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跟着节气来养生 学唱小满健康歌

月亮
引导大众树立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
收藏

还记得吗?小学二年级,我们第一次在课本中看到节气。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伴随着欢快有节律的童谣,我们认识了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老百姓用节气来指导农事活动,医学家用节气来指导养生。节气显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适应自然的见证。

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我们用节气倒计时呈现了中国式浪漫。

5月的天气逐渐热起来,5月里有2个节气立夏和小满。小满节气该如何养生呢?

《小满健康歌》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师生创作的“二十四节气健康养生系列歌谣”中的一首作品。歌词:“五月下旬到,南方降雨繁,北方麦穗初饱满,辛劳记心间。小满居第八,暑热渐愈浓,裙摆飞舞人欢颜,祈蚕又一年。早睡早起五月天,清爽素食味道甜。太溪合谷足三里,补肾降火养胃脾。江河水渐满,细雨杜鹃叫。却看垄头麦儿摇,紫藤金雀笑。此时曰小满,秧苗插满田,满而不盈亦不溢,儒道在其间。早睡早起五月天,清爽素食味道甜。太溪合谷足三里,补肾降火养胃脾。早睡早起五月天,清爽素食味道甜。太溪合谷足三里,太极慢跑最相宜。最相宜。”

歌词富含节气文化和养生知识,不仅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小满时节,大自然中的物候变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告诉人们在小满时节如何通过起居、饮食、穴位、运动等来保养身体。歌曲旋律活泼轻快,我们不妨在小满时节,跟着歌曲一起在吟唱中学习养生知识。也可以通过诵读歌词来学习养生知识呀。

进入小满节气,天气开始变得炎热,接二连三的下雨天,更加重了潮湿。“头发油腻、身体困重、不思饮食、大便黏滞不爽、舌苔厚腻等”,都是身体湿盛的表现,我们不妨充分利用药食同源的薏苡仁、茯苓来健脾胃祛湿邪。推荐一款粥,既美味又健康养生。

原料:薏苡仁30g、茯苓10g、红豆50g、大米50g

做法:薏苡仁、茯苓洗净,红豆、大米淘洗干净,先浸泡30分钟。薏苡仁、茯苓、红豆放入砂锅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煮30分钟,之后加入大米,继续熬煮30分钟即可食用。(需要注意的是,薏苡仁药性偏凉,虚寒体质者宜炒熟后食用)

功效:健脾祛湿。适用于脾虚湿盛,症见身体困重、食少腹胀、大便黏滞不爽、舌苔厚腻者。

《本草纲目》中记载,薏苡仁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现代研究证实,薏苡仁具有一定的降压、改善糖代谢和脂代谢、调节肠道菌群、美白等作用。

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本草纲目》中记载:“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小满时节,天气炎热,加上阴雨天气,人们容易出现脾气暴躁、烦躁不安或者心情愁闷的情况。要注意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

小满节气里,古代诗人留下了“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等文字,从古至今,小满时节,万物开始繁茂,花开花落,春去夏来,在美好的夏日里,走到户外,欣赏美景,用心感受节气带来的满而不损,满而不溢。

节气里有小暑大暑,有小雪大雪,有小寒大寒,唯独有小满而没有大满,我们从来不说大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我们崇尚“小得盈满”的境界。一切还有向上的空间,永远保持进取之心,永远保持小满的心态。

小满时节,试试用阴陵泉、丰隆、足三里来健脾胃、祛湿邪,以达到养生保健作用。

阴陵泉:在小腿的内侧,胫骨内侧髁下方的凹陷处。具体的取穴方法为,取正坐位屈膝,或者是仰卧位,用拇指沿着小腿内侧胫骨的内侧缘,由下往上推,推至膝关节时,可以触及一个凹陷,就是阴陵泉穴。

丰隆:外踝到外膝眼正好是十六寸,外踝与外膝眼两个连线的中点即是丰隆穴。外膝眼位于膝盖外侧的凹陷。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简便取穴方法,站位弯腰,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其余4指向下,中指指尖处即是足三里穴。足三里是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节气已经融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跟着节气来养生,让生活充满希望与乐趣。

参考资料:

1.《苡仁入馔 健脾祛湿》李墨航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年5月18日第5849期 第七版 养生

2.《小满健康歌》 2023年5月25日第5853期 第八版 文化

作者:许昌学院 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