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天气最热的时候也正是孩子放暑假的时候,但尽管炎炎夏日也依旧阻挡不了家长带孩子出去游玩的决心。这时候家长就要尤其注意中暑这个问题了。
那么,如果孩子中暑我们应该如何急救呢?预防中暑又有哪些措施呢?
中暑其实大家都不陌生,用专业的语言解释就是,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及无风环境中,患者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出现相关临床表现的疾病。
通常发生中暑的原因主要包括四点:环境温度过高、产热增加、散热障碍、汗腺功能障碍。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通常将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日)射病。这三种情况可以顺序发展,也可交叉重叠。
热痉挛是剧烈活动后,大量出汗后出现头痛、头晕和肢体、腹壁肌群痛性痉挛,肢体活动受限,有时候腹痛和急腹症表现相似,数分钟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无神志障碍。
热衰竭主要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心率明显增快、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中心体温升高不超过40℃,无神志障碍。这也是儿童比较常见的情况。
热射病则往往温度大于40℃,有神志障碍,且会损伤多种器官。
中暑并不是个小问题,尤其对于儿童而言,家长更应该多加警惕。假如孩子旅途中高热伴昏迷首先应该考虑中暑。
不过中暑之后,家长也不要慌,记住快速降温是治疗的基础,迅速降温决定孩子的预后。
首先家长应将孩子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脱去他们的衣服,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促进散热。
假如孩子没有虚脱,迅速降温的金标准是冷水浸浴或冰水浸浴,并且不停地搅动水,以保持皮肤表面与冷水接触,并在头顶部周围放置用湿毛巾包裹的冰块。这种方法能在20分钟内将体温从43.3℃将至40℃以下。
对虚脱者最好采用蒸发降温,如用15℃冷水反复擦拭皮肤或用电风扇或空气调节器。当体温将至39℃时,停止降温。
如果以上急救方法不能降温或缓解孩子的症状,则应及时送医,切不可乱了阵脚。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决定预后的不是发病初始体温,而是在发病30分钟内的降温速度。如果发病后30分钟内能将直肠内温度将至40℃以下,通常不发生死亡。但如果降温延迟,后果则不堪设想。
当然,除了急救知识以外,家长还应该学会如何预防孩子中暑。
首先出门应让孩子穿宽松浅色透气的衣服,在阳光下活动时,应给他们戴宽边遮阳帽,如果有儿童可使用的防晒霜最好也涂上。其次,炎热天气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在11:00-15:00暴露于阳光太久。最后,多饮用一些含有钾、镁和钙盐的防暑饮料。
总之,恰逢孩子暑假之际,如果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出去游玩,那么请一定要学会中暑急救措施,并且做好防暑准备。
参考文献:
葛均波,徐永健等,内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P916、P918、P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