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林子大了,什么松鼠都有

我是科学家
原创

作者:Ed Yong

编辑:Ashie

社会化动物会在群体中度过大段时光,但它们仍需相互区别,否则便无法识别出配偶、幼体、领导和敌人。 群体越大,相互区别的任务就越艰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进化出了个性。群体越大,群体的成员就更可能与众不同。

做我自己,我只想做我自己……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Kimberly Pollard和Daniel Blumstein研究了不同种类的地松鼠,它们的社会结构各不相同,从大约六个个体一起生活的黑尾草原土拨鼠和黄腹土拨鼠,到十个以上集群生活的贝氏地松鼠。

图片来源:pixabay

Pollard和Blumstein发现,松鼠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它们个体的警报叫声就越有个性。研究者录制了来自八个物种共计几千种警报叫声,对每一个物种,他们用Beecher的信息统计方法进行计算。通过研究一种叫声与呼叫者身份之间有多大联系,所得的结果可以作为个性的量度。松鼠群体越大,计算数值也越大。像贝氏地松鼠这样的动物,它们的警报叫声比黑尾草原土拨鼠带有更多的“识别特征”。

实际上, 群体大小是个性背后最大的驱动力,这项重要性状变异中的88%能用群体大小来解释。 换句话说,如果你知道一个松鼠群体的大小,你就几乎能准确推测出其中个体的叫声有多独特。就像Pollard和Blumstein所写的,“群体越大,就越要努力引人注目。”

图片来源: pixabay

Michael Beecher于1982年首先提出了“社会化物种传递信息时会更加个性化”的概念。 之后,也有一些研究成果支持他的想法。细嘴鸥的雏鸟聚集在很大的公用“托儿所”中,它们的个体叫声比雏鸟留在巢中的红嘴鸥更有个性。生活在较大群体中的卡罗莱纳山雀的叫声也更复杂。还有,聚居区越大的蝙蝠种类,叫声的复杂性更高。

图片来源: pixabay

Pollard和Blumstein认为,这种联系很普遍,但并不广泛适用。其它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例如海豚、食肉目、灵长目动物可能确实是这样。而在流动性更高、个体作用不强的群体(例如鱼群和昆虫群)中,这个法则可能不太适用。这些群体聚在一起只是量的增加,而区分个体的能力并不十分重要。 类似地,像蚂蚁、蜜蜂或白蚁,识别来自同一群体的成员远比识别某个个体要重要得多。

排版:昕旸

题图来源: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