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不爱上学、死活都不肯去学校?可能是出现了这个问题→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又到了开学的季节,孩子们又要回到学校开始新一学期的学习。关于开学注意事项,心理调适什么的,已经有很多很好的内容了,所以这次咱们聊点特殊的。

那就是,为什么到了开学,有的孩子却死活都不去学校呢?

这个问题让一些孩子的父母烦恼不止,也是笔者在咨询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问题。下面就讲讲来找我咨询的一个女孩的故事。

积极向上的潇潇

为什么不愿上学了?

时间逆转八年,不知妈妈爸爸会不会仍然认为潇潇是个积极向上的孩子。

八年前,潇潇刚上小学。妈妈对她的学习抓得很紧,陪她写作业、给她讲题、为她订学习计划。像每一位为孩子未来感到焦虑的母亲一样,潇潇妈妈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在帮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托举着孩子的未来。潇潇也没让妈妈失望,学习成绩在班里前列,而且学习很主动,还说以后要考重点大学,怎么看都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孩子。

可到了初二,一切突然全变了。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潇潇常常赖在家里不去上学,面对家长和老师的关心和劝说,她要不懒得回应,要不就假意答应却根本不行动。即使到了学校,她上课也不听讲,基本就是睡觉,作业也不做,到了考试那天就赖在床上。

潇潇这样的变化让妈妈爸爸完全不知所措。为什么好好一个孩子会突然变成另外一个人呢?

他们把可能的原因都想了一遍,是因为妈妈由于工作调动到另一个城市而无法每天陪伴在孩子身边吗?是因为疫情在家上网课吗?是因为青春期吗?还是因为什么呢?可是无论怎么想,他们都想不通为什么潇潇会突然变成这样。于是,他们找到笔者,希望能帮他们找到孩子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总结起来,潇潇的问题出在“动机”上。

学习动机到底从哪里来?

要解释人的行为,关键是要找到行为的动机,学习当然也需要动机。

一说到学习动机,很多父母可能就会说:“现在的孩子,就是因为生活太好才不想学习。他们只有吃吃苦才知道学习(改变命运)的重要性。”这话真有道理吗?

潇潇家庭条件不错,她确实不会像因为要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而产生学习动机。但为什么潇潇小时候又能努力学习呢?而且,如果只有吃苦才会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那是不是意味着潇潇就不能过好日子?何况有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照样不愿学习、沉迷游戏。

其实,这种对动机的看法,忽略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动物的行为来自本能的需要,所以驯兽员可以用奖励食物来训练动物。人也会因为本能需要而产生行动的动机。但人的动机没有动物那么简单。根据现代动机心理学,人的动机还来自人的信念。

所以,笔者很想了解潇潇自己对学习的信念。与潇潇沟通后,她表示:“我从小感觉就是为了别人在学。”

这个原因可以解释她小时候为什么努力学习。对于一个有学习自信心的孩子,只要让她认为她的学习会影响她在乎的人,她就会为了别人而努力学习。虽然努力学习并不是孩子的目标,但通过努力学习,她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可以让别人开心。这就是潇潇小时候努力学习的动机。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但是,进入青春期以后,事情发生了变化。

潇潇的自我成长起来,比起别人的认可,她自己的想法变得更加重要。于是,她不再在乎父母的奖励、老师的表扬。但是,因为“我从小感觉就是为了别人在学”,潇潇又找不到学习对自己的意义,所以学习就变得对她毫无价值。这样一来,她就彻底失去了努力学习的动力。

潇潇身上的表现和变化其实就是因为她没有将学习与自己的愿望建立起联系。或者说,她没有建立学习的自驱力。

没有自驱力,孩子即使在短时间内因为其他因素能做到好好学习,也无法一直坚持下去。当遇到学习挫折、环境改变、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等外在因素影响的时候,他们就很容易受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学习动力就会突然中断。

那么,是什么导致潇潇在学习自驱力上的缺失呢?

自驱力 = 态度问题?

不是那么简单

很多父母会把孩子的自驱力简单地看成是态度问题,所以,只要给孩子讲道理讲不通,就会束手无策。其实,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人的态度是怎么来的呢?

