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新一代中国科学家离诺奖“越来越近”

北京科技报社
爱科学 懂科技 有未来,北京科技报出品
收藏

获得今年诺贝尔奖的关键研究成果背后,中国科学家做出了哪些贡献?我国科研虽已“站上巨人肩膀”,未来如何涌现更多诺奖级成果?

撰文/记者 罗中云 编辑/丁林

新媒体编辑/吕冰心

▲2022年10月10日《北京科技报》封面(订阅☞)

进入10月,今年的诺贝尔奖陆续揭晓。

在倍受关注的自然科学类奖项中,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瑞典遗传学家斯万特·佩博,获奖理由为“发现已灭绝人种的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物理学奖被授予法国科学家阿兰·阿斯佩、美国科学家约翰·克劳泽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蔡林格,以表彰他们在“纠缠光子实验、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量子信息科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化学奖被授予美国化学家卡罗琳·贝尔托齐、丹麦化学家莫滕·梅尔达尔和美国化学家巴里·沙普利斯,表彰他们对“发展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所做出的贡献。

诺奖得主们的中国缘

虽然今年并没有中国科学家获奖,但今年诺奖获得者中,不少人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学术交流或合作。他们所获诺奖的科学成果中,中国科学家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例如,今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奥地利科学家安东·蔡林格从1983年起,就一直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机构定期交流与合作,目前还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此外,蔡林格也是我国量子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博士期间的导师。1997年时,蔡林格团队首次实现了量子隐形传态的工作,被公认为是量子信息实验研究的“开山之作”,而潘建伟正是这篇文章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潘建伟从奥地利学成归国后,则继续领导国内团队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诺奖委员会在介绍本届物理奖研究成果时,特意展示了潘建伟担任首席科学家的中国“墨子号”量子卫星图片,图中显示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洲际量子通信实验。

近年来,蔡林格与中国科学家的合作愈加频密。其团队以合作形式参与了中国科学院主导的洲际量子通信实验,身为中国科大爱因斯坦讲席教授的蔡林格也曾多次做客科大“大师论坛”及“墨子沙龙”活动。因其为中外合作交流和人才培养事业所作的杰出贡献,他还被授予2020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中,美国化学家巴里·沙普利斯也是中科院外籍院士。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他就受邀来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开设讲座;2016年,沙普利斯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建立了独立的实验室。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董佳家研究员,曾在沙普利斯团队中,做了十几年的研究。“他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教我科研的方法以及怎样做人。”董佳家说。

▲董佳家与沙普利斯一同开创了第二代点击化学核心理念,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的封面发表了第二代点击化学理念的奠基性论文《六价硫氟交换:点击化学的另一个好的反应》

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古基因组测序研究成果中,同样有着中国科学家的付出。获奖者斯万特·佩博团队中负责提取丹尼索瓦人指骨DNA并测序的就是来自中国的博士研究生付巧妹。付巧妹回国后继续开展古人类基因测序工作,为中国和东亚的古人类研究做出贡献。

新一代中国科学家离诺奖“越来越近”

中国科学家的外国导师频频摘得诺奖,从一个角度说明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对外科技交流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新一代科学家有机会走出国门,获得在世界一流的实验室深造和研究的机会,参与世界前沿的科研课题——我们距离诺奖似乎是越来越近了。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 实验室主任付巧妹(前排右一)在博士期间,参与了佩博团队突破性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组测序工作(图片来源:《科学》)

但我们也应看到:被视为科学界至高荣誉的诺奖往往只授予原始创新的奠基者、开拓者和领衔者。当前,我国很多科研领域虽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了很多值得自豪的成就,但基础科学整体薄弱的局面并未有根本改观,真正具备诺奖水平的原创成果少之又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离诺奖还有不短的距离。

当然,我们也不必感到气馁。历史上,被授予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科研成果,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实践验证。今年诺奖授予的科研成果,也大多都是20年或更久以前做出的成果。

有统计显示,诺贝尔奖设立至今121年,累计900多人获奖。在科学类奖项中,我国本土仅有屠呦呦因发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且相关成果诞生自上世纪70年代,到获得诺奖时已有40年左右。我国在数十年前的科研基础总体来说非常薄弱,没能产生较多诺贝尔奖级别的科研成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屠呦呦在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

另外,诺贝尔科学类奖项大多授予基础科学领域的成果,更看重的是“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或发明。而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根据自身国民经济及民生发展需要,更侧重于容易产生实际价值的应用科学研究,并在航空航天、杂交水稻、5G通信、超级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相对而言,我国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存在不少短板,总体上离国际一流水平还有差距(这也是当前我国一些关键性科技领域被频频“卡脖子”的重要原因)。

加强科研原始创新,

让诺奖级成果“水到渠成”

可喜的是,这种局面正在逐渐发生改变。近些年来,我国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也在持续加大基础科研的投入。《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7956.3亿元,从投入规模看,经费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从投入强度看,占GDP比重达到了2.44%,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3位,超过法国(2.35%)、荷兰(2.29%)等创新型国家。数据还显示,2021年全国基础研究经费1817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占R&D经费比重为6.50%,达到历史新高。

我国高强度的科研投入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据媒体报道,当前,我国在研究论文总数、研究人员引用次数进入前1%的“顶尖论文”数量、引用次数进入前10%的“受关注论文”篇数三大关键指标方面,全部都已跃居全球首位。

未来,我国仍需要在科研体制改革、科研投入、创造良性科研生态、培育更多科技顶尖人才等方面多下功夫,产出更多、水平更高的具有世界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当各方面条件成熟时,我国科学家获得诺奖,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部分资料来源于科技日报、“国盾量子”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网)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科普要发达
太师级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科学创新精神!!!
2022-10-11
科普中国网友
以后我也要获诺贝尔奖为国争光
2022-10-10
醉卧松山石
少傅级
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