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说就懂丨心律失常科普小课堂(三)

科普中国
原创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上节课我们讲到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应就诊的科室及注意事项,今天我们说说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医生会让我们做哪些相关检查:

初步筛查:心电图

心电图:心电图是最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检查,通过心电图,医生可以快速判断房室传导阻滞类型(一度,二度,三度),并通过P波与QRS波的关系,评估传导延迟或中断的情况。通过心电图,还能为医生提供基础的心律、心率等信息。但心电图只能记录短时间的心电活动,对于阵发性或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可能无法捕捉。

运动心电图:部分患者只有在运动时因心率增快,可能会显示出潜在的传导异常,所以,运动状态下的心电图检查适用于静息心电图正常但有症状的患者,并能评估心率的储备能力。

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能够连续记录患者的心率及心律的变化,用以捕捉患者阵发性或者间歇性传导阻滞,尤其是症状(如晕厥)与常规心电图结果不符时。这样,有助于医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诊断准确性以及治疗的针对性。

Holter:通常连续记录24-72小时的心电图变化

事件记录仪:适用于症状不频繁的患者,可佩戴数周甚至数月,由患者在感觉不适时手动触发记录或自动记录。

植入式循环记录仪:皮下植入,可连续监测心电活动长达数年,对诊断不明原因晕厥尤其有价值。

心脏超声

心脏超声检查能够评估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左心室功能(射血分数)等,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对房室传导阻滞的影响。

血液生化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心肌酶谱、甲状腺功能等指标,通过血液生化的检查,可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因为生化指标异常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的潜在因素。

深入评估:心脏电生理检查

心脏电生理检查则是通过导管技术直接记录心脏电活动,能够精准的确定房室传导阻滞的部位和发生的机制,用于心电图表现不典型或难以明确阻滞部位;怀疑存在多水平阻滞;晕厥患者,无创检查未能明确原因,高度怀疑与传导系统疾病有关;评估是否需要起搏治疗(尤其是二度Ⅱ型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

其他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当高度怀疑房室传导阻滞是由急性冠脉综合征(如下壁心肌梗死容易导致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或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引起时,可进行冠脉造影检查。

心脏磁共振检查:对于评估心肌炎症(心肌炎)、浸润性疾病(如结节病、淀粉样变性)、心肌纤维化等疾病时,医生会建议行磁共振检查。

胸部X线:评估心脏大、肺血管情况,排除肺部疾病。

睡眠呼吸监测: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OSA可以引起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和缺氧,导致夜间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甚至心脏停搏等情况。

所以,当患者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症状、体征、心电图表现、年龄、合并症等),选择合适的化验及检查。患者就诊时,需主动告知医生平时所服的口服药,尤其是一些可能导致传导阻滞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等,以便更好的为医生提供诊断的依据,医生也会更好的为我们提供专业的指导及治疗。

作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CCU副主任护师 马芳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主管护师 李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 副主任护师 夏莹

审核: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程中伟 副主任医师

注意: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评论
科普达人精英
太师级
心率失常可见于心脏的多种器质性病变或单纯功能障碍。
2025-06-19
科普达人精英
太师级
心脏收缩的频率或心脏节律的异常,统称为心率失常。
2025-06-19
夏龙滨
大学士级
阅读了
2025-06-19