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枯叶蛱蝶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形态特征

枯叶蛱蝶雌、雄成虫触角均为棒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雌雄间柄节、鞭节和总长的长度虽雌虫长于雄虫,但差异均不显著;雌虫柄节长度则显著长于雄虫。此外,雌、雄虫触角鞭小节数量也略有差异,雌虫鞭小节数为49一54节,雄虫鞭小节数为47一52节。1

成虫:

大型种类,前翅长42 -45 mm。前后翅相叠其翅形及斑纹似枯叶而著称于世。前后翅均略呈半椭圆形,翅顶张出一尖突斜向外侧,后翅后缘与外缘间延伸出一向后的尖突,这2个尖突的变化颇显著。翅的背面闪深蓝色、紫蓝色或淡蓝色光泽,依季节不同而异。前翅从前缘中部到后角,有一宽的桔黄色斜带,CuA1,室中央有一黑色圆纹,其中心有一白点,R4室内有一白色斑点;外缘内侧有一黑色波状细线。后翅外缘内侧也有黑色波状细线,R3、M1、M2、M3室内有时具一圆形暗色纹。翅的腹面呈枯叶色,静息时从前翅顶角到后翅臀角处有1条深褐色的横线,加上几条斜线,酷似叶脉;其色彩变化多,黄褐色、褐色、红褐色均有;有的色彩均一,有的散布大小不规则的枯黄色、苔绿色斑纹及小点;CuA1,斑甚明显,其中心椭圆斑半透明,像昆虫蛀蚀的孔。由前翅顶角内侧到后缘中央和后翅前缘中央至后缘尾突处各有1条深色直条纹,2翅相叠时,前后翅深色直纹相连,仿佛是叶片的中脉。

卵:

呈绿色球形,表面有12-13条明显的纵棱,直径约1.1 mm,高约1.3 mmo卵单个或2、3粒卵产在寄主植物附近的落叶、树干、树叶、枯枝及石块等上,也会产在寄主植物的茎、叶上。

幼虫:

1龄虫:孵化的第1d头黑而大,体棕褐色,尾节黄色,全身布满绒毛;第2d头与体节间出现1白色环;体前半部浅墨绿色;尾部浅黄色。

2龄虫:头黑色,体浅黑色至棕色或黑褐色、发亮、尾部色浅;气门黑褐色。黑色或褐色、分叉的棘刺明显;棘刺基部黑色,好似身体上布满黑点。头顶有1对黑褐色、细长的分枝突起,随龄数增长而渐长。

3龄虫:头黑色,体黑褐色至黑色,稍带红色;;4列纵向黑色棘刺,中间2列从淡黄色逐渐成黄色,基部圆丘状;刺毛端黄色。临褪皮换头壳前,头小,颈细,尾部尖,棘刺基部浅褐色。

4龄虫:头黑色,体棕色带黄;棘刺基部金黄色或具橙色圈纹,棘刺呈黑色。

5龄虫:头黑色,体黑色;棘刺呈红色,棘刺基部为橙红色。

蛹:

蛹为悬蛹,长椭圆柱形,腹部向内凹陷成一弧形,有很多小棘刺。黑褐色,蛹底色呈褐色或黑褐色,间杂白褐色斑,各腹节有明显而尖锐的圆锥状突起,头部顶端也有1对突起。3

生物学特性生活史成虫主要发生期在5 -9月。卵期约6 d;幼虫期约36 d,5一6龄,以5龄居多;蛹期约10 d;1个世代约需50余d,1 a有2一3个世代,以成虫越冬。

生活习性成虫:

成虫栖息常在离寄主植物不远处的潮湿森林内、溪旁林缘及山路边植物上,喜爱吸食树液、水果等发酵汁液,或在湿润地面上吸取水分。多停留在树干或有落叶的地面,野外不见访花,但在网室内偶见访花,飞翔高而敏捷快速,不易捕捉。分布于平地至海拔约2 000 m左右的山地,以浅山丘陵地带数量最多。

卵:

初产时为绿色,临孵化前变成黑色。

幼虫:

