的形象,而冥王号探测器的接触式采样器铰接臂和太阳能电池板看上去类似神灵的颈部和翅膀,或许也给了小男孩一定的灵感。

其实,小行星贝努被选为任务目标,另有重要原因。科学家认为,它富含大量碳和其他矿物质,而且这些物质和岩石早在太阳系诞生之初就已存在了。正是由于它太古老了,其样本中很可能含有地球生命最初形成时便存在的分子物质,实属珍贵的“第一手素材”。

众所周知,地球上的生命形式都是基于碳原子链与氧、氢、氮等元素的结合。科学家则希望在贝努的样本中有全新的发现,尽可能揭示富含有机物的小行星在“催化”地球生命方面所起的作用。如果有关键发现,也许地球人就是我们寻找已久的“外星人”。

从探测器的命名上,我们也可以初步理解这次任务的意图。“冥王”是中文意译,英文缩写的音译为“奥西里斯”,也就是一手持钩子一手持连枷的古埃及神灵。在传说中,奥西里斯曾在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向人们传授农业知识,促进了生命繁衍,而冥王号探测器带回的小行星样本中很可能含有促成地球生命起源的有机物。此外,奥西里斯的另一个角色是象征死亡的冥界之神,暗示冥王号探测器前去探索的小行星有可能与地球相撞,带来破坏与死亡。

新技术解决新难题

2016年,冥王号探测器升空,奔赴小行星贝努轨道,但它并非急不可耐地登陆小行星“开工”,而是在距离贝努仅有1.6~2.1公里的轨道上绕行。这也是探测器首次成功地环绕体格和引力如此小的天体长期飞行。

样本舱在贝努表面采集到约250克岩石和土壤样品

在此后的1年多中,冥王号探测器精细地调整轨道,在各种高度上地毯式扫射小行星贝努表面的每一寸。对部分需要重点考察的区域,探测器的飞掠高度甚至低到了250米。在这些近距离考察下,贝努这个地基望远镜里的小亮点已经成为人类在太阳系中最了解的小行星之一。比如,2018年底,探测器在贝努表面发现了水的痕迹。

虽然前期准备足够精细,但在采样工作正式开始前,难题又一次摆在了科学家面前。原本科学家打算在贝努表面找一块直径约50米的平坦区域作为着陆区,结果却发现贝努表面崎岖多石,最终的作业区直径只有6米。如果探测器整体着陆贝努表面,很有可能激起大量粉尘碎屑,引发电子设备短路和机械故障,因此采样过程必须尽可能地快捷高效。

为了克服全新的困难,探测器应用了全新的技术和方案。科学家起初规划使用激光测距作为探测器着陆、采样阶段的主要导航定位手段。计划变更后,科学家又设计出一种基于光学影像的备用导航定位方案——自然特征跟踪技术。简单地说,冥王号探测器在降落过程中不断实时拍摄作业区附近的照片,将这些照片和三维地形、影像数据库进行比对,匹配特征鲜明的石块作为地标,不断更新自身的实时位置、速度和计划采样位置。如果检测到拍摄的影像里有危险障碍物,探测器还可以自主撤离。

接下来,冥王号探测器伸出了末端为圆球状的采样器铰接臂,采样器头部向小行星表面尽量延伸,借助探测器缓慢下行轨道的动量,轻轻地接触小行星表面。就在铰接臂与小行星表面接触的瞬间,探测器发射了压缩氮气,吹卷起小行星表面的灰尘碎石,迅速将其收集到采样器中。说来话长,实际上,探测器正式作业时间不过是10秒之内,堪称“蜻蜓点水”,完成了历时7年任务的最关键一步。

随着探测器远离贝努,采样器头部在多个不同位置移动的图像被用于评估,显示采集样本远超过任务要求的60克,探测器可谓“满载而归”。

科学成果拭目以待

预计今年9月底,冥王号探测器的样本舱将实施分离,最终降落在美国盐湖城外的沙漠中。为了确保样品舱顺利回收,科学家们已在这里进行了持续数月的演习。当样品舱着陆后,他们会迅速回收,以防止对地球环境造成污染,然后由直升机将其运到休斯敦的约翰逊航天中心的无尘室中进行整理。

工作人员检测样本舱状态

按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计划,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这些样本的25%将被送到多国约200名科学家手中进行研究。其余75%的样本很可能被存放数十年。随着技术进步,各种奇妙的新想法和新技术必将涌现,美国宇航局会征集各国科学家的建议,适时取出部分样本开展研究。

那么小行星贝努的样本有可能为人类带来哪些新成果?我们通过“拆分”探测器的名字,有望根据其科学目标作出预判。

“冥王号”的专业名称为“源光谱释义资源安全风化层辨认探测器”,英文缩写为“OSIRIS-Rex”。具体来看,O即Origins起源,科学家希望采样分析一颗富含碳的原始小行星,研究其矿物质和有机物的成分、分布、演化史;SI即Spectral Interpretation光谱解释,也就是阐释贝努的整体属性,与地基望远镜观测其他小行星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RI即Resource Identification资源识别,指的是探测器要绘制小行星贝努的全球属性、化学和矿物学地图,确定其地质演化史,助力样本研究工作;S即Security安全,探测器在一颗潜在危险的小行星上测量亚尔科夫斯基效应(一种由旋转的小行星释放热量所引发的力,这种力可以逐渐改变其轨道),并研究小行星的哪些特性引发了这种效应;REx即Regolith Explorer风化层探索者,探测器精细勘测取样区域的表面物质风化层,记录其结构、形态、化学和光谱特性等。

事实上,冥王号探测器的任务远比普通人想象的更加复杂。将小行星贝努的样本送回地球后,它不会“功成身退”,而是“再踏征程”。预计它将从地球“借力”,利用引力弹弓加速,马不停蹄地前往小行星阿波菲斯,同时改名为“阿波菲斯探险者”。

阿波菲斯同样是潜在危险小行星,体格更小,直径约370米,预计2029年将距离地球约3.2万公里。届时,探测器将对它进行全面考察,以便研究近地小行星的运动特性。显然,探测器这样复杂的变轨机动对于地面团队是宝贵的锻炼经验。(作者:梁雷 图片来源:NASA 把关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 江帆)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尖刀情怀永远跟党走
太师级
小行星贝努,可能在百年之后撞击地球,如今带回的土壤研究,其意义重大。有可能说明地球上的生物来自外太空!
2023-09-27
科普62209e8a
学士级
地球上的生命形式都是基于碳原子链与氧、氢、氮等元素的结合。科学家则希望在贝努的样本中有全新的发现,尽可能揭示富含有机物的小行星在“催化”地球生命方面所起的作用。如果有关键发现,也许地球人就是我们寻找已久的“外星人”。
2023-09-27
可可的专业——认真
庶吉士级
奥西里斯的另一个角色是象征死亡的冥界之神,暗示冥王号探测器前去探索的小行星有可能与地球相撞,带来破坏与死亡
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