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obesity)是一组常见的代谢性症候群。WHO早就将肥胖列入疾病名单,并认为是全球最大的成年人慢性健康问题、是心脑血管等重大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全球每年因肥胖症死亡的人数高达400万,故如何科学体重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中华精准健康传播专家共识》中指出:“面对当今医学科学的深入发展与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令健康传播工作者难以以专概全;面对当今多元化信息和健康传媒的纷繁复杂,令广大民众难以准确获取且无所适从;面对当今生态环境的变化莫测,令社会人文健康难以适应而提速更新。”因此,对于体重管理的传播也需要从精准健康传播入手,即要在空间位置上、时间感念中、世间变幻下精炼准确地定位体重管理目标,聚焦机体生理、精神心理、社会伦理的靶点,进行以深耕健康传播资源、细作健康传播途径、感染健康传播受众为内容,建立生命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立体式、全链环地体重健康管理传播系统。摘取《中国研究型医院杂志》发布的——中华精准健康传播专家共识》之公民体重管理指南,今日第二篇分享《中控体重“欲重”管理中篇》。
中控体重“欲重”管理是指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但患有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高危病症的个体,对其超重危险因素加以控制的过程。本篇针对引起体重“欲重”的高危因素精准发力,强调一个“控”字,主要从“生理、心理、伦理”3个环节进行干预。
(一)生理“三机”
1.生物之机能:机能即为机体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作用和活动能力。目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高危病症,一方面影响着机体的健康,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机体肥胖。肥胖同样也会引起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容易常见慢性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
2.生活之机遇:良好的运动习惯是通过运动的方式达到控制体重的途径。长期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使个体的能量摄入与消耗处于负平衡状态,从而燃烧堆积在体内过多的脂肪,完成体重控制任务。尽管运动对于控制体重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但对其解释机制并不唯一。有研究者认为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肾上腺素的释放、降低胰岛素的分泌等方式来加速脂肪的分解;还有研究者发现运动可以通过提高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的消耗率等方式来抑制脂肪的聚积与合成。尽管如此,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有成效,因此必须注意以下3个问题。(1)设定运动的强度:关于运动强度的设定,目前学界尚无定论。有研究发现,高强度的运动才能达到减肥效果;但也有不少研究者表明,中等强度负荷(即最大耗氧量为55%左右)的运动减肥效果最佳。若强度过大(即最大摄氧量超过80%),则会抑制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的释放,还会使得肌肉氧化脂肪的能力降低,此时能量消耗的主要是糖;若强度过小(即最大摄氧量低于20%),机体的热能消耗不足以达到热能负平衡状态,同样也起不到减肥的作用。避免强烈、竞争性运动,尤其中老年人,运动后适宜心率=170-年龄,应以有氧运动为主,比较适宜的运动如游泳、太极、八段锦、跳舞、快走、骑车等。运动应该量力而行,持之以恒。(2)注意运动的持续时间:运动必须持续一段时间才能消耗脂肪,一般至少需要20 min。因此,想要达到消耗脂肪的目的,最好持续运动30 min以上。持续时间是容易被忽略的因素。这也正是很多人每天运动,但仍然没有显著效果的原因之一。(3)合理安排运动周期:很多人由于自身懒惰或是事务繁忙等原因,期望一次运动就能带来体重的明显变化。但是,运动必须长期且达到一定稳定的频率才会带来身体的改变。(4)运动前后的饮食营养:运动前不能大量进食,否则呼吸会受到一定影响,增加胃肠消化困难,容易引起腹痛、恶心、呕吐。运动后需要休息,也不能马上进食。运动后需要休息30~45 min后再进食。
