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阿司匹林是把“双刃剑”,如何正确使用才能趋利避害呢?

神经外科金永健
留日医学博士,擅长颈动脉、烟雾病等疾病的外科治疗
收藏

阿司匹林历经百年,在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但是任何一种药物都是“双刃剑”,治疗的同时,不良反应也不可忽视,但盲目的认为“阿司匹林是不安全的”“阿司匹林容易导致大出血”等误区也是不正确的。只有正确认识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规范使用阿司匹林,合理预防和处理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才能有效避开危害,获得最大的收益。

常见的阿司匹林不良反应以消化道不良反应为主,其中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较为常见,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导致消化道出血或溃疡,但严重的消化道出血是比较罕见的。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占20%,包括胃灼热、反酸、恶心、腹胀、腹痛等。还有一些十分罕见的不良反应有颅内出血、颅外出血、皮疹、哮喘等,不过这些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相当低。

虽然阿司匹林会导致以上的不良反应,但是这些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合理使用阿司匹林可以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1、合适的剂型,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消化道不良反应为阿司匹林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发现阿司匹林肠溶片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概率要比普通阿司匹林发生的概率降低了一半。2、合适的剂量,药物不是吃的越多效果越好,如果有出现身体不适应该及时联系自己的主治医生,调整用药剂量。3、合适的时间,根据阿司匹林肠溶片在消化道内代谢特点及其对消化道的损伤,建议餐前服用。由于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肠溶包衣具有抗酸而不耐碱的特征,在十二指肠内碱性环境下才分解,因而可避免对胃黏膜的损伤。

作为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安全性已经被大量的随机试验和广泛的临床应用证实,对待阿司匹林应该走出误区,合理规范的使用,获得最大的收益。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有神经内科的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空闲时间我会做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