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带量采购,让您便宜用好药

三湘名医在线
给公众提供权威的健康知识、可靠的健康资讯。
收藏

降糖药1分钱1片!8月20日上午,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在上海开标,并产生拟中选结果。1分钱1片药立马冲上了热搜。

每一批药品带量采购启动,都能引起众人围观。还记得去年底的“灵魂砍价”吗?“4.4元4太多,难听,再便宜点……”

视频让老百姓看到了国家医保局如何将一片10毫克的药片砍价到全球最低价,也让公众了解到了一个新词“带量采购”。

2020年1月1日起,国家药品带量采购正式落地长沙。随着集中采购品种范围扩大、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完善,更多药品价格有望逐步下降,惠及更大范围人群。

而降价幅度堪称跳水的特价药,引发的“蝴蝶效应”已扩散到医院、药企、药店、从业人员等方方面面。

时隔8个多月,这场由国家发起的大型“团购”,是否让患者真正享受到了价廉质优的药品?药价降了,在高价药和低价药之间,医院和患者如何取舍?老百姓的就医负担减轻了吗?药品的疗效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医院、医保部门,寻求答案。

带量采购,让您便宜用好药

漫画/何朝霞

患者体验,药费每天7.4元降到只需0.26元“在带量采购实施前两年,每过一段时间去药店看病买药,就发现药价不知不觉又涨了。”

家住开福区的龚先生是一位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患者,由于需要长期用药,药价涨幅的波动直接与他每天的经济挂钩。

据资料显示,国家基本药物中,有的近两年间4次涨价。涨价的基本药物主要集中于癌症、慢性病等长期用药,有一定比例的药物DDDc(限定日剂量)涨幅较大,超过每日100元。

针对“看病贵”“药价贵”的顽疾,国家推出了“国家医保药品谈判”这种创新方式。那么带量采购的药价降得有多低?

长沙芙蓉区的许先生多年来使用一款降脂药来控制血脂。今年6月份,许先生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挂了个心内科主治医生的号,花费6元,因为是长期服药,医生直接开处方,付款时他发现之前一直服用的阿托伐他汀钙片只要3.6元一盒,“之前一直听说带量采购,药价跳水,当时还不相信,原来真的便宜了这么多。”

许先生算了一下,以前在药店购买,7片×20毫克/盒52元,每天一片可以吃7天,现在28片×10毫克/盒3.6元,能吃14天,药费从每天7.4元直接降到只需要0.26元,一年下来可省2606元。

长沙市医疗保障局招采处相关负责人提供了一组数据:目前国家第一、二批带量采购和湖南省带量采购共涉及105种药品,其中第一批国家药品带量采购有246家医院参加,涉及25种药品,药价平均降幅52%。

其中抗肺癌药物吉非替尼,从一盒10片498元降至257元;国家第二批带量采购有236家医药机构(含3家连锁药店)参加,涉及32种药品,平均降幅53%,降幅最高的药品达到93%。

其中降幅较大的抗真菌药物氟康唑片,以前一盒24片价格为88元,降价后一盒仅5.47元;抗胃癌用药替吉奥胶囊以前一盒12粒267元,降价后一盒仅67.95元;湖南省抗菌药带量采购涉及48种药品,平均降幅为35%,降幅最高的药品达88%。

记者统计,带量采购药品涵盖了抗肿瘤药、降糖药、降脂药、抗菌药、抗风湿、抗精神病类药、解热镇痛类药、心血管用药、胃肠动力药、止泻导泻用药等各个方面。而即将落地的国家第三批带量采购药品范围更广,涉及86种药品品规。

降价原因,以量换价挤掉药价虚高“水分”近年来,生活中好用又便宜的常见药、低价药逐渐消失于市场,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因素是药企利润空间很少。为什么带量采购药品能降到这么低?这是许多老百姓的疑问。

“带量采购是通过国家的力量,以‘大量’换‘低价’。”长沙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带量采购能让高高在上的药品变成“白菜价”,其精髓就是“以量换价”。以前药品招采普遍“只招价格不带量”,无法保证中标药品的采购数量,企业没有销售预期。

而现在,药企中选后,能预期药品的全国销售量,药企愿意将价格压缩到最低,虽然薄利但能多销,同时占有了最大化的市场份额。通俗地讲就是:“我一次性要这么多,你给个最低的批发价。”

此外,集中带量采购挤掉了药价虚高的“水分”。据国家相关部门对一百多种常用药的审计调查,药品销售价格平均为药品生产成本的17至18倍左右,生产成本只占药品价格中极低的比例。

一位药企职员向记者透露,化学合成药生产成本较低,在药品价格的构成中,很大一部分费用流入药品的销售等流通环节,包括药品的分级代理,带量采购直接把这一部分费用砍掉了大多数。

此外,及时回款是降低成本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介绍,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一方面要求医疗机构及时结清货款,另一方面实行医保基金预付或医保基金直接与企业结算,确保及时结清货款。

此前普遍存在的医疗机构拖欠企业货款问题得到解决,显著降低了企业资金成本。

长沙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药品带量采购的意义绝不仅仅是降低了药价,更重要的是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根除带金销售,净化医药领域和卫生行业生态环境,分化药品产、销、用三个环节固化的利益结盟,破除利益壁垒,推动各个领域深度改革。

医生释疑,便宜也能有好药,仿制药品质量和疗效有保障“这药的价格降了这么多,比白菜都便宜,不会是淀粉做的吧?”长沙市第一医院药剂科主任、主任药师何鸽飞曾遇到患者这样质疑药品质量。

药价“跳水”,大部分患者回归医院,不再拿着医生开具的处方单到药店买药;另有小部分患者却处于观望态度,“便宜能有好药吗?”