幼虫孵出后,先吃掉卵壳,多栖息于根部附近光照稀疏的场所,一般在取食时才爬到叶背;最后一龄则栖于寄主植物茎的下部。觅食活动多在傍晚及清晨,野外较难观察。遇到危险或刺激时会喷出刺激性液体或弯曲装死。老龄幼虫化蛹前食量逐渐减少,停食约1d后,爬到较隐蔽的枯枝、叶背上吐丝倒垂身体,即尾端悬挂在寄主植物,头端向下进人预蛹期,约1d后蜕皮化蛹。

蛹:

化蛹于寄主周围的植物叶背、枝条、枯枝及石块等阴凉处;悬垂在较结实的植物枝干、石块下面。3

名字由来休息时,其前后翅形成一片酷似具柄的椭圆形大叶片。其形状、色彩极似枯叶,更令人惊叹不已的是,除其个体间翅腹面的色彩几乎都有差异外,还有“中脉”,甚至枯叶的“瑕疵”,例如“蛀孔”及“霉斑”等,当它们群聚时,会被误认为就是一堆枯叶。它们是如此精确地模仿枯叶的自然形态,而备受人们喜爱,第一眼看到的人无不为它们巧夺天工的造型所惊讶,是休闲娱乐时最为赏心悦目的观赏对象,是爱好者们的最佳收藏品。3

分布地区中华枯叶蛱蝶属于大型蛱蝶,因为模拟枯叶而闻名于世,分布于中国的西南部和中部,以及缅甸、泰国、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喜马拉雅山的低海拔地区。国内分布于陕西、四川、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台湾、海南、广西、云南、西藏。 比其它蝶种数量少,分布区域狭小。双翅合并后酷似一枚枯叶,依次由褐色、橙黄色、金属蓝色将蝶翅正面三等分,后翅基部为金属蓝色,外围褐色。中国的四川峨眉山及云南西双版纳出产较多,但四川产不如云南产的色彩艳丽。是蝴蝶收藏的高档蝶种。

生长繁殖蝴蝶从卵到成虫四个阶段,无一不受到天敌的攻击。卵期常受到小蜂总科的昆虫寄生;幼虫期是最易受到捕食的时期,鸟类、步甲、土蜂、胡蜂、猎蝽等是蝴蝶幼虫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寄蝇、茧蜂、姬蜂也常寄生在它们体内,它们还常受到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感染;蛹期的天敌有姬蜂、小蜂、马蜂等;成虫的天敌有鸟类、蜻蜓、盗蝇、蜘蛛、马蜂等。对于寄生性天敌来说,蝴蝶是无力抵抗的,只能靠增加繁殖数量来补偿损失的种群。对于捕食性天敌来说,蝴蝶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有着各种各样的防范机制。

枯叶蛱蝶属Kallina也许是在动物中被最常引用的自然伪装的例子。当休止时,其前后翅形成一片具柄的椭圆形的大叶片。其颜色基本上与枯叶一致。翅反面的花纹具“中脉”,甚至“瑕疵”,例如“蛀孔”及“霉斑”等。这些蝴蝶是如此精确地模仿枯叶的自然形态,致使自然学家一直对它们惊叹不已。

生物种类中华枯叶蛱蝶中华枯叶蛱蝶(Kallima inachus),是峨眉山蝶类中最名贵的一种,蜚声中外。俗称枯叶蛱蝶,属于昆虫纲,鳞翅目,蛱蝶科,姿态奇丽。身长3厘米,双翅展开宽8厘米。飞舞时,露出翅膀的背面,如同其它的蝴蝶一样华丽,大部为绒缎般的黑蓝色,闪亮出光泽,点缀有几点白色小斑;横在前翅的中部,有一金黄色的曲边宽斜带纹线, 如像佩上一条绶带;前后翅的外缘,均镶有深褐色的波状花边。停息在树枝或草叶上时,两翅收合竖立,隐藏着身躯,展示出翅膀的腹面,全身呈古铜色,色泽和形态均酷似一片枯叶:一条纵贯前后翅中央的黑褐色纹线,极像树叶的中脉;其它的翅脉又似树叶的侧脉;翅上几个小黑点,好似枯叶上的霉斑;后翅的末端,还拖着一条叶柄般的“尾巴”。这种“拟态”,使天敌一时真伪难辨,分不清窟竟是蝴蝶还是枯叶,从而保护自己,故此在昆虫学上加叫它“枯叶蛱蝶”。 从暮春到初秋,在伏虎寺的花枝间、草丛中、曲径上,或是殿堂内,往往会看到枯叶蛱蝶随风飘舞。它喜欢单独长途飞行,时飞时息,采食花蜜或树液,一旦遇有“敌情”,立刻疾速地飞落在树枝上或草丛中,伪装成一片枯叶,静悄悄地躲藏在绿叶丛里。依靠它这种特殊的自卫能力,枯叶蛱蝶在峨眉山代代相传。