3.生存之机会:体重管理在女性妊娠期中对女性自身与胎儿均具有重要意义。孕妇在妊娠过程中不仅需要摄取自身所需营养,也需要准确满足新生儿对营养的需求。对于孕期体重的管理,需严格控制,医务人员要了解孕妇妊娠前体重,并根据孕妇妊娠前体重、身高科学计算孕妇BMI。对于孕前BMI<18.5 kg/m2的孕妇,其孕期体重增长控制为<13 kg。对于孕前BMI 18.5~25.0 kg/m2的孕妇,其孕期体重增长控制在8~10 kg。对于孕前BMI 25.1~30.0 kg/m2的孕妇,其孕期体重增长控制在5~7 kg,孕前BMI>30.0 kg/m2以上者,需咨询医师进行个体化体重控制。孕早期应控制增重为0.5~2 kg/周,孕中、晚期应控制增重约为0.4 kg/周。孕妇需每周称体重,监控体重增长。孕早期,即怀孕1~12周,只需要保证孕妇日常饮食结构与孕前相同即可;孕中期,即怀孕13~27周,此时胎儿处于快速发育阶段,需要保证孕妇得到充足的营养支撑,并保证铁、钙等元素的摄取,严格限制其每日食用盐总量,日常饮食应以鱼、禽、蛋、瘦肉和奶等食物为主,但仍需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取;孕晚期,即28~40周,需要结合孕妇身体状态及胎儿发育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合理补充不饱和脂肪酸、钙质等,确保其正常的体重增长。依据孕妇的妊娠时间及相关指标,并结合营养分析指导系统的数据调整孕妇的孕期供给能量,为30~38 kcal/(kg·d)。指导孕妇每天进行1 h左右的运动,以从不感到疲劳和微微出汗为宜。胎儿出生后,母乳喂养较人工喂养减少肥胖发生率,更有利于降低今后的超重、肥胖风险。
(二)心理“三为”
1.个体之行为:体重管理更多表现于个体行为的控制,积极密切的关注自身体重变化,提高对其重视程度,及时调整控制体重的策略。可以根据体重制定具体而详细的体重管理计划。建立健康的节食意识,每餐不过饱,避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以延长进食时间,自我限制进食量;选择纤维素含量较高的蔬果,减少食量。改变进食行为有助于减少进食量出现未吃饱的感觉。
2.精神之行为: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树立正确的控制体重观念和信心,认清控制体重的目的,了解它是综合作用的长期过程。长期坚持控制体重,保持积极的情绪,避免反弹(减肥后的再次肥胖)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很多人希望采取过度运动短期内达到降低体重的目的,但是运动对于减肥的效果一直以来饱受质疑。因为过度运动,大脑会给你指令,去减少其他时间的活动量,最后消耗卡路里的数量与平时无明显差异。另外,过度运动可能会透支意志力,引起其他不良生活方式,例如更加容易暴食、注意力无法集中,以及情绪更容易失控,甚至没有足够的意志力来抵御美食的诱惑,从而更容易引起体重增加。
3.社会之行为:关于人们无比关心的体重与胖瘦,一本美国杂志刊登过的一则广告曾尖刻地写道:“你的体重是你社会等级的宣言”。在美国,曾经被认为是成功标志的肥胖,如今成了中下阶层的标志。大多数的肥胖与生活方式有关。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才是解决此难题的要旨。推广宣传健康教育是基本环节。了解超重与许多慢性病的关系及体重管理的知识,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体重、控制饮食等,对于控制体重具有重要意义。要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及科学的体重管理目标的认知率,创造健康生活方式的大环境。处于超重边缘的人,往往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体重状态,易于忽略体重管理,从而走向超重甚至肥胖。政府应创造体重管理的方便条件,通过修建体育设施,让公众与体育活动设施零距离;提高对餐饮业的监督管理,创造健康饮食的大环境,限制高热量、高胆固醇等不健康食品的生产和加工,于食品包装上贴警示贴提示超重人群进食过多热量可危害健康,让民众意识到体重控制的重要性。
(三)伦理“三信”
1.道德之信念:过去30年来,超重人群的迅速增长主要与经济发展和饮食生活习惯有关。高能量、大份额、营养不均衡饮食,低体力活动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是肥胖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国家政府的适当干预、媒体的健康宣传、专家的科学指导、社会环境的优化改善、家庭理念的科学更新,最终都会影响到个人行为的良好发展。树立控制体重观念,自觉接受健康领域的道德教育,减少疾病的发生,承担健康责任。作为社会人,健康不仅仅是个人的,更是整个家庭、整个社会的,维护和促进健康是每个人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2.事物之信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合理控制体重可视为社会发展之规律。超重或肥胖的医学治疗分为对症治疗(治标)与对因治疗(治本)。所谓治标,就是把多余的脂肪去掉,包括外科手术和药物的方法。治标而不治本,会引发一系列伦理问题,如导致无法恢复的并发症、过度治疗等等。选择正确的控制体重的方式——改变个人生活方式,从源头治理超重肥胖问题,才具有重要意义。
3.文化之信仰:当前,“健康”文化愈加受到重视和奉行。一个人盲目追求“逐瘦”而失去健康,不仅难以承担原本应该承担的义务,工作、事业均将受到影响。因此应正确认识健康的含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杜绝盲目不健康的减肥行为。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作为国内专门研究健康文化的学术组织,自成立之日起便在健康领域积极探索,以通过文化引领民众获得健康,曾发布《之公民防控心梗“十间”卫生健康指南》获得广泛好评。
作者:
王贵强 北京大学感染疾病控制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健康科普专家,获2020“中国好书”奖《免疫力就是好医生》主编。
王立祥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健康科普专家,获2020“中国好书”奖《免疫力就是好医生》共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