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儿科内分泌医生,每天都会接诊许多担忧孩子健康的家长。最近,一位妈妈带着10岁的儿子小强(化名)匆匆走进诊室,语气焦虑:“医生,您快看看,我家孩子脖子后面总是洗不干净,黑黢黢、摸起来还糙糙的,像没洗干净似的,这是什么?”
我仔细检查了小强的脖子后侧,发现典型的“天鹅绒”样增厚、色素沉着,再结合孩子明显超标的体重(BMI > 同年龄同性别第95百分位),我告诉家长“这极可能是‘黑棘皮症’!随后的检查结果也印证了:小强的空腹血糖已接近受损边缘,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糖耐量试验也提示存在胰岛素抵抗。这不是简单的“没洗干净”,而是身体发出的严重代谢危机信号!
像小强这样的情况,在门诊中正变得越来越多。今天,就和广大家长们认真谈谈这个容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健康警示——肥胖儿童脖子发黑(黑棘皮症)与糖尿病早期风险的紧密相关。
黑棘皮症:不仅仅是“没洗干净”
直观表现:皮肤变脏,擦不干净
部位:最常见于脖子后侧、两侧(尤其褶皱处),也常出现在腋窝、腹股沟、肘窝、膝盖后侧、甚至指关节、嘴唇周围。这些部位往往摩擦较多或易积汗。
外观:皮肤颜色明显加深,呈灰褐色、棕黑色或黑色;表面摸起来“粗糙、增厚、干燥”,典型描述是像 “天鹅绒”样或“绒毛状”质感;仔细观察可能看到细小的小疙瘩(乳头瘤样增生)。边界通常不清晰,是弥漫性的一片。
关键区别:这与普通的“脏”或“晒黑”完全不同。普通的污垢可以洗掉,晒黑是均匀且表面光滑的。黑棘皮症是洗不掉的、持续存在的、伴有皮肤质地改变的色素沉着。
根源探秘:胰岛素分泌紊乱
黑棘皮症的核心驱动因素是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个关键过程:
第一步:肥胖与胰岛素抵抗 孩子体内过多的脂肪(尤其内脏脂肪)会释放大量游离脂肪酸和炎症因子(如 TNF-α, IL-6)。这些物质像“干扰器”一样,干扰了胰岛素与细胞表面受体(想象成“钥匙和锁”)的正常结合,使得胰岛素这把“钥匙”开锁的效率大大降低。这就是胰岛素抵抗。
第二步:胰腺的过度补偿 身体察觉到血糖可能升高(因为胰岛素进不去细胞),为了维持血糖正常,胰腺的β细胞只能 “拼命加班”,分泌出远超正常水平的胰岛素——这就是高胰岛素血症。
第三步:胰岛素对皮肤细胞的伤害 高浓度的胰岛素在血液中循环,它们不仅作用于肝脏、肌肉、脂肪细胞,还会过度刺激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这些皮肤细胞表面也存在胰岛素受体和与之结构相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受体。
第四步:皮肤细胞的异常增生 胰岛素和IGF-1过度结合受体后,激活了细胞内一系列复杂的信号通路(如 PI3K/Akt, MAPK通路)。这就好比给皮肤细胞发出了错误的“加速生长”指令。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就发生异常增殖,导致表皮层增厚(表现为棘层肥厚和角化过度);同时,黑色素细胞被激活,产生过多的黑色素,造成显著的色素沉着;此外,真皮乳头层组织向上增生凸起,最终在皮肤表面形成特征性的“天鹅绒”样触感或可见的细小疙瘩(即乳头瘤样增生)。
因此,黑棘皮症是体内严重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在皮肤上留下的直观“印记”!它远非一个单纯的皮肤问题。
肥胖、黑棘皮与糖尿病:危险的“代谢铁三角”
黑棘皮症在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中非常普遍。研究表明,重度肥胖儿童中黑棘皮症的患病率可高达 50-70%。它是反映孩子体内代谢状态的一个极其敏感的“风向标”:
胰岛素抵抗的标志:出现黑棘皮症的孩子,其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往往比没有黑棘皮的同龄肥胖儿童更严重。血液检测通常显示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
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的强力预警:空腹血糖受损(IFG,即空腹血糖 ≥5.6 mmol/L / 100 mg/dL 但 <7.0 mmol/L / 126 mg/dL)、糖耐量受损(IGT,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在7.8-11.0 mmol/L / 140-199 mg/dL之间)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升高至5.7%-6.4%(ADA标准);特别需要警惕的是,对于肥胖儿童,若同时存在黑棘皮症,其进展至糖尿病前期甚至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将比仅有肥胖而无黑棘皮症的儿童高出数倍,这凸显了黑棘皮症作为独立于体重指数(BMI)之外的关键代谢风险预测因子的重要性。
代谢综合征的“前哨兵”:黑棘皮症常常与肥胖儿童的其他代谢异常 “结伴而行”,通常还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NAFLD)、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女孩)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警示:如果您的肥胖孩子出现了脖子、腋窝等部位洗不掉的“脏东西”(黑棘皮症),这绝不是一个可以置之不理的“小问题”。它强烈提示孩子的身体正在经历严重的代谢风暴,正处于滑向 2型糖尿病 和其他严重并发症(心血管疾病、脂肪肝肝硬化等)的悬崖边缘!刻不容缓,需要立即评估和干预。
逆转危机:抓住黄金窗口期,科学干预是关键!
