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中国航海火器丨世界最早的二级火箭——火龙出水

中国航海博物馆
中国航海博物馆官方账号,一起去航海!
收藏

赏·重量级展品

“火龙出水”的筒体是由毛竹制作而成,龙头与龙尾则由木头雕刻而成。火龙腹内藏数支火箭,龙头、龙尾处各有多只火箭,腹内火箭与龙头、龙尾火箭用火药线串联,龙头、龙尾火箭则由一根总火药线串联。

展厅展出的“火龙出水

古代士兵使用“火龙出水”时,先将其放在距离水面3-4尺高的位置,点燃总引线,进而将龙头、龙尾处火箭点燃,产生巨大推力飞行,外面火箭的火药燃尽后,又引燃腹内火箭,使其从龙口处射出,继续飞行来攻击敌军船只。“火龙出水”的射程可达2-3里,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多级火箭,被李约瑟誉为“原始的阿波罗火箭”。

根据《武备志》记载绘出的“火龙出水”发射过程

观·“火龙出水”演变

明代 “三飞箭”

我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箭的国家,早在宋代就已经制造出了火药箭。据北宋曾公亮编写的《武经总要》记载道:“火箭,施火药于箭首,弓弩通用之,其傅药轻重,以弓力为准。”到了明代出现了架射式火箭,最为著名的就属飞刀箭、飞枪箭及飞剑箭三种,它们也被合称为“三飞箭”。

明代出现的“三飞箭”

《武备志》 “火龙出水”

由于单级火箭射程较近,大约在300米左右,很难攻击较远的敌人。为了攻击更远的敌人,明朝人发明了世界最早的二级火箭,即“火龙出水”。“火龙出水”由于采用了火龙筒体内外均有火箭的独特结构,使其具备二次点火引燃功能,可以将火龙攻击最远距离达到2-3里,弥补了单级火箭发射距离近的缺点。

《武备志》中记载的“火龙出水”

探·水战运用

《火龙经》中的记载

“火龙出水”是中国古代专门用于水战的火器,明代焦玉在其编写的军事性著作《火龙经》中记载道:“水战可离水三、四尺,燃火即飞水面二、三里远,如水龙出于水面。筒药将完,腹内火箭飞出,人船俱焚。”由此可知,“火龙出水”实际上并不是从水面下发射,而是从海面上发射,其轨迹也是保持低平的。

展厅展出的《火龙经》

载人航天火箭

此后,人们发明了载人航天的多级运载火箭,这与明代发明的二级火箭—“火龙出水”在原理上有异曲同工之处。人类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乘坐载人航天火箭离开了地球去遨游浩瀚无垠的太空。

参考文献丨

1、(明)焦玉:《火龙经》,清刻本。

2、(明)茅元仪:《武备志》,华世出版社,1984年版。

3、王兆春:《中国火器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潘吉星:《中国火药史》,上海远东出版社,2016年版。

5、(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湖南科技出版社,2017年版。

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 化学及相关技术 第七分册 军事技术:火药的史诗》,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