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浅谈对农时历法的曲解

智慧农民
原创
智慧农民致力于成为新时代农民手中的科普建设“新农具”
收藏

农时历法不是迷信,它是客观规律。

农时历法是一门中国古老的学科,一直为中国农业生产做出杰出的贡献,从最早的《逸周书》《时训》开始有记载农时节令;到《汜胜之书》,再到后来的《齐民要术》《阴阳杂书》《地母经》。到现在的“老黄历”,从古至今,无数的贤人用尽心血去研究它,探索它的规律,指导农业生产,然而,在东北这片苦寒之地上,很少人了解和运用,甚至有人排斥,一说历法就被打入迷信的行列,农时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否定不了的。不懂它的运行,不代表它不存在。

二十四节气是黄河流域的农时,也使用于长江流域,虽然不能反映珠江流域或东北、内蒙古的农事气候特征,但其以十五天为一节气的划分,却可以作为农事活动的定位,便于农事安排,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传统农业,积数千年的实践形成的二十四节气,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结构体系。中华文明正是从“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种周而复始的农时在生产环节中孕育、成长起来。

我们对于传统农业的研究和认识需要进行客观的反思。我们的研究是遵循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以求更好地古为今用。农时便是我们最推崇的典型宝贵遗产之一,具有永久性的指导意义。我们要结合现实看待过去,重新思考农史研究的方法论,让黑龙江这片土地上,也能总结出一套适合寒地农时规律,去指导东北劳动人民。

作者:周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