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少坐多动,作息规律,少吃三高食物!中国体重管理专家共识

科普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
中心宗旨为“提高医务人员科普能力,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
收藏

控制体重,要科学。近日,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等学术组织发布了体重管理共识。

共识建议,体重指数(BMI,体重与身高平方比)超过24 为超重,超过28为肥胖。

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为中心型肥胖。人体成分检测结果提示内脏脂肪面积>100 cm2为内脏型肥胖。

同时,共识还给超重或肥胖分了四期:

0期:超重,无肥胖相关疾病或疾病前期;

1期:超重或肥胖,伴≥1种肥胖相关疾病前期;

2期:超重或肥胖,伴≥1种肥胖相关疾病;

3期:超重或肥胖,伴有≥1种肥胖相关疾重度并发症。

共识认为,体重管理还包括调整饮食、运动和心理行为,重塑生活方式,以达到改善健康状况的目的。

1. 管理目标:建议将减少体重≥5%~15%。

2. 少坐多动,作息规律,少吃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少下馆子,不暴饮暴食,多饮水,慢饮食,饮足水,寻求家里人和社交圈支持,必要时接受专业指导。

3. 控制每日总能量的摄入。

4. 有氧+阻抗运动

建议在专业医师或运动教练指导下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必要时可进行心肺功能测定及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以助确定最大耐受心率。

增加运动需要循序渐进,以达到每周3~5 d,总计≥150 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6次训练增加5%的强度,直到65%最大负荷.

隔日进行一次抗阻肌肉力量训练,每次10~20 min。

高强度间歇训练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减重策略。

5. 心理指导建议:增加自信,缓解压力与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减重效果和生活质量。

6. 减重药物治疗建议:国内获准临床应用的减肥药物只有奥利司他。

包括饮食、运动及行为的生活方式干预是超重或肥胖的首选治疗方式。

7. 减重手术建议:BMI≥32.5 kg/m2且存在合并症者,或BMI≥35.0 kg/m2不论是否有并发症的患者,经生活方式干预和内科治疗等减重方法长期无效,且有行减重手术意愿时,可考虑。

8. 复诊建议:体重下降代谢指标(如血糖、血压、血脂等)会改善,注意去相关专科调整用药。复诊频率建议1次/月,当代谢指标或疾病状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复诊。

总之,共识指出,需要整合资源,建立院内院外联合管理团队,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线上线下、院内院外全流程体重管理。

转载自:中国循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