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高血压一定要吃药吗?

泽桥医生
即时救助,一看就会,你和家人的随身医生!
收藏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得高血压的人越来越多。如果对这一群体接触较多的话,大家一定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有的高血压患者需要吃药,而有的高血压患者则不需要吃药。

大家好不好奇这是为什么呢?

可能有人会说当然是严重的高血压患者需要吃药,不严重的没必要吃了。这句话当然没错,但是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高血压算是比较严重的吗?

想要一一解惑上面的问题,我们先来简单科普一下血压到达多少才算称得上是高血压。翻开任何一本教科书,里面对高血压的定义都是一样的: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高血压又进一步分为1级高血压:SBP140-159mmHg和(或)DBP 90-99mmHg;2级高血压:SBP 160-179mmHg和(或)100-109mmHg;3级高血压:SBP≥180mmHg和(或)DBP≥110mmHg。其中1级属于轻度,2级属于中度,3级则属于重度。

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都有临床症状,高血压初期其实是较少出现症状的,约有半数的患者是在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测量血压后,才偶然发现血压升高的。常见症状有头痛、头晕、心悸。

高血压之所以严重是因为它往往合并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和临床疾病。比如血压升高会加重心脏负担,继而出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反复心力衰竭发作。再比如,高血压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会引起冠心病、脑血栓的形成等等。

这些并发症一旦出现,则会危及我们的健康,所以有效控制高血压确实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一定要靠吃药才可以。是否选择吃药,是取决于心血管风险评估水平的。

我们来看看到底达到什么样的水平,高血压患者才有必要吃药。

首先,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血压仍然超过140/90mmHg和(或)目标水平的患者才应该开始药物治疗。而对于高危和很高危的患者则应及时开始降压药物治疗。这里规定的高危是指3级高血压患者或1/2级高血压患者≥3个危险因素(吸烟、饮酒等等)或靶器官损伤,很高危则是指1/2级高血压患者有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或3级高血压患者≥1个危险因素。

对于中危的患者,应观察数周,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改善生活方式,如果血压仍没有达到目标血压,则应该开始吃药。这里说的中危是指2级高血压患者或1/2级高血压患者伴有1-2个其他危险因素。

而对于低危的患者(1级高血压患者),可以先进行1-3个月的观察,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建议改善生活方式,如果血压仍然不达标再开始吃药。

所以,并非所有的高血压患者一开始都必须是吃药的。那些曾经因为自己血压升高而犹豫要不要吃药的人不妨先去医院做个检查,让医生评估一下自己到底属于哪种情况,然后听取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吃药,而不要自己测量血压升高了就开始吃药,毕竟是药三分毒,没必要吃的时候还是尽量别吃。

参考文献:

杜小莉,王秋梅等,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八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1年,P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