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

董仁高
原创
医学、医药知识科普宣传
收藏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由各种病毒和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部和喉部。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可诊断为急性鼻炎、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等。临床上应具体细分,不适合笼统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否则易为过度使用抗生素创造条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开始90%以上为病毒感染。因小儿自身及外界因素,可反复发作或使病情加重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有的病程可迁延。

一、诊断要点

(一)、一般上呼吸道感染

一般病程3—5天,为自限性疾病。

1、主要症状:婴幼儿常骤然起病,常见症状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咽喉部不适、咳嗽、咳痰、发热等。有的患儿还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皮疹等症状。

2、体征:咽部充血、疱疹、扁桃体肿大,有的患儿还会出现颌下(或)颈淋巴结肿大、口周疱疹等;两肺呼吸音粗。

3、实验室检查:

(1)、病毒感染者血常规常正常或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比率下降,淋巴细胞比率增高。

(2)、病毒合并细菌感染或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

4、临床上应与急性传染病早期、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的)、变应性鼻炎、急性阑尾炎、异物吸入等疾病相鉴别。

(二)、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

一般发病年龄小,发热1周左右,均为病毒感染。

1、疱疹性咽峡炎:由A组柯萨奇病毒引起,好发于夏秋季,常急性起病,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拒食、恶心、呕吐等。查体可见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等处有灰白色疱疹,疱疹大小约2—4mm,周围有红晕,疱疹1—2日后破溃,形成溃疡。病程一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好发于春夏季,可发生小流行。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的会伴消化道症状。查体可见咽部充血、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于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结膜炎,可伴球结膜充血;颈及耳后淋巴结可增大。病程1—2周。

二、治疗(最好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实施):

1、一般治疗 加强休息、多饮水、补充维生素、注意呼吸道隔离。

2、药物治疗

(1)、抗病毒(口服、静脉、雾化等)。

(2)、抗菌药物(口服、静脉、雾化等)。

(3)、中药治疗(如小柴胡颗粒等)。

3、对症治疗(降温、止惊、咽喉片等)。

三、预防: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乳儿倡导母乳喂养,防止营养不良、佝偻病。

(3)、冬春季节或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4)、加强防护,及时增减衣服。

(5)、患病后应及时就诊,以便明确诊断。

(6)、加强营养、居室勤通风。

四、注意事项

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寻找原因,注意患儿是否存在免疫功能异常、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