峨眉山枯叶蛱蝶峨眉山的枯叶蛱蝶,属于中华枯叶蛱蝶,姿美色丽,拟态逼真。身长4厘米,展翅为9厘米。飞舞时,露出翅膀的背面,翅面褐色或紫褐色,露出翅膀的背面,其色彩可与凤蝶媲美,大都为绒缎般的墨蓝色,闪动着耀眼的光泽。

前翅中域有一横贯翅面的桔黄色宽带,亚顶部有一小白斑,中区有一小透明斑。后翅大部分紫色,后缘区灰白。翅腹面枯叶色,静息时从前翅顶角至后翅臀角有一连贯的明显的深褐色纵线纹,纵纹两侧有几条斜线纹,极似叶脉。翅反面的色泽线纹因个体和季节不同而有差异,但不脱离枯叶状。该蝶为世界著名拟态昆虫,为所有蝴蝶爱好者所收藏。本种数量不多,在森林中飞翔,色泽艳丽,突忽静止,停息树干,树枝上则嘎然不见踪影,实乃静立时,翅竖立于背,全然一片枯叶而觉察不到所至。成蝶飞高且速,加之拟态不易捕获。翅展70-95毫米。

饲养介绍我们可以在寄主植物上找找看,如果发现有被啃食的痕迹尤其是新生的嫩叶,或是虫虫的大便,仔细找的话,很可能发现蝴蝶的幼虫。如果发现了蝴蝶的幼虫,为了保护它,避免让天敌吃掉,可以将小虫连同叶子采下,放到宠物盒里观察饲养。 如果是在野外或蝴蝶园内发现的话,千万不要乱抓! 以免破坏大自然的平衡!

利用宠物盒大家在小学时都有利用宠物盒养蚕的经验,有些蝴蝶的幼虫例如: 大凤蝶、乌鸦凤蝶、红纹凤蝶、玉带凤蝶、绿斑凤蝶、青斑凤蝶、台湾粉蝶、端红粉蝶、枯叶蛱蝶 ,都能以类似的方式顺利饲养成功。

食草插水饲育法有些植物的叶子摘下来后很容易枯萎,但剪下枝条插入水中却绿意盎然,就可以用这种方式饲养。将蝴蝶的食物插在水中可保持叶片新鲜数日,供幼虫恣意取食。

例如:桦斑蝶、大白斑蝶、青带凤蝶、豹纹蛱蝶、枯叶蛱蝶,以此种方式饲养,效果良好。但要特别注意饲养枯叶蛱蝶的幼虫最好能够在容器下方加上水盘,因为蚂蚁最喜欢吃枯叶蛱蝶的幼虫。

人工饲养

(1)采卵。蝶类卵粒经常产在食草的叶面或背侧或隐蔽处。大部份是粒粒散产。采卵时将附有卵粒的叶片及附近的叶片枝条取下,放入塑胶带或采集箱中带回。将附有卵粒之枝条带回后,插入盛有水之容器中,保持其湿度勿任其枯死。一般卵通常在一周至数周内即会孵化成幼虫,如经过数周不孵化的,通常是越冬卵,越冬卵连同叶片置于细纱网袋中,放于通风之处,等待来年孵化。

(2)幼虫采集。将在食草上取食之幼虫连同食草放入塑胶袋或采集箱中带回,不宜将大多数之幼虫混杂在一起混放,应该将不同种的幼虫分开放置于塑胶袋中带回,且应多带些食草以备幼虫食用。

