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水稻徒长病可预防难治,防控的关键是减少菌源、做好种子处理

智慧农民
原创
智慧农民致力于成为新时代农民手中的科普建设“新农具”
收藏

水稻恶苗病又称为徒长病,俗称“公稻子”,一种很常见的种传病害,往年有写过该病的防治措施,有几位种植户反馈说浸种了仍有发病,秧田里已发生了怎么办?水稻徒长病发生后只能拔除,基本没有药能治,早期用药有一定控制作用,该病防治的关键是选对药剂,做好种子处理。今天笔者主要谈谈水稻徒长病的识别要点、发病重的原因及防控的方法,以供各位种植户参考。

一、水稻徒长病的识别要点

典型症状是水稻出现株高比正常水稻高、瘦弱,分蘖少,叶鞘拉长,叶色逐渐枯黄,发病早会逐渐枯死;发病轻或发病晚的可能会抽穗,稻穗短小,结的稻谷多为秕粒,观察发病植株会发现在节间生有大量的倒根。剖开病茎,内有白色丝状菌丝。

有的病株高矮与健株差不多,叶色相近,若不观察有倒生根,很难发现是水稻徒长病的病株。

识别要点:在病株的叶鞘和茎秆上可见淡红色或白色粉状物(即分生孢子),后期尚可见散生或群生蓝黑色小粒(子囊壳)。

二、发病重的原因

以往人工移栽的田间发病少,采取直播、机插秧后发病反而有所增加,部分易感病的品种容易发生重。据分析,水稻徒长病发生的因素与种子带病、栽培条件等有很大的关系。

1、菌源因素

种子带菌是主要的初侵染源,水稻种子不处理或处理不当会导致病原菌生长及产生孢子,分生孢子再侵染无病种子进行传播。若田间出现发病植株未拔除,其植株上会产生分生孢子,然后传播至健苗及花器、颖壳上,病菌入侵稻谷晚的谷粒可能不显症,但分生孢子依附在稻谷上或菌丝已侵入内部使种子带菌。

有的抗病性差的品种,如嘉禾218,采取直播、机插时并不会像手工移栽一样将徒长的水稻苗拔除,致使田间的菌源不断被积累,若是作自留种,种子带菌率越多,栽插后田间发病就越重。

2、种子处理不当

温度是影响恶苗病发生的主要外因,种子处理是预防的关键措施。

①咪鲜胺浸种是从九几年就开始应用,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一些地区因长期使用而导致恶苗病菌对咪鲜胺产生了抗性,出现了中高抗的菌株,再使用咪鲜胺浸种防控便存在较大的感病风险。

②浸种时间长,出现恶苗病的几率小,有的农户不愿意浸种或者浸种时间过短,难以使药液充分吸收并作用于病菌。

③恶苗病菌适宜在30-35℃温度下生长、侵害稻种及秧苗,温度较低时可降低病害的发生。浸种时种子量大易堆闷,不利于控制种子温度,催芽阶段或集中育秧的暗室处理均可能出现较高温度,在育秧过程中苗床温度较高,均有利恶苗病病菌繁殖。

3、栽培条件

①大量施用氮肥的田块容易发病重,施用氮肥越多,水稻恶苗病的发病率提高,有研究表明尿素是最适宜病菌产生孢子的氮源。

②秧苗出现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机插稻在机插过程中会造成秧苗根系损伤,这可能是机插秧大田恶苗病发病重的原因之一。

③田间出现病株未及时拔除,导致病菌再侵染。

三、防控的方法

1、减少菌源

首先,选用无病稻种,若田间出现过恶苗病及其附近的田块不宜留种,或选用正规的稻种,避免盲目引种。

第二,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一旦发现水稻秧苗出现恶苗病,应该及时拔除,减少菌源。

2、药剂浸种

药剂浸种可选择强氯精、咪鲜胺、乙蒜素、氰烯菌酯等,对咪鲜胺出现了中高抗的菌株的地区宜改用氰烯菌酯或用咪鲜胺+氰烯菌酯浸种。

①强氯精:40%强氯精10克兑水5公斤,浸种2.5公斤;

②咪鲜胺:25%咪鲜胺乳油2000-4000倍液;

③乙蒜素:80%乙蒜素乳油2000倍液;

④氰烯菌酯: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25%氰烯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45%咪鲜胺乳油3600倍液混配浸种;

一般建议浸种12-16小时,具体参考产品包装说明或当地农技人员给出的建议。

有条件的种植户也可选用种衣剂包衣,当前较好的种衣剂有禾姆、亮盾等,有利于减轻苗期的恶苗病、苗瘟、立枯病等病害的发生。

3、温汤浸种或石灰水浸种

恶苗病菌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在50℃以上环境便会死亡,因此采取温汤处理对预防水稻徒长病有很好的效果,适宜有机水稻栽培。可将稻种先用盐水选种,再用清水清洗两遍,然后进行温汤处理。

温汤处理方法:先用冷水浸稻种24小时,再将稻种放入40-45℃水中浸5分钟,后移至54℃水中浸10分钟,最后用15℃左右的水浸至稻种吸水饱和。

除温汤浸种外,还可以采取石灰水浸种,用0.5公斤生石灰兑50公斤水,将稻种全面浸没其中。在强氯精、咪鲜胺等药剂用于浸种前,种植户基本是采取温汤或石灰水浸种。

4、加强田间管理

首先,在育秧过程中注意温度的控制,特别旱育秧,避免苗床内温度高于30℃。

第二,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有条件的可适当施用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环境,可减轻病害发生。

总结:减少菌源和做好水稻种子处理是防治恶苗病控制该病发生的关键措施,改善土壤环境和栽培条件也是重要的防控措施。

作者:曾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