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心脏病患者如何安全合理运动?运动医学与心血管病专家全方位讲解心脏病患者运动管理要点

医师报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关注医生、聚焦医事。
收藏

心内科医生总会遇到对自己该如何活动而忧心忡忡的患者。有人说,运动会加重心脏病;也有人说,越运动心脏恢复得就越快。那么,心脏病患者到底是否应进行运动?

生活中,有许多人热爱运动。有人整天泡在健身房锻炼肌肉,也有人热衷于跑马拉松。这样的锻炼方式是否值得鼓励?健康人群该如何把握运动的尺度?

日前,在第一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医学大会(CHMC)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任医师徐顺霖教授、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医务监督中心副主任梁辰副教授与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临床总带教吴岳通过网络直播,针对心脏运动不足或者过量的早期预警症状和评估方法、运动为心脏带来的保护效益、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来保证运动的健康效益等热点话题分享经验,全方位展示专业保健的管理要点。

心脏病患者如何安全合理运动?运动医学与心血管病专家全方位讲解心脏病患者运动管理要点

科学评估,用好运动治疗“双刃剑”吴岳:8月29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首份针对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和体育活动的指南。这份指南会对医患双方带来哪些改变?

徐顺霖:作为一种非医疗的健康干预,体育运动采取的是主动促进健康的方式。事实上,几乎所有心血管疾病都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进行治疗,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都应提倡进行适度体育活动。可以说,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同等重要。

然而,运动也是一把“双刃剑”,过量的运动也会对心血管健康带来危害。比如,长期耐力性运动会促使心脏容积增大;长期力量性训练则会使心肌越来越肥厚。因此,在开始体育活动前,必须由医生进行科学的评估。从生理学意义上讲,只有维持适当的运动量,才能使心脏更强大。

此次ESC指南的发布,对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及健康人群进行体育活动的条件、时间、频率、强度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读,给广大心内科医生带来了方向,提供了参考依据。

心脏病患者如何安全合理运动?运动医学与心血管病专家全方位讲解心脏病患者运动管理要点

ESC首份针对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和体育活动的指南

掌握运动“火候” 将患者拉到“岸上”吴岳:您在门诊中会遇到担心运动会对心脏造成损害的患者吗?您如何建议他们?

徐顺霖:有些患者,刚放了一两个支架就担心得不行,整天卧床“静养”。我就带他们来参观我们的训练场所——有很多90多岁的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那里锻炼,患者看了后,从此天天腿脚不停、四处游览观光。因此,对于这类患者,医生要通过科学的评估手段,给予他们开展运动的信心,动员他们养成主动健康的生活方式。

当然,运动治疗的目的是将患者从水里拉到岸上,而体育的目的则是让健康人在岸上“更高、更快、更强”。因此,运动治疗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工作中,有些患者只做了一组动作,肩关节就拉伤了——这是由于医生没有对患者的运动素质进行充分的评估。运动治疗既要为患者的心脏带来刺激,又要避免因运动给患者造成额外的损害。心内科医生只有经过缜密的评估,形成治疗方案,才能把握好其中的“火候”。

在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了“心肺运动试验四种九图判读的思路”,临床工作者和运动训练者都可以通过九图的判读,设计基于真实数据的安全运动处方,科学准确地指导患者的体能运动保健和运动爱好者的安全训练以及体能的提升。

心脏病患者如何安全合理运动?运动医学与心血管病专家全方位讲解心脏病患者运动管理要点

运动虽好,安全最重要吴岳:常有热爱运动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始终保持着“日行万步”的习惯;也会遇到很多依从性很好的中青年患者积极进行锻炼,希望能够“跑马”。您如何看待这两类患者的运动方式和运动习惯?

徐顺霖:我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能“跑马”,都能“日行万步”,但作为心血管内科医生,我想冷静地告诉大家:不需要!很多患者连正确的呼吸方式都不会,连踝关节、膝关节都没练好,何谈“跑马”?更不要说,有些人晚上只吃一碗稀饭、一点咸菜就跑出去锻炼,这种情况下“日行万步”,心脏衰老得会更快。

运动虽好,但运动强度过大会导致心跳过快,维持时间过长,会加剧动脉硬化。因此,一定要警惕运动疲劳,同时,在锻炼前,也一定要重视“后勤保障”。所以我希望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保证运动营养的情况下,在医生许可的情况下,进行适量运动。正确的方法是通过间歇运动锻炼心脏。通过间歇刺激,可以提高心脏的能力和适应性,使心脏功能越来越强大。

最后我想送给广大心血管病患者一句话:吃好——保持运动营养;力量好——抓住青春的尾巴,不要让力量衰竭;耐力好——提高肌肉耐力和有氧耐力,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了解自身身体状况,控制体育锻炼尺度吴岳:许多人都热爱运动:有人整天在健身房锻炼肌肉,有人热衷于跑马拉松。作为一名运动医学专家,您认为这样的锻炼方式是否值得鼓励?健康人群该如何把握运动的尺度?

梁辰:我鼓励全民运动——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也能延缓很多的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对于一些有一定的运动习惯、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年轻人,在进行合理的运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一些相对专业的体育锻炼,但前提一定是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所了解。

如今,很多慢性病都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很多人存在着隐匿性心血管疾病,这就提示我们:不管是什么年龄,不管有没有相关病史,都要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所了解。首先,每个人每年都应参加体检;另外,在开展体育锻炼前,一定要做好运动风险评估。

如果属于低危人群,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开展体育锻炼。但如果属于中、高危人群,我强烈建议您去医院进行专业评估,并由专业人士为您出具运动处方。

心脏病患者如何安全合理运动?运动医学与心血管病专家全方位讲解心脏病患者运动管理要点

运动风险评估-自测表

循序渐进,动态调整运动处方吴岳:如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门诊中常会遇到因长期熬夜、没有规律运动习惯的上班族在评估时感到心悸,只要动一动,心率瞬间就会上升。这类人群应该选择什么形式的运动?

梁辰:临床上,遇到心悸或者心动过速的人群,医生首先要确定其是否存在器质性疾病。如果确实排除了器质性心脏病,而是由于没有缺乏运动导致心肺功能的水平较低,我们建议首先进行运动风险评估。

如果确实属于低危人群,医生可以建议他循序渐进地开展运动,比如,可以做10分钟瑜伽或者10分钟八段锦,一天可以做3、4次,待其逐渐适应了这样的运动强度,再根据他的年龄和具体情况,出具适合他的运动处方。

当然,对于以往没有运动习惯的人群,在开展运动治疗时,医生应及时对其进行动态评估,以便随时调整他的运动处方。因此,我的建议是:适强度、短时间、多组数、需调整。

评论
科普5d5135acc689c
太傅级
运动应循序渐进,动态调整运动方式。
2024-05-17
科普5d5135acc689c
太傅级
不管是什么年龄,不管有没有相关病史,都要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所了解。
2024-05-17
科普5d5135acc689c
太傅级
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也能延缓很多的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