人对一件事的态度,取决于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和对这件事的掌控感。拿学习打比方的话,如果一个人对学习有自信,而且能在学习中得到乐趣、价值,并且认为自己从学习中得到的比付出的更多,那么这个人对学习的态度就是积极的,就能产生自驱力;如果缺失其中任何一个因素,这个人都无法产生自驱力,反映出来就是对学习的消极态度。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现在咱们从以上这些角度来看看,潇潇在学习自驱力建立上缺少了什么,以及更好的做法是什么:

• 潇潇从小并没有真正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因为周围的人都只在意她是不是完成了作业、是不是考试取得了好成绩,让她一直只是为自己的成绩而担心。

**对策:**更好的做法应该是多关注她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这是两个不同的目标,而目标会在根本上影响人对一件事的态度和动力。

• 妈妈爸爸跟潇潇只是就学习谈学习,只是将学习与未来升学联系起来,让潇潇以为学习就是为了升入好的高中和大学,而对生活无忧、没有生活阅历的潇潇,升学除了让父母高兴,还有什么真正意义呢?

**对策:**更好的做法应该是帮助她将自己的学习与她自己的愿望联系起来,自己的愿望才是自己的需要,而需要才是动力的基础。

• 妈妈爸爸没有关注潇潇对以后的自己有什么样的期待,也就是潇潇有什么理想,比如,潇潇如果想自己以后成为一位医生,也许是因为她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那么她就能理解辛苦学习的意义——能让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

**对策:**家长要理解,学习是孩子成长的副产品,而不是相反,如果孩子的成长走在正轨,那么孩子的学习也就不会有大问题,而理想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缺失理想的孩子必然会在成长的某个阶段出现问题。

• 潇潇没有自己克服困难的经历,在学习中妈妈一直陪在潇潇身边,每次学习上遇到困难,妈妈就会第一时间帮她搞定:讲解、提前上课外班学习、订学习计划等等,以至于潇潇渐渐形成一个观念,就是认为自己离开妈妈就没有能力应对学习中的困难,也就是她对学习并没有自信。

**对策:**更好的做法是培养孩子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而不是帮孩子消灭这些困难,否则当孩子以后不得不自己面对困难的时候就会惊慌失措、无能为力。

• 潇潇的时间从小都被学习填满了,妈妈总是担心她不努力就会在竞争中失败,所以潇潇从小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去学习的路上,即使假期出去玩,也是为了回来有更好的心态投入学习。但对于一个孩子,成长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学习功课。长大后,潇潇才发现自己为了学习牺牲了太多。

**对策:**更好的做法是相信人生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成长任务,青春期前的孩子除了学习,玩耍、人际交往、自我发展等都是重要的成长任务,否则孩子终将在以后的人生中花时间为这些代价买单,这是成长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改变。

由于之前的种种问题,潇潇在学习上既没有建立掌控感,没有自信,也没有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价值,更何况,她觉得自己在学习上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从学习中得到的比失去的少得多。那么,潇潇怎么可能培养出学习自驱力呢?

按照读者们的良好期望和畅销书的写作套路,到这里应该就是个找到病因,药到病除的圆满大结局了,但现实就是现实,潇潇目前仍然在做咨询和慢慢恢复,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解决长年累月积累的心理问题,往往也需要长时间的努力而没有速成方法,所以也许我们该做的,是一开始就尽可能避开前面说的那些孩子成长路上的“坑”。

策划制作

作者丨王琳 美国田纳西大学教育学硕士 主攻儿童与家庭研究

审核丨唐义诚 北京中科普心理心理健康促进中心 副主任

策划|丁崝

责编丨丁崝

评论
华科普
大学士级
孩子不愿上学,是个心理健康问题,家长要引起重视,并积极加以引导和治疗!
2023-09-04
南开中心科普员
举人级
更好的做法是培养孩子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而不是帮孩子消灭这些困难。
2023-09-04
索丽萍
少师级
家长不要做填鸭式学习教育方式,那样会使得孩子产生逆反和厌学的心理。
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