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双上肢血压不一样,啥原因?咋选择?

向日葵
基层神经科医生,擅长脑卒中、帕金森等疾病诊治。坚持科普宣传。
收藏

高血压患者,在家规律地测量血压,可以获得自身血压的一手资料,将血压数据提供给医生,医生根据相对全面的血压信息,真正对症下药,有效地控制血压。

测量血压时,会发现选择左上臂和右上臂测出来的结果不一样。什么原因?

其实,在健康人群中,左右上臂的血压是可以存在一定的差异。首次测血压时,建议同时测量双侧上肢的血压!血压可左侧高于右侧,也可右侧高于左侧。以较高侧为准。

一般情况下,双上肢血压差值波动在5-10mmHg。因此,如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必慌张。

一般认为,由于人体右手肱动脉来自于头臂干的分支,左手肱动脉来自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和左锁骨下动脉都来自于主动脉,而头臂干是主动脉的较大的分支,左锁骨下动脉分支较小,所以通常情况下测得右手手臂血压会较左手约高 5~10 mmHg,故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右上臂的血压为主。只有首次就诊时,我们才同时测量左、右臂,并予记录。

但又有研究表示主动脉弓的分支自右到左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左锁骨下动脉的分支有左腋动脉,左肱动脉为左腋动脉的分支;头臂干的分支有右锁骨下动脉,其分支有右腋动脉,右肱动脉为右腋动脉的分支。由此可知,左侧肱动脉离心较近,故理论上左肱动脉压应高于右侧。

研究者认为,因为有些人的左上臂血压高于右臂,有些人右上臂血压高于左臂,因此无法确定哪边血压较高,因此,检查双臂血压很重要。

那么,测量血压到底要选那只手呢?

中国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建议,在患者首次就诊时应测量双臂血压,并在后续就诊时使用读数较高的手臂测量血压。

根据发表在Hypertension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测量血压时,首先测量双上臂的血压,之后采用血压较高的一侧来诊断高血压,比仅测量一侧上臂血压更准确,且能更好地预测心血管病风险。

研究者称,如果不这样做,不仅会导致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不足,还会低估全球数百万人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发现,与血压值较低的一侧相比,采用较高的一侧血压能更好地预测心血管病疾病风险。

建议:在为患者测血压时,首诊应该测双侧血压,以后测血压较高侧;或者在排除其他因素影响下(如患者某一侧手臂受伤),对此同一个体,门诊随访选择固定一侧手臂测量,以达到前后数据对比的目的。

但是,如果两侧上肢血压差值过大,超过10mmHg,甚至20mmHg以上,这种情况就有可能是某些疾病引起的,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医院进一步就诊,积极查找病因。

如有双侧上臂血压差值过大,是什么原因?

原因可能多种。

急性疾病的有:主动脉夹层,是非常凶险的疾病,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胸背疼痛,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起病后即达高峰,呈刀割或撕裂样,少数起病缓慢者疼痛可不显著,一旦明确诊断该疾病,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慢性疾病的有:多发性大动脉炎或先天性动脉畸形所致,好发于年轻人。对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导致双侧上臂血压明显差异的最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特别是因为动脉粥样斑块导致的锁骨下动脉严重狭窄。

因此,如果您监测双上臂血压,双侧差值很大,可能提示存在病理情况,建议及时就诊!

盗血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有的肱动脉或锁骨下动脉搏动也减弱或消失,患侧上肢血压降低,双侧上肢收缩压相差一般在20mmHg以上。

其常见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大动脉炎、先天血管畸形、血栓性、外伤性等等。对于青壮年,尤其出现发热、头晕、黑矇、关节疼痛、四肢发凉、间歇性跛行、血沉增快等表现时要警惕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可能。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原发性免疫性慢性炎症性动脉疾病。多发于青少年女性,男女之比是1:8,发病年龄多为20~30岁。本病特点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多发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常累及数处血管,使受累血管发生狭窄或闭塞,少数可引起扩张或动脉瘤形成。

根据受累血管分布类型,多发性大动脉炎可分为头臂动脉型、胸腹主动脉型、主-肾动脉型、肺动脉型及广泛型五型。

多发性大动脉炎临床表现:

根据受累血管类型和范围患者会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症状。头臂动脉型常表现为发热、头晕、头痛、黑矇、晕厥、记忆力减退、视力减退、上肢无力、发凉,伴颈动脉、桡动脉和肱动脉可出现搏动减弱或消失(无脉征)。胸腹主动脉型除了上述表现外还会出现下肢发凉、皮温低、间歇性跛行等。主-肾动脉型常表现顽固性高血压。肺动脉型可表现为心悸、气短、活动能力下降。广泛型因累及血管广泛病情常常更为严重。

虽然多发性大动脉炎临床表现复杂、诊断困难,误诊率极高,但简单易行的对比测量双侧血压和脉搏往往为我们认识该病提供了最简便直接的证据。如果发现无脉、脉搏减弱或双侧血压不一致请至风湿免疫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