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蒋高明:普及生态农业是个系统工程

中国绿发会
长期致力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
收藏

生态农业是系统工程,需要生产者、经营者(企业或合作社)、消费者、政府的参与或推动。六不用(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地膜、激素与转基因种子)的生态农业,实际上已经承担了环境治理、全民健康保障、遏制温室气体上升、保护生物多样性尤其栽培物种或驯化物种多样性的多种义务,这些显然不能由生产者、企业或消费者来承担,政府必须要有作为。工业化或化学化农业造成的环境问题与健康问题,其治理或治疗的费用是由政府或患者承担的,且是在末端进行的,算经济账是划不来的,如果发展六不用生态农业就不用花这些治理或治疗的冤枉钱。

专题图片

六不用生态农业产量是不低的,我们用六不用技术种植的花生、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红薯、大部分蔬菜等产量是高于周边农户的,给农场干活的农民是有亲身体会的,因为他们见证了全过程。然而,他们为什么不愿意采取六不用措施来经营自己的承包地呢?这是市场规律造成的,优质无优价,谁也不会干除非留着自己吃,谁都不愿意吃亏。

以种植六不用花生为例,人工除草每亩按照除4遍草计算,一遍100元,就是400元,而用除草剂不到20元。有人说,那就把380元增加的成本算到花生售价上(产量500多斤皮果),每斤皮果售价增加1元可不可以嗯?不可以,农民根本不会考虑,因为每亩增加500元扣除劳动力成本剩100元根本不值,随便外出打工小半天就挣来了。其实,农民是最好的经济学家,算小帐谁也不如他们。那么,需要增加多少农民才会干呢?我们做过实验,需要在现有市场价基础上翻2~3倍或更高,可增加成本的产品谁来卖?卖给谁呢?显然需要有企业或合作社来运营,他们也是要算账的。在这方面,政府不能当旁观者。

物理杀虫技术是成熟的,将农民肩上的喷雾器卸下来是不难的,花与农药更少的钱就能实现,但谁来操作呢?显然也不能由企业或消费者来承担。我们的建议是,今后高标准农田建设时,政府出资金免费为农民按装杀虫灯,并安排专门的人员维护,从此农民种地再也不用考虑虫害,从此结束人虫化学大战百年历史。生态农业技术虽成熟,但推广难度却很大,六不用生态农业更是任重道远,不过目前路线图已经清晰了,就看如何操作了。

来源:蒋高明科学网博客

评论
曲一线
大学士级
2022-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