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云冈石窟——依山而凿的艺术宝库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原创
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理念 科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收藏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云冈石窟历时60多年才建造而成。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磅礴,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早期“昙曜五窟”气势恢宏,沉淀着浑厚、古朴的西域情调;中期则以精雕细琢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富丽的北魏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成为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万亿化身,罗刻满山,鬼斧神工,骇人心目。一如来,一世界,一翼,一花,一叶,各具精严,写不胜写,画不胜画。” 作家冰心与友人一起瞻仰云冈石窟时,用尽笔墨却最终“心自知而口不能道,此时方知文字之无用了”。

从1500年前云冈石窟开山凿壁起,它的保护者们就开始与大自然斗争,水是它最大的天敌。窟顶的渗水、雨水的冲刷以及凝结水的光顾,使这座人类艺术瑰宝面临着无休止的“水惑”。如今,随着窟顶北魏寺庙遗址的发现,这场“水战”愈演愈烈。据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曾在2014年表示,导致石窟风化的水主要包括窟顶渗水、雨水直接冲刷和雨季的凝结水等。事实上,这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很多石窟都面临的问题。2002年1月,“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启动,“水战”就此展开。

“由于石窟里空气较为湿润,常会形成凝结水。我们采用除湿机降低空气里湿度的办法来减少凝结水的产生和形成。”张焯说。面对雨水的冲刷,云冈石窟研究院设计了专门的保护性窟檐,不但可以阻拦雨水对造像的直接冲刷、保持窟内恒温恒湿,避免骤冷骤热和冻融作用发生以及凝结水形成,还可以避免表面沉积、防止大气污染对文物的侵害。而窟顶防渗工作作为云冈石窟防水工程最为核心的部分,经过三年多的论证终确定为以铺设膨润土防水毯的方式。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