发现孩子有黑棘皮症和肥胖,家长无需过度恐慌,但必须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干预的黄金窗口期,孩子的代谢可塑性强,早期积极干预效果显著,甚至可能完全逆转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前期状态,让黑棘皮症消退。
核心目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逆转胰岛素抵抗。
生活方式重塑
营养干预:核心在于“科学吃”,而非简单“节食”,其原则是在确保孩子生长发育所需全面营养的基础上,通过优化饮食结构并创造适度的每日能量缺口(约500-600千卡)。关键行动包括:首要彻底清除“液体糖弹”——含糖饮料(果汁、汽水、奶茶、运动饮料),代之以白水或淡茶水;大幅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白面包、面条、糕点、糖果),用全谷物(糙米、燕麦、藜麦、全麦面包)、杂豆类和薯类(红薯、山药)替代;保证每餐包含足量优质蛋白(瘦肉、鱼、蛋、低脂奶制品、豆制品)以增强饱腹感并维持肌肉;大量增加非淀粉类蔬菜(绿叶菜、瓜茄类、菌菇类)至餐盘一半以上,充分利用其低热量、高纤维及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优势;适量选择健康脂肪来源(原味坚果、牛油果、橄榄油、菜籽油),严格避免油炸食品、肥肉及含反式脂肪的加工食品;坚持规律三餐,杜绝高糖高脂零食,必要时可安排少量健康加餐(水果、无糖酸奶、一小把坚果);学会阅读食品标签,重点关注“碳水化合物”和“添加糖”含量;最终,需要全家共同参与调整,为孩子营造并示范健康的家庭饮食环境。
运动处方:科学的运动处方强调“动则有益,贵在持之以恒”,核心目标是减少久坐行为并显著提升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具体行动包括:确保孩子每日至少进行累计60分钟的中等到高强度活动;以有氧运动为基础(如快走、跑步、游泳、骑自行车、跳绳及足球/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每周安排3-5天,以高效燃烧脂肪、增强心肺功能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同时,在医生或专业教练指导下,每周加入2-3次适龄抗阻训练(如俯卧撑、深蹲、弹力带练习或器械训练),通过增加肌肉——这个消耗葡萄糖的“主力军”——来显著提升基础代谢率和胰岛素敏感性;此外,需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如严格控制屏幕时间(每日<2小时)、鼓励步行/骑车上学、参与家务劳动、增加课间活动;优先选择孩子感兴趣并能长期坚持的运动形式,结伴锻炼更能提升乐趣;最后,务必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逐步增加负荷,确保安全并避免运动损伤。
睡眠与压力管理:充足的睡眠与有效的压力管理是儿童青少年代谢健康不可或缺的调节器:学龄儿童(6-12岁)应保证每晚9-12小时、青少年(13-18岁)需8-10小时的规律睡眠,因为睡眠不足会扰乱饥饿激素(ghrelin)和饱腹激素(leptin)的正常分泌,增加食欲并显著加重胰岛素抵抗;同时,必须重视并帮助孩子减轻来自学习、社交以及肥胖本身带来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会升高应激激素(如皮质醇)水平,同样会恶化胰岛素抵抗——因此,鼓励孩子积极表达情绪、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并在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至关重要。
医学评估、监测及治疗
及时且专业的医学评估与持续监测是管理的关键:一旦发现孩子肥胖并伴有黑棘皮症,务必尽快前往儿科内分泌科就诊。医生会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详细询问病史(出生、发育、家族史、生活习惯)、精确测量体格指标(身高、体重、BMI、腰围、血压)、仔细检查黑棘皮症的特征与严重程度(其变化是重要的干预效果指标),以及安排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空腹血糖/胰岛素、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功能等,以明确代谢状况)。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后,需定期(如每3-6个月)复诊,监测体重/BMI/腰围趋势、黑棘皮消退情况、关键代谢指标(血糖、胰岛素、血脂)以及生长发育和心理状态,并根据效果动态调整方案。对于绝大多数孩子,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是逆转风险的核心和基石;
治疗:仅在极少数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且代谢问题严重(如已进展至糖尿病前期或2型糖尿病)的情况下,医生才会在严格把控下考虑辅助性的医疗干预手段,且这些手段仍需配合持续的健康习惯。
结语:
小强妈妈的故事并非孤例。在进行了6个月严格的家庭饮食调整(戒掉含糖饮料、增加蔬菜全谷物、规律三餐)和每天坚持1小时运动(游泳+篮球)后,小强的体重稳步下降(BMI从>95th降到85th),更重要的是,他脖子后的那片“洗不干净”的黑色明显变淡、变光滑了!复查结果显示,他的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糖耐量恢复正常范围。小强妈妈激动地说:“真没想到,‘黑脖子’是身体在报警!更没想到,努力改变,真的能把它‘洗’掉,还把糖尿病风险赶跑了!”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孩子脖子、腋下那些异常的 “黑棘皮”,绝非简单的“脏”或“皮肤问题”。它是肥胖孩子体内过量的胰岛素在皮肤上留下的灼痕,更是 2型糖尿病提前的预警!漠视它,可能意味着孩子未来将背负沉重的健康枷锁。
但请记住,发现即是改变的起点! 儿童青少年时期拥有强大的代谢修复潜力。抓住这个黄金窗口期,用 科学饮食、积极运动、充足睡眠 这三把“金钥匙”,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您完全有能力帮助孩子:
甩掉多余脂肪,重塑健康体态。
逆转胰岛素抵抗,扑灭糖尿病引信。
让恼人的“黑脖子”逐渐褪去,重现健康肤色。
赢得一个更健康、更自信、更有活力的未来!
预防糖尿病,守护孩子一生的代谢健康,刻不容缓!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治医师 李晓侨
审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主任医师 吴迪
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