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的空气中,略带丝丝寒气,飘着淡淡的清香。这清香是农作物的收获、是野果的成熟、是菊花的恬静、是五彩缤纷的秋色。天空风轻云淡,很蓝,很高,没有了夏季的沉闷,感觉心胸开阔了许多。也许这就是秋天的魅力。
漫步在植物园中,不觉就走到了梧桐树下。“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梧桐树成了秋天的代言。南唐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中“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出梧桐树寂寞地立在庭院中,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里。悲伤之情油然而生。在商周时代,梧桐因主干笔直,分枝有序,枝皮青翠,阔叶浓阴而被列为“嘉树”之一。在汉字的解析中,梧字从木从吾,“吾”最早的原意为中立正派。梧桐两字连起来,就是内外兼修的意思。
梧桐树比较好识别。它的树皮青绿色,光滑,树干通直,叶片掌状,3-5裂,蓇葖果的每个果荚形似小船,圆形的果实着生在果荚内,成熟后为黑色,表面皱褶。可爱的果荚与黑色的果实,都成为科普活动中孩子们喜欢的自然物。
栾树是秋季的代表树之一。因为这个季节,正是栾树的花期。那满地金黄色的落花,铺成黄色的地毯。随后,那灯笼一样鲜红色的蒴果挂满枝头,如果从高处俯瞰,鲜艳的色彩在一众绿叶的映衬下,格外耀眼。
记得大学时候的秋季树木学实习,教授带着我们系的80多名学生在鸡公山住了一个月,学习不同植物的识别特点、采集植物标本、制作腊叶标本等。印象最深的就是路上飘落的黄色小花,沿着栾树的树冠形成一条弧线。碰到哪一条大路边种的栾树作为行道树,那么路上就会出现花边一样的黄色小花铺成的长长的曲线,真的很美!
芦苇是秋季北方代表植物之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该句出自《诗经》,表达出古人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爱而不得的惆怅。“蒹葭”就是如今的芦苇。芦苇有发达的根茎,且茎中空,叶片披针状线形,圆锥状花序微微向下弯垂,随风而动,有着素雅朦胧的诗意。芦苇守着沼泽涂泥上瘠薄的土壤,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把纤细的身躯傲然挺立,着实令人钦佩!
桂花的香味,清可荡涤、浓可致远,初唐诗人宋之问称桂花香为“天香云外飘”。《山海经》开篇第一座奇山是招摇山,这招摇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吕氏春秋》化用招摇山的描述,在书中写道“物之美者,招摇之桂”。桂花树是广寒宫中的神树,民间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来指代人才。“蟾宫折桂”在科举制度形成之后成为考中进士的代名词,桂花成为科举及第的象征。
秋天的植物园还有四季常青的松柏、伟岸挺拔的竹子、挂满红果的柿树、精神抖擞的秋菊,等等。植物用独特的方式感受着自然的变化,呈现出自然之美。层林尽染秋意渐浓,风景如画的自然正等待着赏秋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