(3)幼虫饲养。饲养幼虫,应该尽量预先准备食草,于空地或花盆中栽种蝴蝶幼虫之食草植物,幼虫饲养是否成功与食草植物是否充足颇有关系。幼虫可以于室内放置于饲育箱中饲育或于野外套网饲育。在饲育箱中饲育应经常更换食草植物,且密度不可太高,避免生病死亡。如果附近有天然之食草,最好将幼虫移在其叶上,再利用塑胶纱网做成袋状套在上面,再把袋口捆紧,让幼虫在自然状态下生长,可以防止小鸟捕食或大型天敌之为害。

(4)化蛹和羽化。幼虫长大到了终龄会四处寻找适宜之化蛹场所,此时应将树枝固定安置于箱内,以便幼虫化蛹。通常蛹于五至十天中羽化,有些是属于越冬蛹需注意避免蛹体太干燥而死亡。蛹的位置要有足够的空间,羽化成蝶时才能伸展翅膀,羽化常在清晨或中午之前进行,待完全伸展之后就可以飞行。

(5)成蝶之饲养。羽化后之成蝶约只有一周至两个月的寿命,但人工饲育之成蝶寿命较短,需提供食物例如:糖水或蜂蜜,可由其自由吸食或帮其吸食,即捉住翅膀让其口吻接触食物,助其吸食。

野放饲育或农场饲育

即种植特殊之蝴蝶食草植物(主要是针对特殊种类的蝴蝶),诱引雌虫至食草产卵,幼虫在野外成长,待将老熟化蛹之后,再带回实验室,是待其羽化成蝶的一种方式。

不管是用哪一种方式饲养,当幼虫化身为蝴蝶破俑而出时,我们心中一定会充满喜悦和感动!但当蝴蝶可以展翅而飞时,记得一定要让它回归自然喔!

枯叶蛱蝶是著名的拟态昆虫,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严禁捕捉。

生物天敌蝴蝶从卵到成虫四个阶段,无一不受到天敌的攻击。卵期常受到小蜂总科的昆虫寄生;幼虫期是最易受到捕食的时期,鸟类、步甲、土蜂、胡蜂、猎蝽等是蝴蝶幼虫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寄蝇、茧蜂、姬蜂也常寄生在它们体内,它们还常受到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感染;蛹期的天敌有姬蜂、小蜂、马蜂等;成虫的天敌有鸟类、蜻蜓、盗蝇、蜘蛛、马蜂等。对于寄生性天敌来说,蝴蝶是无力抵抗的,只能靠增加繁殖数量来补偿损失的种群。对于捕食性天敌来说,蝴蝶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有着各种各样的防范机制。

枯叶蛱蝶属Kallina也许是在动物中被最常引用的自然伪装的例子。当休止时,其前后翅形成一片具柄的椭圆形的大叶片。其颜色基本上与枯叶一致。翅反面的花纹具“中脉”,甚至“瑕疵”,例如“蛀孔”及“霉斑”等。这些蝴蝶是如此精确地模仿枯叶的自然形态,致使自然学家一直对它们惊叹不已。

光周期对枯叶蛱蝶幼虫的影响在20℃时,光周期影响枯叶峡蝶幼虫的生长发育。不同光周期下幼虫历期在31. 7-40. 2 d之间,最长和最短历期相差8. 5 d;幼虫存活率在64%-92%之间,幼虫发育历期和存活率差异显著。同时,光周期还对蛹的生长发育产生间接影响。幼虫饲养于不同光周期下,蛹发育历期在19. 5-24. 4 d之间,最长和最短历期相差4. 9 d;蛹存活率在77%-100%之间,差异明显。结果表明,不同光周期下幼虫和幼虫在不同光周期下蛹发育历期与存活率均存在差异明显。

在光周期为LD14.0: 10.0时,枯叶峡蝶幼虫到成虫羽化的死亡率最低,而历期适中,表明在20℃时14.0 h光照可能是枯叶峡蝶生长发育较适合光照,与其寄主植物马蓝生长良好气温相对稳定4月下旬的光周期和温度相吻合,这可能与枯叶峡蝶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有关。昆虫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光周期变化的适应,通过对光周期变化的测度来调节生长发育,以适应环境变化,这一现象称为光周期钟(photoperiodic clock)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