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嫦娥”携“玉兔”圆梦广寒,国人登月此期可待……

幽幽龙仔
从古代历史到现代科技,龙仔带你曲径通幽
收藏

“低头望明月,举头思故乡”。这句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最后两句稍做改动而成。乍一看前言不对后语,可若是我们把吟诵这句诗的地点换到月球上。“低头”、“举头”之间使这首上千年的古诗焕发出新的韵味与意境。中国首位登月的宇航员,完全可以在第一次踏足月面时,吟诵这句诗文,比“一小步,一大步”更能彰显中华底蕴与人类情怀。

诗情画意的美好场景总是令人神往,但是把思绪拉回面对现实。中国离载人登月确实还有一段距离,不过我国现今也已发射了多个探测器造访神秘广寒宫,一探嫦娥仙子容。

2004年,我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主要分三大步,“绕”、“落”、“回”。

2007年10月24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嫦娥一号”的主要目标是获取月表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有用元素含量,探测地月间的空间环境等。2009年3月,“嫦娥一号”在飞行了近五百天后,受控撞月,成功落在月球丰富海区域,悲壮地结束了自己的探月征程。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顺利升空,继续中国的探月征程。这一次的“嫦娥”搭载了更为先进的设备,获取了更清晰、详细的月面及月球极区数据,搭载的CCD高分辨率照相机还对“嫦娥三号”的预选弱着陆地点进行高精度成像。

至此,三大步中的第一步“绕”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关键的第二步“落”了。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入茫茫太空,奔赴月球。这次奔月的不止“嫦娥”一人,她还携带了自己的灵宠“玉兔号月球车”。“嫦娥三号”在经过约70小时的飞行后,着陆器开始登月。它依靠推力可调的7500N变推力发动机,多次点火,精准调整姿态,逐步逼近着陆区域,最终四个脚架稳稳踏上月面。

12月14日21时11分,中国首个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成功软着陆在月球雨海西北部。曾经那高不可攀的广寒深宫终于迎来了访客,“嫦娥”这次不再是虚幻的神话人物,而是中华儿女奋斗了半个多世纪实实在在的国之重器。

12月15日,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驶出着陆器,迈上月球土地,陆续开展了“观天、看地、测月”等科学任务。

2016年8月,超期服役的“玉兔”光荣退役。

我国的“嫦娥三号”创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长的记录。其拍摄的高清照片,使人类时隔近半个世纪再次零距离观测月球地表。这些包含大量科学信息的照片、数据已免费向全球共享。

接下来登场的便是“嫦娥四号”。它虽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但功绩一点不逊色于“嫦娥三号”。

2018年12月8日,长征三号乙改二型运载火箭搭载着“嫦娥四号”顺利升空,开启了月球探测新征程。

由于此次任务在月球背面,通讯不便。我国早在“嫦娥四号”奔月的半年前,就向地月引力平衡点L2点(拉格朗日L2点)发射了中继卫星“鹊桥”,它将保障“嫦娥四号”任务时的通讯畅通稳定,为人类首个月背探测器与地球控制人员间牵线搭桥。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缓冲系统的护航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附近。随后,“玉兔二号”驶向月面,开始巡视探测任务。

这是人类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巡视探测器。

至此,我国圆满完成了“落”这一步,而且还“落”了个世界第一。

最后,三步走战略,只剩下压轴大戏“回”了。

“嫦娥五号”已整装待发,探测器全重8.2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部分组成。它将在月球上采集有科研价值的月球岩石,等待后续任务将其带回地球。据悉,“嫦娥五号”将于今年10月底奔向月球。

如此多的探月机器奔赴月宫,我国的载人登月计划也没闲着,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据权威人士透露,我国将在2030年前后把自己的宇航员送上月球。

“低头望明月,举头思故乡”。

正当中华儿女为圆梦明月努力奋斗之时,西方的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也向她的子民发出了邀请。接受这份邀请的是第一个完成载人登月壮举的航天霸主美国。NASA在阿姆斯特朗登月50周年这一天(2019年7月20日),宣布他们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

面对月亮女神的呼唤,东、西方两个航天强国又会有怎样的精彩碰撞?

我们下次再聊。

(转载请取得授权,否则必究;本文图片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