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从小养成爱牙好习惯幸福一生(八)定期口腔检查,及时治疗口腔疾病

中华口腔医学会
健康口腔,科普同行。
收藏

家长经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每次带孩子去看牙,孩子的牙已经烂的很严重呢?孩子的牙齿终究是要替换的,患了牙病还有没有必要治疗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儿童的牙病不仅要及时治疗,更要定期检查,预防理念为先。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乳牙,一副恒牙。儿童时期的牙齿多称为乳牙。由于乳牙的牙齿结构较薄弱,没有恒牙坚固。乳牙患病的程度和速度都比恒牙更严重和更迅速。例如:龋病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乳牙龋病不仅引起儿童牙痛或牙龈肿胀,严重者还会引起高热等全身症状。同时,乳牙龋还影响后续恒牙的正常发育和正常萌出。此外,儿童牙齿疼痛,长期被迫用另一边不痛的牙齿吃东西,导致双侧面部发育不对称,造成颌面部的发育不美观。由于儿童口腔疾病发病快、程度重、危害大,所以必须及时治疗儿童口腔疾病。

《黄帝内经》提到“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现代医学已经强调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儿童口腔疾病发展比较迅速,多数情况是孩子出现疼痛,无法吃东西等症状时才去就医。目前很多家长的就医理念还是问题驱动就医,也就是出现问题需要治疗了才找医生看牙。这也是为什么家长每次带孩子看牙,牙齿已经烂的很严重了。问题驱动就医模式的儿童口腔疾病程度严重,治疗程序复杂,儿童配合困难,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家长需要防患未然,从问题驱动就医模式转变为预防性就医模式,从疾病管理为中心转换为健康管理为中心。这对正处于替牙期的儿童来说,还能够及时地发现、处理乳恒牙替换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保证乳恒牙替换的顺利进行,降低错颌畸形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还能够发现日常口腔护理不到位的地方,降低龋齿发生的可能性。有必要时,还应当进行洁牙预防牙龈炎。

第一次口腔检查应该在什么时候呢?儿童应该间隔多久检查一次口腔呢?婴幼儿宜在第一颗牙齿萌出后6个月(通常出生后12个月)内,由家长带去医院进行第一次口腔检查,请医生帮助判断婴幼儿牙萌出及口颌发育情况,并评估其患龋病的风险,主要内容包括:饮食喂养习惯、口腔卫生习惯、生长发育情况(特别是牙齿发育)以及患龋风险评估等,提供有针对性的口腔卫生指导,如果发现龋病等口腔疾病宜及早诊治。儿童口腔检查间隔时间要根据患龋风险评估情况,建议学龄前儿童患龋风险低的每半年一次口腔检查,患龋风险高的每三个月一次口腔检查。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能及时发现口腔疾病,早期治疗。医生还会根据需要,进行口腔保健指导、口腔疾病筛查及患龋风险评估,并指导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控制口腔疾病的发展。

口腔检查的内容包括牙颌面部检查,检查是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检查牙的萌出数目、排列、形态、咬合关系、口腔黏膜和唇舌系带;检查龋病相关情况,如检查牙面软垢量和分布,牙是否有白垩色、棕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是否有龋洞;以及检查牙釉质发育情况。必要时还可进行龋活跃性检测,有助于评估患龋风险。

儿童是口腔疾病高发的人群,常规口腔检查有助于儿童口腔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我们建议:定期口腔检查,及时治疗牙病!

作者: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林焕彩 周燕

中华口腔医学会 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 供稿

本文图片出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响孩子一生的事——儿童口腔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