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慢性阻塞性肺病非药物治疗——肺康复

达医晓护
通过医学科普让老百姓真正做到“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
收藏

这是达医晓护的第2182篇文章

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代,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更多的认识,普通百姓对疾病的治疗不再局限于药物治疗,也不在局限于疾病本身,更多的关注身体功能和心理的全面康复。除出院回家之外,还要重返社会,胜任力所能及的工作。

1577789217717741.jpg

上次我们谈到呼吸科的常见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今天我们来谈谈慢阻肺的非药物治疗“肺康复”。

对于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来说,过去一直认为,他们病程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但最新研究表明,如果在疾病进程中,通过积极干预,做“肺康复”,他们的各项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临床症状都会得到有效改善。

那什么是肺康复呢?

很多人说,哦,我知道,肺康复就是锻炼呼吸,练习吸气呼气。对的,肺康复是要练习呼吸,但是肺康复不仅仅只有简单的锻炼呼吸功能,它还要包括心理支持、宣教,根据每个病例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综合性康复方案。用以稳定,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改变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等等,让慢性气道疾病患者能发挥最大的呼吸功能潜能。肺康复是医疗实践的艺术。

肺康复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消除或控制呼吸疾患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教患者获得日常生活中最大活动量,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延续。

肺康复治疗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1577789221982913.jpg

1、心理治疗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特征是缓慢进行,症状时有时无,但构成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是不可逆的,并随时因积累而加重,患者自我感觉社会地位不断下降,自信丧失,对自我供养,工作能力,甚至自理能力心存疑问。觉得对家庭和社会是一种负担,甚至有的家属也有这种想法,以致患者和家属都产生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心理障碍,如孤独,苦恼,焦虑,易怒,及抑郁等。对此医生除了积极处理患者躯体上的不适,还要对出现了心理障碍的患者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提供帮助。对患者不断给予鼓励,在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的同时,还要提供自理能力和康复治疗技术的指导,如正确的呼吸方法,如何排痰,氧疗,营养等。耐心解释各种疑问,主动介绍一些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不断鼓励,以积极态度面对人生。

2、呼吸肌的训练与康复

(1)腹式呼吸

吸气时,膈肌收缩下降,腹肌松弛,保持最大吸气量。呼气时,腹肌收缩帮助膈肌松弛,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增加呼气潮气量。其作用是增加潮气量,减少功能潮气量,提高肺泡通气,换气功能改善,呼吸困难缓解。尽量减少肋间肌的劳动,保持休息。要求是根据病情取卧位,半卧位,坐位,左右手分别放于胸腹部,经鼻吸气,经口呼气,气要均、细、缓。每日2次,每次10~15分,熟练后增加次数和时间,最后不自觉形成腹式呼吸的习惯。

(2)缩唇呼吸

是腹式呼吸的组成部分,吸呼比为1:2~3,作用是防止呼气时小气道狭窄,陷闭,利于肺泡气排出,缩唇大小及气流:距口唇15~20cm处蜡烛火焰苗随气流排出但不至熄灭,锻炼若干次,即可掌握。注意事项:呼吸肌和其他肌肉一样,训练所取得的效果具有可逆性,一定要持之以恒甚至一辈子。

(3)体育锻炼

如行走,慢跑,游泳,上下楼梯等,均可增加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

3、氧疗

氧疗是慢阻肺康复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严重慢阻肺患者,宣进行长期的家庭氧疗,其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标,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具有下列指标的慢阻肺患者宜进行长期氧疗:(1)静息时PaO245mmHg,S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