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人类关系训练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人类关系训练(training in human relations) 为提高工作效率所采用的一种以改善团体内部关系为内容的领导训练方法。本世纪30年代,罗特利斯伯格等(F.J.Rotthlisberger)所主持的“霍桑实验”揭开了人类关系训练运动的序幕。40年代,K.勒温发起了“T组”运动,使人类关系训练成为20世纪发展迅速的社会现象之一。

概述人类关系训练是以改善团体内部关系为内容,以提高工作效率为宗旨的一种领导训练方法。各种组织通过人类关系训练均可改善个体,特别是处于监督、领导、管理层次上的个体的操作,不仅可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提高组织中的生活品质。

起源人类关系、人类关系训练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E.梅耶、F.J.罗特利斯伯格和w.J.迪克森为提高美国西部某电气公司生产效益而在芝加哥所做的工作,该工作后被称为霍桑研究。该研究设计今天看来尚欠严谨精细,但它却指出了非正式群体、员工期待和满意度高的群体的决定以及领导风格对工作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一研究及其所带动的研究活动产生的一个结果是,心理学研究的注意力逐渐集中到了小群体的而不是个体方面,集中到了民主的而不是专断的领导方面。
P.G.汉森指出,人类关系训练突出以下两点:一是自我知觉,特别是了解自己在群体中对其他人的影响、途径和效果;二是把握群体动态,包括群体的发展过程、群体的作用、群体中的工作任务及其功能的维持与群体间关系等问题。1

常用方法人类关系训练中使用最广的一种方法是T一小组训练,又叫敏感性训练,通过训练能使个体的自我知觉、竞争能力、个人功效得到提高。在此训练中,小组形式相对松散,人数是10~12名,彼此不熟悉。
另有1~2名起促进作用的组织者,其作用有二:一是创设一种充满信任的、非防御的、热情友好的气氛;二是在训练之初帮助群体开展活动和建立活动规范,使群体能自己进行学习和练习。小组活动主要是开展没有严密计划的、没有明确论题的自由交谈和讨论,活动也无固定的主持人,而参加的成员则从中可以让别人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自己也可从其他组获取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馈信息,从而提高个体的社会敏感性,且有助于个体增进对在群体中相互作用的理解和体验。此训练一般持续2~6天。J.W.法伊弗和J.琼斯指出,T一小组训练效果可通过各种练习而得以扩大。人类关系训练的其他方法还有角色扮演、交流分析法、管理方略讨论等。J.P.坎贝尔和M.D.邓尼特指出,人类关系训练确实能使受训者的行为产生明显的、可观察到的积极变化,但至今几乎还没有证据表明这种训练效果可以迁移到受训者的其他方面,如家庭情境中去。2

任务其任务有二:(1)自知,即认识自己在群体中影响他人的效果和方式;(2)群体动力学,即关于提高那些力图改善群体内部关系的领导者的工作效率的条件问题,据此,形成了两类训练计划:’0“管理的发展计划”,侧重于领导者个人,以改善其管理方式为目的训练计划,特点是领导者在工作场所之外与陌生的参与者一起参加的训练;呈“组织的发展计划”,力图协调团体内关系,因而领导者在原工作团体内参加实地训练。 L.古德斯坦(L.D.Goodstein)对此作过详尽的研究。人类关系训练方法的直接目标是提高个人认识自我和开放自我的程度,改善他(她)在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具体的方法有:T组训练:角色扮演法;管理方格讨论会;交流分析法。应用最广的方法是T组训练。人类关系训练方法的缺陷主要是在现实情境中很难保持个人训练后的正效行为。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殷晓莉 - 儿童心理专家 副教授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