面对患者质疑,何鸽飞认真解释,这些药品都通过了一致性评价,与原研药生物等效,质量与疗效有保障。

记者在医院开具的带量采购药品外盒上看到,盒上均有“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标志。

一致性评价,是《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的一项药品质量要求,即国家要求仿制药品要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一位心血管内科医生透露,绝大多数患者,至少八成患者非常接受带量采购药品。而两成患者则对药物有自己的要求。“这类患者一般经济条件好,有些长期使用进口药物已成习惯,所以处于观望态度。”

该医生表示,自己的家人和亲戚都使用便宜又好用的带量采购药品。“8个多月的时间,我们留意了病人的反馈,疗效没有太大差别,没有患者因为换药导致病情发生变化,或者出现不良反应。”

许先生现身说法,他服用带量采购的降脂药已两个月,治疗效果不错,与之前的药品相比没有感到差别。

不少医生和患者在观察使用和亲身体会中,渐渐打消了对药品质量的疑虑。

制度保障,监测约谈,优先采购、使用带量采购药品药价降了,但能“飞入”寻常百姓家,关键的一步是医院。长沙如何确保进入医院的带量采购药品用得上、用得好?

“医生看诊时必须优选中选药品,而不是首选高价药,要让带量采购的药物成为医院的主流药品。

对不按规定使用中标药品的医生和科室,将严肃处理并约谈。”何鸽飞介绍,医院制订了完善的制度和实施方案,药剂科、医务科、医保科等八部门联合监管,优先采购、使用带量采购药品。

同时,医院通过官网、大厅显示屏、易拉宝、宣传单、临床药师下临床宣讲等多种方式,对患者和医生宣传解读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义和主要政策措施,确保医生和患者充分理解和掌握政策。

此外,为了确保中选药品进入医院并得到优先使用,长沙市医保局每月通过后台监测全市用药数据,加强用量监测考核。要求各医疗机构畅通中选药品进院渠道,不得以费用总控、药占比等为由限制进院。

对不按规定采购、使用中选药品的医疗机构,可采取约谈、通报等形式加强管理,并纳入协议定点医疗机构记分制管理,在医保年度考核中对其予以扣分。

目前,带量采购药品已经进入全市(含长望宁浏)绝大部分公立医院和军队医院,部分民营医院也已参加。“我们定期进行专项督查,通过调研和走访,深入了解带量采购的执行情况,督促落实国家药品集采政策。”

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全市数据来看,所有品种均基本按时间进度完成约定采购量,完成情况达到预期。截至6月30日,第一批国家集采药品品种中,全市完成进度最低的为52%,最高的为303%,有16个品种完成进度超过100%。

边际效应,零售药店转型,医药代表重新角色定位长沙实施带量采购8个多月,哪些药老百姓用得最多?来自长沙市医保局的数据显示,惠及市民最多的是降脂药和降压药,这两种药使用量最多,8个多月就已超额完成全年约定采购量。

在长沙市第一医院,带量采购药使用最多的是降脂药、抗血小板药以及肝病用药,比如阿托伐他汀钙片。

“现在到医院来买药的病人明显增多,如用于减少血栓发生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用量比中标前同期增长50%,6月份处方量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何鸽飞介绍,带量采购实施后,医院处方外流现象明显减少。

随着带量采购扩面,同样的药,医院比零售药店价格更低,许多患者开始回归公立医院药房购药。

带量采购的“蝴蝶效应”让连锁药店面临新的挑战。记者发现,在全市第二批国家药品带量采购中,已有3家连锁药店参加,老百姓大药房便是其中之一。

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已积极报名参与医保部门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对20余个集采药品进行了报量。

彭展(化名)是国内一家大型药企的医药代表,上个月,他辞去这份干了6年的工作,转战到另一家药企医学部工作。

彭展是某医药大学临床研究生毕业,可谓根正苗红。而他的一些前同事由于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面临新的抉择。

“以前招聘医药代表其实就是销售代表,药学知识相对没那么重要。”在彭展之前就职的药企,大专学历或者旅游、汽修专业的医药代表大有人在。“今年以来,招聘的门槛必须是正规本科学历,而且一定要专业对口,具备医学、药学或相关专业的教育背景。”

“带量采购让医药代表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称得上是一次行业规范和整顿。”彭展发现,以推广销售为主的医药代表面临着要么被行业淘汰,要么重新角色定位。“有同事被裁掉后,已经两三个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彭展透露,个人能力不行、专业不对口的医药代表在这个行业越来越难找到位置。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外资药企进入中国,医药代表这个职业逐渐为人们所知。医药代表本应该是受过医学或药物学的专门教育,具有一定临床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的医药专业人员。

随着市场化的销售竞争,医药代表变身“卖药的”,跟“医疗腐败”“贿赂”等词挂上了钩。

而在当今大背景下,医院优先使用中标药品,“自带流量”不再需要庞大的销售团队;

而流标的药企,也只能跟随市场,降低药品价格,同时药品的营销成本也被挤压,医药代表的销售属性正在逐渐弱化。

一位国内大型制药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医药代表的身份也在慢慢回归,销售的成分减少了,以前维护人际关系为主的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同医院协作向病患提供用药指导等药物服务。

“带量采购药品的患者基数将成倍增加。”彭展认为,医药代表今后更多的是协助医生指导合理用药,包括适应症、禁忌症以及不良反应处理等,并且收集临床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