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汛期“看海”,科学防涝了解一下

中国科普博览
原创
中国科协、中科院携手“互联网+科普”平台,深耕科普内容创作
收藏

每年一到夏季汛期,持续降雨使得各地纷纷开启“看海”模式。持续不断的暴雨导致多地频发山洪、内涝。

“涝”的危害

在全球气候持续异常的背景下,洪涝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广泛影响。由此带来的传统与非传统的安全隐患也将凸显,包括经济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以及重大工程安全等,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

洪涝灾害的风险源自极端降水事件与城市这一承载体的脆弱性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不仅仅与极端降水事件有关,还取决于城市的脆弱性。气候变化加剧了洪涝灾害,其所在地区的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服务将面临危机。这就意味着,停电、交通拥堵、供水紧张等情况将更加严峻。

图片来源:Veer图库

积极防“涝”

在气候变化加剧洪涝灾害的背景下,提高防“涝”能力越来越紧迫。我国处在东亚季风气候区域,呈现三级阶梯的地形,决定了我国是一个降水分布不均、极端事件频发的基本状况,再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可以预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特征,以及旱、涝频发,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都会进一步加重。

认识到这些危机后,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采取措施缓解与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可持续地管理自然生态系统,把气候变化风险纳入到了规划、设计、管理等方方面面,通过社会、政府的共同努力建设气候抗御型社会。

(图片来源:新华社 徐骏)

从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的视角来分析,主要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站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高度,积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二是建立合理的城市暴雨内涝评估模型,为合理决策提供依据;三是提高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准确率,做好城市暴雨内涝的早期预报警报;四是积极宣传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促进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御配套机制建设。

防“涝”措施

1. 山区防“涝”

持续强降雨可能诱发山洪、滑坡、泥石流、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受到洪水威胁时,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

受到洪水包围时,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图片来源:mt.sohu.com)

2. 城市防“涝”

图片来源Veer图库

注意降水导致的低能见度、道路湿滑等对交通出行的影响,特别注意行车安全。另外,强对流天气对外出游玩有很大影响,尤其是户外旅游者需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注意防范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外出遇到大风天气,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广告牌等危险区域。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本文中标明来源的图片均已获得授权)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掌握汛期安全防范常识,牢记自救互救方法,提前做好防护措施,遇到洪涝灾害,做到科学防范与躲避,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和他人。
2023-07-19
南开博瀚四年四班泽霖
举人级
强化城市排水防涝,必须强化责任担当,完善统筹协调机制,确保指挥联动高效顺畅,充分做好应急预案,检查堵漏不可或缺,防汛排涝,不是毕其功于一役,更要求久久为功。
2023-07-19
尖刀情怀永远跟党走
太师级
防涝除排水外,更重要的是预防疾病产生。洪涝过后,水源中有各种病毒,人畜都要做防灾防疫工作。水退后要及时消毒,不能吃用被水浸泡过的食物!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