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如何科学的管理抑郁症?促进康复,减少伤害!

合理用药
原创
合理用药,促进健康,做有温度的药学科普
收藏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已有约3.5亿人被抑郁症困扰,每个人在一生中患上一次抑郁症的比例更是超过了10%,每年全世界都有超过100万人因抑郁症自杀身亡。

另一则数据,据统计我国抑郁症 2.1% 的发病率,其中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抑郁症正成为当前中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大威胁。

2023年6月我院急诊科抢救了21位自行大剂量服药导致药物中毒,其中年纪最小者14岁,年龄<35岁者占比85.7%,年龄<20岁者占比38.1%。

作为一种常见病,抑郁症已成为人类第二大「杀手」。

抑郁症这个词自从进入大众舆论以来,似乎就一直陷入无穷的争议之中。每每有抑郁症患者意外身故,各种无根据的猜测、误读、偏见、甚而是污名化阴谋论,往往在第一时间便风急雨骤,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怠慢了哀悼逝者本身。每一个冰冷的数据的背后都是鲜活的生命,或许我们应该摘下对抑郁症的误解与偏见,做好与之长期共存的准备。

对于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我们强调慢病管理,同样的对于抑郁症我们也要注重疾病管理,科学的疾病管理策略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减少疾病所带来的伤害。对于抑郁症管理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着手。

一、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显示,抑郁症终身自杀率高达6.0%,其治疗期间的全病程管理应对自杀风险进行评估,而安全是早期干预的第一要务。患者及其家属与主治医师建立联系,以便在出现危机情况下得到支持,并对其进行相关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宣教,定期随访以动态监测患者的自杀风险及疾病发展情况,尤其是使用抗抑郁剂早期,自杀风险存在增加可能。 另外在评估患者存在自杀风险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可能存在的暴力行为,例如扩大性自杀等。

二、生活方式管理:抑郁症治疗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药物等改善抑郁症状是方法之一,而另外重要的方法是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目前推荐的生活方式管理包括:(1)定期锻炼,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及心理抗压能力;(2)健康的饮食;(3)寻找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4)睡眠规律;(5)每天至少进行1次能够令自己愉快的活动;(6)避免滥用物质,减少并尽量避免烟酒等物质的使用;(7)保持每日情绪的记录。

三、 药物管理:药物治疗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症状的控制和降低复发的风险,最终回归社会及生活。定期随访以评估药物疗效(推荐每两周1次,每月至少1次,之后可根据个体化原则逐渐延长随访时间)。药物的全病程治疗可分为三期:急性期治疗(8~12周)、巩固期治疗(4~9个月)及维持期治疗(2~3年)。**维持治疗结束后,病情稳定可缓慢减药直至终止治疗,一旦发现有复发的早期征象, 应迅速恢复原治疗。**对于抑郁症而言,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比单独的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更加有效,所以药物治疗期间对心理治疗进行认真的评估和监测也是疾病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

四、自我管理:积极地参与社区活动,有助于促进其和社区重新连接,获取更多社会支持。 社交是身体和心理的支柱。良好的社交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亲密和信任的关系,获得支持和帮助,分享快乐和悲伤,拓展视野和知识,增加归属感和认同感,并减少孤独和寂寞。因此,我们要与家人、朋友、同事和邻居保持良好的联系,并尽量避免与有害或消极的人交往。

五、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复杂,除生物学因素外,心理及社会因素在抑郁症的病因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对抑郁症的全病程管理非常重要。心理健康教育及各种心理治疗技术,可帮助患者识别其心理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矫正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心理行为问题,协助其构建建设性的心理应对能力,调动其积极性及主动性,逐渐减轻过重的心理负担,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满意度,不断减轻负性情绪,促进康复,预防复发,回归社会。

六、治疗依从性管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主要反映在服药、饮食及生活等各个方面,由于患者在自知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其治疗依从性的提高需要患者、家属及医生等共同配合。这需要考虑药物及不良反应、费用、服药时间等影响,此外,家属需要将患者的服药等情况反馈给医生,医生做出相应评估,及时对患者的治疗方案做出调整。

“抑郁症真的离我们不远,甚至可以说就在我们身边。”浙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在《笑到最后:科学防治现代五大疾病》一书中写到。但是,正如王立铭所说,和很多人类疾病不同的是,抑郁症这样没有明显器官病变的精神疾病,长期被人类忽视和误解,这严重影响了抑郁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直到今天,全世界只有一半左右的患者接受过有效的治疗,而在中国,这个比例甚至不到20%。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人类而言,我们对抑郁症的认知,还停留在丘吉尔时代的“黑狗”。他曾有名言:“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

这是丘吉尔的至暗时刻,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至暗时刻。我们在缅怀逝者的同时,应该伸手迎接光明。希望每个人都有一颗积极乐观又不乏悲悯的心,善待自己的同时,也能理解他人的苦难。

作者:陈业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