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向着“绿色生态农业的目标”出发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
推行蔬菜肥药减施控害,探索产出产品安全的现代设施蔬菜产业之路
收藏

中国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病虫草害频发,致使农药使用量不断攀升,每年使用农药约31万t(以有效成分计),防治3亿~4亿hm'。中国的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9%,却使用了超过世界25%的化学农药,是世界第一农药生产和使用国。目前,中国农药平均利用率仅为35%,大量农药通过飘移、渗漏和径流等方式等流失,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危害生态环境安全。在中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防控已成为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方法,农民对农药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在化学防控的过程中,许多土壤养分流失贫瘠等问题也随之出现。

一、农业生产“双减"的技术措施与实施途径

(一)农业生产“双减”的技术措施

1.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要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兼顾土壤改良和耕地质量监测,确保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增产能力持续提升。

2.推进技术集成创新

2.1梳理现有减药减肥技术并进行集成

机械侧根深施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确定量施肥技术、轻干湿交替灌溉技术、秧田无纺布全程覆盖技术、高地隙植保机施药技术等。基于精确测报的精准施药技术,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技术等。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并辅以农业侧深施肥技术,可有效节省肥料;坚持秸秤还田,增施有机肥,并尝试建立有机肥与秸秤还田轮换制度。充分利用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完善喷药田间操作规程,大力推进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开展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2.2改进肥料运筹

大力推广精确定量施肥和实地氮肥管理技术,并结合不同类型农业品种的源库特性,调节追肥的施用时期和用量。其中源限制性农业品种,即大穗型品种,应该加强粒肥的施用,或者保花肥与粒肥结合施用;库源限制型品种,即多穗型品种,应该注重施用促花肥,或者促花肥与保花肥结合施用。还要注重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和技能,研发推广适用施肥设备,改撒施、表施为机械深施、叶面喷施等。

2.3有机肥替代化肥

通过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用有机肥料替代部分化肥,实现有机无机配施的施肥制度。从长期的增产效应来看,有机肥的增产效果是要优于化肥。有机肥中养分的持续矿化和残效叠加,可以对作物提供持续的养分供给肥。施用有机肥还能够提升耕地基础地力,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用耕地内在养分替代外来化肥养分投入,从而达到减肥增效的生产效果。

(二)农业生产“双减”的实施途径

一要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创建利于农业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减药目的。

二要调整农药产品结构。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其毒性及其在环境中的残留水平。农药的残留水平与其理化性质、使用状况、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科学地选择出高效且对环境安全的品种,控制并最终淘汰那些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严重或构成潜在威胁的品种。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和生物农药,替代低效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先进的植保机械,减少农药浪费。

三要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多年实践表明,专业化的统防统治可以显著提高防治效率,节约成本,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建立和完善农药环境跟踪监测体系、农药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优先控制农药筛选体系,制定管理及控制的方法,使农药在生产、流通与使用过程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降低到允许或可接受的水平,推行农艺与植保机械配套,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推广精准。

二、展望

(一)多年来,国家将“三农”问题放在首位,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也是连续14年提出绿色生态农业的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增加土壤有机质。关于生态绿色的内容比重明显增加,节能、绿色、无污染等成了“三农”问题的热点,足见国家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实现农业生产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势在必行。

(二)在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后,中国的肥药行业进入了低增长快调整阶段,几乎所有的生产企业都在规避产品同质化带来的经营困扰。在经营压力和社会责任感双重压力驱使下,化肥与农药生产企业愈加重视科研力量,向着高效增值、多功能、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其次,中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农业人员年龄上扬;农村土地流转加速,种植结构和方式发生改变等,这对化肥和农药的品质及价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根据作物种类和地域特点研制新型化肥和农药,减少农药用量和残留,会更受种植大户的青睐,高效环保将成为未来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为适应国家提出的满足长效、高效﹑低耗、无污染的要求,为适应消费群体的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土地的综合效益的要求,农资行业应顺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未来,化肥及农药行业将向着高浓复混化,利用高效化,释放可控化、残留安全化和元素全息化方向发展驯。化肥工艺也应从以单质肥料生产为主逐渐转向以复混肥料为主,实现有机无机相结合、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甚至与生长剂和农药相结合,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化肥农药零增长的要求。相信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在行业自我调整下,在消费群体的需求推动下,农业生产化肥、农药零增长之路终将是通途,零增长的目标终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